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青石斋

<p class="ql-block"> 与朱元思书</p><p class="ql-block">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p><p class="ql-block">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p><p class="ql-block">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p><p class="ql-block">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山水小品文,被视为六朝山水小品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从文学体裁看,这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p><p class="ql-block"> 从写作背景看,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一些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吴均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他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部分,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p><p class="ql-block"> 其艺术特色为: A.动静结合。文中既有对山水静态的描写,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展现出山水的宁静、秀丽;又有对山水动态的刻画,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突出了山水的活泼、灵动。动静结合,使文章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B.多角度描写。作者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描绘富春江的美景。视觉上,写水的颜色、清澈度,山的形态、树木等;听觉上,写泉水声、鸟鸣声、蝉叫声、猿猴声等,全方位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让读者如临其境。C.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通过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借景抒情,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p><p class="ql-block"> 其主题思想为:《与朱元思书》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美景的描绘,一方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不满,以及避世退隐的思想。同时,作者劝诫那些追逐名利的人,要放下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