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走马观花

成都桦妆影视造型

<p class="ql-block">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 历史沿革: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成都蜀锦厂,2009年在蜀锦厂旧址开馆,2013年被授予“中国蜀锦博物馆”,2024年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 博物馆下层为蜀锦(蜀绣)历史文化展陈区、明清及近代织绣服饰展陈区等;上层为蜀锦蜀绣工艺品、艺术品、收藏品展示销售区等。馆内还设有大型蜀锦织造工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贺斌工作室、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彭世平工作室。</p><p class="ql-block"> • 藏品情况:丝织品、棉麻品、竹木器等在册藏品1611件(套),蜀锦最为特色,如褐地对龙对凤纹锦片、联珠太阳神锦片等。织绣亦是价值连城。</p><p class="ql-block"> • 基本陈列:分为“丝绸起源”“历代蜀锦”“刺绣历史及蜀绣展示”等6大主题展区,通过实物、图文、模型等形式,展示了蜀锦织绣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和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蜀地的风,总是带着一丝丝蚕丝般的柔韧。从小听老人讲,这里曾有位青衣神,教百姓种桑养蚕,从此丝线如江河般流淌不息。我走过成都的老巷,仿佛还能听见千年前织机的轻响。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身披龙纹礼衣,那衣裳虽已化作尘土,却在历史的缝隙里留下了一针一线的痕迹——原来早在三千多年前,蜀地的指尖就已经绣出了星辰与图腾。</p> <p class="ql-block">蜀锦是中国织锦艺术的杰出代表,有着“天下母锦”的美誉。其历史悠久,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蜀锦以经向彩条起彩、彩条添花为特色,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其织造工艺复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蜀锦,是这片土地上最华美的语言。它不像文字那样刻在碑上,却用经纬编织出文明的脉络。春秋战国时,蜀国以“布帛金银”富甲一方,而那些细密的锦缎,竟一路向南,穿过云南、缅甸,抵达印度与巴基斯坦,铺成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蜀锦就像一件件的文化信物。</p> <p class="ql-block">汉代的成都,江水清冽,浣花溪畔“濯锦”之声不绝于耳。朝廷设“锦官”,于是城因锦名,江因锦秀,连工匠聚居之地也成了“锦里”。那时的蜀锦,真真是“布覆天下”。到了唐代,更是登峰造极。“陵阳公样”的纹样大气磅礴,融合胡风汉韵,远渡重洋,成了日本皇室珍藏的“蜀江锦”。</p> <p class="ql-block">以成都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之外,还有舟楫载着蜀锦南下交趾、远航扶桑。丝织品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无声的对话——当异国贵族披上蜀锦长袍,他们穿上的,何尝不是一段来自长江上游的温柔叙事?</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织锦尚受机具所限,纹样多为云雷、菱形与几何图案,可刺绣却已灵动飞扬。龙凤穿花,蟠绕生姿,每一针都像是舞者的回旋。那时的审美,既有秩序的严谨,又有生命的跃动,既是富足的炫耀,又是权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深蓝与金色交织的衣裳,静静悬挂在展厅中央。条纹领带勾勒出几分现代气息,可那繁复的图案,分明诉说着古老技艺的延续。这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蜀锦从不曾死去,它只是换了一种姿态,在新时代的光影里重新舒展。</p> <p class="ql-block">唐风浩荡,宋元承续。宋代成都设锦院,文献记载“冰纨绮绣,冠绝天下”。蜀锦与定州缂丝、苏绣并称三大名品,技艺之精,已入化境。而到了明清,“方方”、“雨丝”、“月华”三大绝技问世,色彩渐变如虹,织工之巧,几近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一块“月华”锦,由浅至深的晕染,宛如月光洒落江面,难怪世人称之为“锦中之王”。</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两幅古织物,一幅是圆纹流转,一幅是几何连绵。它们静默无言,却让我想起织机上那一根根穿梭的丝线——每一寸锦绣,都是时间与耐心的结晶。旁边那件黄袍,金龙腾跃于红云之间,底摆彩纹如浪,气势恢宏。明代的威仪,就这样被织进了经纬之间。</p> <p class="ql-block">绿衣黑裙,简洁中透出雅致。几何花纹在裙幅上静静延展,像是一首未唱完的古谣。展柜旁挂着几块布料,有的绣着小圆点,有的缀着人物与花鸟。这些纹样,不只是装饰,更是民间生活的缩影——多子、福禄、寿喜,每一种图案,都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红布上跳跃着小人儿,像是节庆中的舞者;绿缎上圆纹如月,静静流转。这些布料挂在木架上,像是等待被唤醒的记忆。蜀锦蜀绣之所以动人,不仅因其技艺精湛,更因它们承载了太多人间烟火——婚嫁的喜庆、节日的欢腾、母亲为女儿缝制嫁衣时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我见到了几位真正的“织梦人”。贺斌大师,全国唯一掌握全套传统蜀锦技艺的人,他复原了三星堆出土的丝织文物,让湮灭的文明重新披上华服。曹代武、靳洪涛师徒相承,一梭一线,织出的不只是锦缎,更是文化的血脉。他们坐在织机前的身影,让我想起古人所说的“匠心”——那是一种把时间织进丝线里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服饰展柜前,粉衣蓝裙静静陈列。花卉纹样细腻婉约,像是从园中刚摘下的春意。展板上绘着不同款式的清代衣装,每一笔线条,都映照出那个时代的审美与风韵。蜀锦在清代并未褪色,反而在宫廷与民间之间,开出更加丰富的繁花。</p> <p class="ql-block">一件黑衣悬挂于前,四只仙鹤悠然起舞,金蓝边框如日月轮转,波浪纹底似江河奔流。鹤象征长寿,花寓意吉祥,这是典型的“福寿双全”图景。另一件藏于玻璃柜中的服饰,云鹤飞舞,金线熠熠,仿佛随时会从布面腾空而去。这些图案,不只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信仰与祝愿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作品,沉稳而华贵;民国的织物,则多了一份时代的轻盈。从宫廷到市井,蜀锦的风格悄然变化,却始终未失其魂。</p> <p class="ql-block">近现代的红色礼服穿在模特身上,绣着繁花似锦,旁边椅上搭着一块龙纹布料,墙上挂着一幅仕女图。这一刻,传统与当下悄然相拥。蜀锦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物,它走进婚礼、庆典,成为现代人表达文化认同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走进现代展厅,两侧织物如彩云般垂落。浅蓝、深红、金黄交织成梦,几何与花卉在光线下变幻层次。地面倒映着织锦的影子,仿佛整座空间都在流动。这里没有古旧的尘埃,只有鲜活的生命力——蜀锦,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正重新定义自己。</p> <p class="ql-block">手工制作的过程,是最动人的篇章。从纹样设计到挑花结本,从上机织造到后期整理,每一步都需人力亲为。老师傅用二十分钟操作大型织机,那不是表演,而是日常。他们的手粗糙却灵巧,像老树根般扎根于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视频:大型织机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蜀锦,早已不止于衣料。扇子、挂饰、书签、包袋……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在“蜀江锦院”的店铺里,黄灯笼高挂,蓝底牌匾古意盎然,每一件小物都带着成都的温度。游客带走的不只是纪念品,更是一段可以触摸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四川成都为核心发源地,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技艺传承千年。</p><p class="ql-block">其核心特点是针法丰富(达百余种,如晕针、纱针等)、绣工细腻,擅长以针代笔还原物象神韵,尤其在绣制花鸟、走兽、山水时,能呈现出色彩明快、形象生动的效果,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的美誉。</p><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既是日常装饰佳品,也是承载巴蜀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工坊里,一盏盏灯亮着。女子坐在织机前,手指翻飞,丝线在她指尖跳跃,如同音符在五线谱上流淌。另一位也在专注刺绣,灯光映在她的侧脸,安静得像一幅画。她们不说话,但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讲述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的观音图</p> <p class="ql-block">大型屏风鲤鱼图</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园林画中,亭台楼阁间人影绰约。有人对弈,有人赏花,有人倚栏听风。蜀锦“红楼梦”大观园的风雅,被一针一线绣进锦缎,成了永恒的春日。</p> <p class="ql-block">多子图</p> <p class="ql-block">福禄寿</p> <p class="ql-block">浔阳遗韵</p> <p class="ql-block">古画打马球</p> <p class="ql-block">白虹竹涧遇熊猫</p> <p class="ql-block">游春图</p> <p class="ql-block">婴戏图:大花瓶中花开正盛,三个小天使绕瓶嬉戏,果子散落,丝带飘舞。</p> <p class="ql-block">西郊寻梅图</p> <p class="ql-block">唐寅仕女图</p> <p class="ql-block">花鸟雾凇白鹤</p> <p class="ql-block">春江水暖鸭先知</p> <p class="ql-block">五星出东方</p> <p class="ql-block">会当临绝顶</p> <p class="ql-block">郭汝愚《鲤鱼》</p> <p class="ql-block">玉兰与锦鸡</p> <p class="ql-block">鹦鹉</p> <p class="ql-block">钓鱼郎</p> <p class="ql-block">下山虎。沈钧儒1953年题字,侵略者嗜人猛于虎焉</p> <p class="ql-block">赵蕴玉:百花齐放图</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p> <p class="ql-block">敦煌飞天</p> <p class="ql-block">杨柳观音</p> <p class="ql-block">白度母</p> <p class="ql-block">少女</p> <p class="ql-block">成都蜀锦蜀绣/比美术作品更立体、更绚烂、更夺目!</p><p class="ql-block">古老与现代,手工与机制,时代在变迁,唯有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永存不灭,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