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 篇 昵 称 :钱 惠 珠</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 5 7 7 2 9 0 8</p> <p class="ql-block"> 浓浓的初秋,满满的牵挂。沪浙“霞光.牵手”知青联谊会的部分上海老知青,相聚杨浦“申梦上荷大酒店”,举行了一次特殊的碰头会,庆贺《诗和岁月》第八期杂志出版发行,一起回顾几年来大家不忘初心,艰辛创办刊物的情景,愉悦追梦的经历,与火热的秋天共同收获《诗和岁月》丰硕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酒店,扑面而来的是江南的气息,包厢里古香味十足,墙上早已挂好了红色的会标:“霞光.牵手”上海老知青碰头会,(原计划此次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临时改在了上海)所以杭州、宁波、绍兴、台州等浙江知青都没能来。</p> <p class="ql-block"> 《诗和岁月》第8期从《诗歌诗词欣赏》、《岁月的昨天和今天》开始,罗列了《心声散文采撷》、《随笔杂谈小溪》、《快乐旅游足迹》,再现《文化养生集锦》、《沃野种子希望》、《社会天地生活》等8个栏目,表达了远方人的灵魂,赶路人的自吟。</p><p class="ql-block"> 刊物精选了来自各地的6名优秀知青代表的繁花献给大家,让我们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致敬!</p> <p class="ql-block"> 《诗和岁月》编委会总编朱佰荣出生于浙江绍兴,他自小爱好诗歌文学,曾下乡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并转辗大庆油田工作……在上海退休后初心不变,个人创办了《油岭知音》,自己写文章,自己征稿,自己筹集资金,自己编撰出版,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第1期的精彩出炉,渐渐有了人脉,他也信心倍增。在江浙沪知青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油岭知音》也越办越好,可他却因劳累身体每况愈下,大家心疼地劝他放下笔杆养好身体,但他却咬牙坚持自己的追梦路,疫情中仍坚持出版他的杰作,并联系组织申浙知青去台州、临海等地考察采风,前行的路上更是心旌摇曳、跃跃欲试……2023年他将这本记录与承载知青岁月的载体更新为《诗与岁月》,坚定地迈开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前进步伐!</p> <p class="ql-block"> 望着新编的刋物,他深情地总结了几年来的用心和艰难历程,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爱,并遗憾地表示:由于年龄和身体的日况俱下,困难越来越多,这期杂志也许是最后的“午餐”,他也为此自豪和感动,但更多的是留恋和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 李凤吾出生于1951年2月,1968年12月下乡在上海崇明红星农场务农,先后担任农场连部副指导员兼团支部书记、农场武装部干事,后又担任农场连部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农场工艺美术厂、五金厂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87年6月进入上海市普陀区劳动局工作,先后担任各科科长并晋升处级干部,直至退休。退休后组织传播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社会公益活动,担任农场知青网(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属农场知青联谊总会会长等职务,曾是一位从崇明农场基层走出来的上海市优秀劳动模范。</p> <p class="ql-block"> 李凤吾退休后的工作仍是那么忙碌,冲着朱老师多年来呕心沥血的执着精神,就是再忙也赶来参加这个“碰头会”,全力为知青做实事不易,我支持!</p> <p class="ql-block"> 吴潇老师则是知青界颇有风度的书法家、设计专家。多年来,他为知青研究会、黑土地、各知青团队设计了很多会标、徽章、标志性建筑,还经常自掏腰包为大家写对联、送福字,是知青们赞扬的榜样,会上他还手舞足蹈地给大家展示了如何养生的一招一术,活跃着会议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大庆油田知青、书法家薛敢,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已的工作岗位,参加《油岭知音》的活动后,全力支持朱佰荣的编辑工作,他坚信:知青就该团结一心去战胜困难。</p> <p class="ql-block"> 农民画家王银彪是浦东惠南镇农民,偶然的机会与大家相识,他热情欢迎大家有缘到南汇农家院聚聚,赏田园风光,忆乡村风情。</p> <p class="ql-block"> 江西知青郭渭靖边作记录边深情表白:今天让我再次重温沪浙知青“霞光.牵手”浓浓的友谊!朱老师是我们创办刊物的模范人物,大家亲眼目睹了朱老师为人师表、积极奉献的精神!这次聚会最大的收获是,互相交流学习擦出了新的火花和思路——向“健康养生、文化旅行”转型!今后我们就向着这个方向前行,祝大家健康快乐,心态年轻!</p> <p class="ql-block"> 知青达人,文学燃烧者葛天琳是江西插队落户知青,她激情奔放,随思而作了诗歌一首:</p><p class="ql-block"> 贺《诗和岁月》第八期 发行</p><p class="ql-block"> 农耕岁月已远去</p><p class="ql-block"> 知青情结凝深意</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奋斗史</p><p class="ql-block"> 化作文章留笔底</p><p class="ql-block"> 吟诗挥毫书往昔</p><p class="ql-block"> 纸上风韵颜如玉</p><p class="ql-block"> 鹤发犹存童真趣</p><p class="ql-block"> 举杯同饮贺古稀</p> <p class="ql-block"> 上海知青之春执行主任钱惠珠,则以一篇“《诗和岁月》心灵的家园”散文诗献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诗和岁月》心灵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你有绚丽精美的色彩,你有引领时尚的画卷;你从黑土地的原野走来,你与黄土地、红土地的同仁相会。</p><p class="ql-block"> 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油墨飘香;多年来春花秋月丛中笑,到如今夏炎冬寒花枝峭。</p><p class="ql-block"> 你迎着晨曦的朝阳起步,你披着夕阳的余晖而归;你如夺目的明珠绽放耀眼的光芒,你如辛勤的园丁凝聚有志青年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你在岁月的磨砺中成长,你在党旗的指引下闪光;你把精神粮食传播于五湖四海,你是老年群体健康前行的加油站。</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穿梭过,往事如歌度春流;初心不变领航路,美轮美奂不胜收;浓浓深情唱心曲,魅力无穷上层楼;团结一心共喜乐,跟党同圆中国梦。 </p> <p class="ql-block"> 唯一一位从浙江嵊州远道而来的孙志超老师,也是文学爱好者,经常为各知青报刊杂志写文章投文稿,他不顾年近八旬的高龄,提前出发去南翔书院看书购书,几经周折来到上海。他感恩朱老师花了大量的精力办杂志,也对杂志钟爱有致,他愿意与大家同心协力,传承民族精神,奉献知青的精彩人生。</p> <p class="ql-block"> 酒店为几位属蛇的朋友(朱伯荣、郭渭靖、吴潇)煮了一大碗生日寿面,大家唱着《生日歌》,吃着长寿面,干杯祝贺!</p> <p class="ql-block"> 回顾近几年的相聚一刻,大家仍激情满满:</p><p class="ql-block"> 精彩演绎赓续传承知青精神,</p><p class="ql-block"> 牢记使命不堪老迈当年初心。</p> <p class="ql-block"> 时光,让我们懂得珍惜缘分,</p><p class="ql-block"> 缘分,让我们感恩相遇相识。</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像蜂儿采蜜,像短烛吐光,聚古稀温暖,享欢乐晚年。珍惜当下,善待自己,一路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图 文 编 辑:钱 惠 珠</p><p class="ql-block"> 照 片 摄 影:钱 惠 珠 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