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六盘 尽在固原

微不足道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心比邻并形成文化集聚效应。建筑整体呈矩形,造型简洁大气,局部外立面用大理石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通江达海"的特殊性,也象征着上海"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玻璃、平台或户外区域,引入自然光线,让建筑呼吸,让观众"透气",让博物馆内部的展览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最美景观"内外"无间、融为一体、互相辉映。</p><p class="ql-block">东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设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其中,</span>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除常设厅外,上博东馆还有大、中、小三个特展厅,不定期举办影响力与学术性兼备的海内外文物特展,发挥上海博物馆在文化交流领域的优势,让优秀展览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因子。目前特展《龙腾中国》、《华彩六盘》的巨型招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固原,相对于广大民众,多不熟悉。鄙人之所以知晓,是因一老同学的女友当年插队此地,每每探视都得乘火车去中卫再換长途汽车,一路巅波,很是遭罪。</p><p class="ql-block">固原名始于明景泰三年(1452)。一说是固原唐末陷于吐蕃后,先后侨治于甘肃的平凉、镇原,固原这个地方就被称为“故原州”,讳故改固,因名固原;二是“北魏以此置原州,以其地险固因名”。</p><p class="ql-block">固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六盘山(古称陇山)北麓,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塞北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冲要之地、贯通东西的古今通衢,被誉为“塞上咽喉”。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聚集、融合,使固原形成了厚重、辉煌并且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是上海博物馆2025年举办的特展。展名中的“华彩”寓意文物所承载的多元文明光彩,“六盘”则指代宁夏固原的地理位置——六盘山北麓。展览汇集了323件西周至隋唐时期的珍贵文物,涵盖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等类别,其中61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25件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的首次公开考古成果。系统展现了固原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多元文化交融历程,重要考古新发现和精美馆藏文物,折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生动轨迹。</p> <p class="ql-block">整个展厅根据绿、黄、红三色划分为三个主题: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p><p class="ql-block">展览中有很多从固原出土的文物,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展现了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西域文明的汇融。</p> <p class="ql-block">“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代诗人王维的千古名句,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塞外雄奇瑰丽的风光。萧关、萧关道、陇山等景观是唐代边塞诗中的重要意象,就位于今天的宁夏固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固原称作“原州”,作为丝绸之路重镇和长安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当时的原州城内寓居着大量来自中亚一带的粟特人。粟特人擅长经商,他们奔走于丝绸之路上,带来了以金器、玻璃器为代表的精美器物,也带来了极具特色的粟特织锦,还有以胡旋舞为代表的乐舞文化。这不仅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对话,更彰显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土于1983年宁夏固原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的</span>北周鎏金银壶是本次展览的核心展品之一,壶身浮雕希腊神话,却在固原出土,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备受关注,是波斯萨珊王朝制作的萨珊风格金银器在中国的重要发现。 ‌</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壶壶身纹样的展开图,可见其历史、考古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凸钉玻璃碗 北周天和四年</p><p class="ql-block">和鎏金银壶一样,也是固原博物馆镇馆之宝。于1983年出土于李贤夫妇合葬墓中。高8厘米,口径9.5厘米,直口,矮圈足。内壁光洁,外壁有分化层,呈金黄色,饰以凸起的圆形装饰两周,上下错位排列,圆形为不规则形,上层分布八个,下层分布六个,凸起的圆形表面为凹球面,一个凹球面就是一个凹透镜,透过其中一个凹球面就可以看到对面的三个凹球面。整器碧绿色,透明,内含小气泡,分布均匀。</p><p class="ql-block">经科学检测,玻璃成分为钠钙。它是波斯帝国萨珊王朝时的制品,属伊朗高原上萨珊玻璃系。在玻璃器上装饰凸起的凹球面的工艺特征是使用烧吹技术制造,然后利用雕花技术进行腹部、底部凸饰及口缘的整形。这种工艺在帕提亚及萨珊王朝时期的伊朗高原上一度很流行。</p><p class="ql-block">李贤夫妇墓出土的玻璃碗体现了波斯萨珊玻璃器形和纹饰上的独特风格和精湛的磨琢工艺,是我国出土的萨珊玻璃的代表。极具意义的是这件碗完整无损,风化层少,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光泽色彩,在国内外实属罕见。该玻璃碗原料纯净,熔制水平较高,采用了冷加工的磨琢工艺,纹饰独特,是波斯萨珊玻璃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唐代绿釉土乐舞扁壶。</p> <p class="ql-block">扁壶上浮雕一位主舞两位伴舞神采飞扬,四位乐伎围坐,一股乐陶陶喜洋洋的氛围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龙首铜鐎斗。也叫”刁斗“,流行于汉代到魏晋时期,是带把儿的炊具和温食器,便于贵族外出携带使用。</p> <p class="ql-block">铜簋 西周1981年宁夏固原县中河乡孙家庄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象牙梳 西周 2017年宁夏彭阳县姚河塬遗址出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p class="ql-block">西周象牙器多出土于高等级墓葬,姚河塬西周遗址中出土的象牙制品表明了墓主诸侯级别的贵族身份,在梳背上还装饰有商周青铜器上典型的兽面纹,彰显出中原王权的正统性。</p> <p class="ql-block">偏口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动物纹褐釉陶壶 汉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马。</p> <p class="ql-block">铜博山炉。</p> <p class="ql-block">“一刀平五千”铜币 新朝</p><p class="ql-block">固原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货泉”陶钱范 新朝 </p><p class="ql-block">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魏率善羌伯长”铜印 </p><p class="ql-block">魏.三国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四神纹博局铜镜 汉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灶 汉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蒜头铜扁壶 汉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熊预灯 汉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铜鹤嘴斧 春秋战国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双兽首铜短剑 春秋战国 </p><p class="ql-block">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兽首形骨饰 </p><p class="ql-block">兽首条形骨器 </p><p class="ql-block">三角纹刀形骨器</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玻璃瓶 唐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玻璃碗 唐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俑群 北周天和四年</p><p class="ql-block">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龟形铜灶 北魏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史射勿墓壁画 隋大业五年 1987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射勿墓出土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李贤墓壁画 北周天和四年 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固原作为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汇区,春秋战国时期,装饰有动物纹的金属饰件在该地区得到普遍应用。图案大多都以草原上的动物的搏斗场景为主,是草原游牧文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虎噬羊镀锡铜饰牌。</p> <p class="ql-block">鹿形金饰。</p> <p class="ql-block">动物噬咬纹金扣饰 春秋战国</p><p class="ql-block">1981年宁夏固原县头营乡出土</p><p class="ql-block">宁夏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金面饰 唐 2004年宁夏固原市九龙山唐墓出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稼稷"卜骨 西周 2019年宁夏彭阳县姚河塬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蓝色圆形宝石印章 唐 1986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诃耽夫妇合葬墓出土 固原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人驼纹铜带饰 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前 1987年宁夏彭阳县草庙乡</p><p class="ql-block">出土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塞外文物首次大规模在上海展出,沉睡千年的固原记忆,跨越六盘山与黄浦江的阻隔,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倏然苏醒,促进了东西部文化交流,并呼应了“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暂时放下日常,陪伴家人,沉浸于艺术世界,让美好和神密如约而至,留下一段温暖而独特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