衣橱里的流金岁月

笑看云卷云舒

——回顾我的裙装人生 <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笑看云卷云舒</b></p><p class="ql-block"><b>【图片来源】旧照片翻拍</b></p><p class="ql-block"><b>【美篇乐曲】《知心爱人》</b></p> <p class="ql-block">  推开衣橱的刹那,时光仿佛被折叠成一件件悬挂的衣裙。在这个初退休的深秋午后,我开始了酝酿已久的断舍离“壮举”。我的手指拂过一件件精挑万选的裙装的肩线,如同翻阅一本厚重的相册,每一道褶皱似乎都在诉说着我从深山走向城镇三十五年来的蜕变与坚守。 </p><p class="ql-block"> 十八岁前的岁月,是衣橱不曾存在的空白。时代和家庭境况没有给我穿新衣的恩遇,在我的记忆里过年的那件衣服连颜色都来不及炫耀就缩水了,褪色了。身为长女,我早已习惯了一件补丁叠补丁的衣裳轮流穿四季。山村的冬夜,奶奶就着煤油灯缝补的身影投在土墙上,那便是我对服装最初的记忆——御寒遮羞已是奢侈,何谈美与心爱?</p><p class="ql-block"> 1991年大学毕业那天,室友张婷将她高中时候穿的一条红色百褶裙裙塞进我的行囊:“我们要和舍友们离别照相,你得有一条有颜色像样的裙子。”那可是我人生的第一条裙子,尼纶面料还有细细的褶皱硬挺地摩擦着我的皮肤,我一直在镜前照了又照,等到心理适应了裙摆飞扬的“风流”时,才兴奋紧张地走出了宿舍门,在大学校园里和同学们拍毕业纪念照,看着冲洗出照片中有些秀气的自己,我渐渐明白:漂亮的衣服真的会生出属于女孩子的梦想翅膀。</p> <p class="ql-block">  踏上讲台的第一年,我将一个月工资藏进信封寄回老家,用平时积攒下的零钱买了一米五藏青色布料。当时认识了一位做裁缝的本家小姑姑,她拿着软皮尺子测量着我的尺寸笑着说:“你是我们十里八村唯一的女大学生,可要做条像样的教师裙,回家也让乡亲们眼热眼热呢!”我在那时才懂,一条得体的裙子不仅是衣裳,更是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战袍以及回家乡的门面!</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的乡村教室里没有安装暖气,冬季里我总在裙子外套着厚厚的毛衣。学生们最爱看我穿那件藏青色的教师裙,说就像一面旗帜板正地立在黑板前。有个叫巧玲的女孩悄悄告诉我:“老师,我妈说等卖掉苞米有了钱,也给我做一条像您这样的红裙子。”那天放学,我看着她单薄的裤脚在寒风中晃动,我心疼极了,我也第一次意识到老师的着装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更可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光。</p><p class="ql-block"> 1993年冬天,我穿着自己定制的大红羊毛绒套裙嫁衣走向了属于我的新生活。裙摆上的刺绣是裁缝师傅用机器丝绘的缠枝莲,她说教书人应该有清莲的风骨,我心生自豪更深深地佩服这位有“心窍”的裁缝师傅,我坚信她的制衣生意会做大做强!婚后的第三年,我的女儿降生了,那套耗费了“巨资”的红裙也就悄然压了箱底——不是不爱,而是初为人母的慌乱让我再无暇顾及自己,能提稳裤子就算我的能耐了,裙子是不敢奢望再套到身上!</p> <p class="ql-block">  转变发生在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那年,我因各种机缘巧合意外地进了城,相应地女儿也转学到了城里。或许是多年的操劳,或许是终于找到与自我和解的方式,我的体重一年一年在回落,一下子从63公斤降到了48公斤,当重新站在镜子前穿上久违的裙装,苗条的身体里仿佛住着另一个自己。从此我爱上穿裙子、买裙子、收集裙子,像是要报复和弥补那些忙乱中错过的年华。迷你裙、A字裙、鱼尾裙、百褶裙……每个款式都在讲述我当年不同时段不同的心情。这样的装束竟然给我的老同学老朋友形成了固化的概念:他们给我起外号是三大件(马尾辫,高跟鞋,超短裙),我的老领导们常说“教师的衣贵洁,不贵华”,但我在教育年轮的转换中渐渐明白:得体的美丽不是虚荣,而是对职业和自我的双重尊重。</p><p class="ql-block"> 我的耳边常常有年轻女教师好奇地发问:“老师,您怎么总是裙裾飘飘,一尘不染?”我笑而不答。只有自己知道,那是我对一贫如洗的青春的一种温柔补偿,更是对我的职业岗位的庄严礼赞——整洁得体与教育智慧从来不该是对立面。2018年我国外支教回来后,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眼界也有了变化,我衣橱里的裙装一改往日的俏丽,裙摆渐渐长过膝盖,颜色也从明媚转向沉静。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剪裁的挑选,对质感的坚持。有一家心仪的服装店老板娘已然成为我的穿着挚友,她总为我留存着最小码的样衣。“这些最小码的裙子像是专为您准备的,”她常说,“咱们这里的女人都是大骨架,我的小码裙子最难卖,您倒是穿出了它们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的确,我只有152的身高穿着XS码裙装在讲台上走动时,有孩子在作文里写到:每天看着我们老师不同的裙装就像看到一首首流动的散文诗。有一年教师节,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专门送我一条定制的中式改良版旗袍,精美的卡片上还写着让我终身感动的话:“感谢您让我们知道,智慧的女性永远是美丽的,祝您越来越美丽!”这些美好真成了我未来生活的不竭动力。</p> <p class="ql-block">  如今站在满橱衣裙前,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做“衣如其人”。这些裙子记录着一个山里毛丫头从青涩到从容的蜕变,见证着我三十五年教育生涯的春华秋实。我最爱的紫红色马甲套装裙是我三十七岁破格晋升副高级教师那年买的,藏青百褶裙带着站在培训专家的高台上的记忆,那件酒红蕾丝裙陪着我送走了第十届毕业班的孩子们,那件中式碎花旗袍是取得正高级教师资格那年陈先生奖励的……原来啊!每件衣裙都叠着一段时光、藏着一些故事。现在它们将被仔细整理,送往更需要的地方。山区妹妹的女儿今年也当了老师,那件米色西装裙正合她第一次公开课穿;资助多年的学生考研复试,藏蓝色羊毛套裙一定能给她增添几分自信;还有些实用价值很高的送给还在供学生路上挣扎的老外甥女吧……</p> <p class="ql-block">  我家陈先生看着我像摆地摊一样梳理春夏秋冬的裙装时,他忽然笑道:“现在总算能理解你这些年的执着了。”是啊,他见过我凌晨批改作文的背影,也见过我穿上新裙子时眼里的光,每次陪着我上街都会说:等他有钱了要把整个专卖店里的好看裙子都买给我穿。他为我买的那些裙子真是我内在力量的外化——那些裙摆里裹着的是我站讲台一百二十分钟不倒的毅力,是家访走遍山路的坚韧,是把每个学生都放在心上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衣橱渐渐空了一半,心里却愈发充盈。留下的每件裙子都将陪伴我的退休生活,继续讲述属于我们新的故事。而精心打包送出去的那些,会像蒲公英一样把美与希望播撒到更远的地方。夕阳西斜时,我穿上那件最喜欢的酒红色长裙,在镜前轻轻转身。五十六岁的我和十八岁的我隔着时光相望,裙摆摇曳处,是一个女孩、女人、老妇人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的生命史诗——既装扮了自己内心的美丽,也温暖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p><p class="ql-block"> 原来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是岁月的裁缝,一针一线地缝制出独一无二的生命华服。而我的三十五年教师生涯,就是最精心裁就的那一条长裙,在时光里翩翩起舞,希望它也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