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峡谷到草地——贵州五日游记之六

丑牛

<p class="ql-block">  9月15日,星期四,多云间晴天气。一如这几日,清晨六点半就起床,七点吃早点,七点四十乘车出发,开始新的行程,今天的首站是北盘江大峡谷。出来旅游,是要受些辛苦,但辛苦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九时许,来到董箐码头,登上小型游轮慢游北盘江大峡谷。江面波平如镜,水色泛绿,两岸青山笼翠,江轮如行画中。</p> <p class="ql-block">  山势渐行渐陡,悬崖赤壁,山峰如剑锋,直刺天穹。转过一峡口,隐约可见天横一线,那应该就是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斜拉大桥了。</p> <p class="ql-block">  游轮掉转船头折返,这一来一回,用了两个多小时,时间显得漫长,有人就在船舱用卡拉0K设备唱起了歌,有人干脆支起庥将桌,搓起了麻将。不过,船舱里只能放一张麻将桌,也不知收不收费。</p> <p class="ql-block">  船靠码头人登岸,就在江边的棚式餐厅用午餐。菜肴中一盆酸汤鱼最为鲜美可口,鱼骨粗壮,估计得是二三十斤的大鱼,吃完还可以加,管够。饭罢,可以在江边摄影留念。一块黄色巨石刻《相湖赋》一篇,文章嫌长,未细读。</p> <p class="ql-block">  告别董箐码头,去往下一站——兴仁放马坪。下午两点半,抵达放马坪景区,依然有载歌载舞的欢迎仪式。</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大门口换乘摆渡车,到第一个景点“虎牢关”。登关楼,木质楼梯踏板腐朽,存在安全隐患,却未作维修,反映出景区存在的负面问题。</p> <p class="ql-block">  放马坪这个名称于我有一种亲切感,因为老家建水也有一处放马坪,是我的二姑妈居住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大姑妈带我去过。二姑妈家的甜枣,年年都能吃到;平时,沙筱、白菜萝卜之类的应季农产,二姑妈家的表哥也会不时送些来孝敬外公外婆,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我自然也就跟着沾了光。</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放马坪未见马群,只见到一大一小两匹马,不知道是母子还是母女?据说是供游客有偿乘骑的,三十元一次,但无人问津。</p> <p class="ql-block">  从虎牢关再摆渡至第二个景点——洗马塘。洗马塘这个名称也有亲切感,因建水东门外也有一个洗马塘,乃因古代军人在此洗马而得名。后明朝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子”的杨慎游历临安(建水),住洗马塘畔叶家,便赐洗马塘一个雅名: “小桂湖”。杨慎家乡四川新都有桂湖,相较为小,故名之。杨慎在建水讲学,边地文风勃兴,颇得声望。</p> <p class="ql-block">  洗马塘这边相对虎牢关感观尚可,虽无马群,却见牛群,或因养牛比养马价值高。也有供人乘骑的马,想骑一回,上前询价,有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不等。其实,五十元的已被别人压价到三十元,合适,便扫描付款,骑了一回。刘医生不骑,跑前跑后地为我拍照。</p> <p class="ql-block">  在洗马塘景区某高点往东眺望,是丘陵地貌,山丘如波浪起伏。毛主席《七律·长征》诗中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联句,毛主席当年必定是见过这样的地貌,才会写出那样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这时,导游已招呼乘摆渡车返回景区门口,少数民族妇女仍以舞姿欢送客人。</p> <p class="ql-block">  傍晚,抵达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只见高楼林立,颇具现代都市风貌。从导游手中拿到房卡,在酒店餐厅用过晚餐,已经入夜,未及洗漱,就上街逛逛,酒店背后恰是旅游街区,本应是灯红酒绿的繁华夜市,却因刚刚过去的一场大雨,浇灭了许多游人的热情,显得冷冷清清……</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6日于兴义返昆途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