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9日前往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观妙入真”展览。暑期出了特惠票49元。</p><p class="ql-block">这个特展到8月31号,有免费讲解,讲解一趟下来一个多小时,非常生动详细。</p><p class="ql-block">“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是2025年1月12日至8月31日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文博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等机构主办,系永乐宫全国巡展第六站。山西永乐宫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以其宏伟壮丽的元代古建筑及满壁风动的壁画闻名于世。展览以“蔚为大观”“和光同尘”“壁上乾坤”“山河永存”四部分展开,汇集150余件永乐宫文物,含13组一级文物,包括首次展出的披云真人宋德方石棺、完整拼合的明代《五龙捧圣》壁画,以及国家图书馆《太清风露经》与永乐宫《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首次合展。通过AI复原建筑布局与壁画风貌、行进式弧幕剧场再现《朝元图》场景、VR大空间技术体验壁画故事等数字手段,打造沉浸式互动空间。观众可参与数字画师创作、佩戴VR设备“穿越”壁画,并获公益讲解及免费盖章服务。</p><p class="ql-block">可以让大家不用去山西,在北京就能沉浸式领略永乐宫的精美艺术!</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与北京白云观、西安重阳宫并称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永乐宫原建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由全真教大师宋德方首倡,潘德冲主持修建,始建于元定宗二年(1247),建成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1956年建设三门峡水库时,我国将靠近淹没线的永乐宫整体搬迁至20公里外的芮城县龙泉村,完成了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p> <p class="ql-block">悬挂于三清殿(原名无极殿)之上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铭文砖</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缘起永乐</p> <p class="ql-block">《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拓片。原立于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原碑立于永乐官三消殿月台前甬道东侧,现存山西省永乐官壁艺术博物馆。碑体巨大,堪称“永乐宫诸碑之冠”。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纯阳宫正式命名为“大纯阳万寿宫”,明确了为蒙古统治者祈福延寿的职能。碑文记载了大纯阳万寿官如何在吕祖祠的基础上开始兴建。碑阴铭文记录了功德主,包括芮城县官员、大纯阳万寿宫道众、河中府其它道观以及永乐镇各村村民400余人。</p> <p class="ql-block">《有唐纯阳吕真人祠堂记》拓片,原立于元泰定元年(1324),原碑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藏。相传河东蒲州永乐镇招贤里村(今属山西芮城)是吕洞宾的出生地,在唐代即建有吕公祠《有唐纯阳吕真人祠堂记》。原碑立于吕公祠中,初刻于1228年,主要讲述吕洞宾生平及成仙事迹,1244年因战火受损。1324年重刻增补了永乐宫修建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新址全貌彩绘图。永乐宫主体建筑包括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除宫门为明末清初修建外,其余皆为元代建筑。全真教宫观的形制,一般是主殿三清殿形制最为高大,其他殿堂按所奉主神的位次依次向后排列,殿堂高度,规格等级相应递减。永乐宫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等级森然,两侧无附属建筑,设置了内外两层宫墙,这也是其被称作“官式建筑”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960年的永乐宫手绘平面图,中间那趟是主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披云真人道行碑拓片/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拓片),原牌立于元至元十年(1274),原碑为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藏。披云真人道行碑,由全真教第十任掌教祁志诚至元十一年(1274)所立。碑文详细记述了宋德方的生平和道行,重点记述了修建永乐宫的经过,是研究元代全真教发展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宋德方石椁,元代。宋德方是永乐宫的始建者之一,他去世时,永乐宫虽然尚未完全建成,但是,他已经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凝聚于永乐宫的整体布局之中。更是将自己的墓地安置于宫之乾位。后人据此找到他的墓穴。棺木几次迁移,最终如愿落在永乐宫新址。展出的石椁顶部有“十方大纯阳宫玄都至道东莱披云宋天师”的字样,石椁正面和两侧线刻人物花卉图案十分生动。</p> <p class="ql-block">石棺上雕刻的——开苏宴</p> <p class="ql-block">石棺上雕刻的——游归图</p> <p class="ql-block">石棺盖正中刻字:“十方大纯阳宫玄都至道东莱披云宋天师”,在他的籍贯和头衔前冠以永乐宫的正名,可见宋德方和永乐宫的深厚渊源。</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是中国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也是中国宗教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物遗存。1959年,为了修建三门峡水电枢纽工程,历时十年完成搬迁。保存了四座元代木结构建筑,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以及殿中1000平米的元代壁画,在文物保护史上写下传奇篇章。</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遗珍重光</p> <p class="ql-block">手摇偏心锯和手摇锯锯条。永乐宫迁移时,工作人员创造的工具,用于揭取壁画。</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屏幕,滚动播放永乐宫的专题片,观者可坐下来,通过这个简单的介绍,了解永乐宫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元代:三清殿的藻井有内槽和外槽共六口。此为藻井中的团龙。</p> <p class="ql-block">龙悬塑。这个龙张着大嘴仰头向上,似乎准备一飞冲天。这个形态的龙叫升龙。</p> <p class="ql-block">与升龙对应的另一条龙,大嘴紧闭,意欲向下俯冲。这个是降(jiang四声)龙。</p> <p class="ql-block">元代:老人款的陶枕</p> <p class="ql-block">元代:三清殿彩绘木平棊。</p> <p class="ql-block">元代:传说中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武士嫔伽和孔雀蓝釉角神。</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前檐上的龙,龙爪刚劲有力。是木雕和悬塑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纯阳殿伎乐彩绘</p> <p class="ql-block">元代琉璃艺术</p><p class="ql-block">永乐宫的元代琉璃艺术色彩丰富,设计精妙,特别是在屋顶装饰上应用广泛。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一座道教宫观。这座始建于1247年、竣工于1358年的古建筑,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宫观,更承载着元代琉璃艺术的精湛技艺。元代的琉璃艺术,色彩斑斓且丰富多样,涵盖了黄、白、绿、黑、赭等基础色,更融入了孔雀蓝、孔雀绿、深黄、浅黄、墨绿等新颖色彩。</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中,三清殿的琉璃鸱吻及正脊作为一套巨大的建筑构件,被单独设立了一个展厅进行展示。这套琉璃构件长达17米,高3米,宽2米,由五层七块琉璃精心拼接而成,每块的重量都达到了200至400斤。鸱吻的造型独特,脊身的花束色彩斑斓,釉面略带斑驳,同样以黄、绿、蓝三彩为主色调,被誉为元代琉璃的上品之作,充分展现了元代琉璃艺术的卓越成就。重阳殿琉璃西鸱吻,这个鸱吻不是永乐宫最大的,但却是最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它的肚子里藏了一卷珍贵的经书,在忽必烈下令焚毁道藏经文时幸免于难。</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三清殿正脊原件,在搬迁的时候取下保存在博物馆里。现在三清殿建筑上面的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煌煌巨制</p> <p class="ql-block">大清风露经一卷,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中展出的《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经文,正是从这件鸱吻内意外发现的,这一发现无疑为永乐宫的历史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代3D技术复制的壁画局部,朝元图中蓝衣太乙。是个得到画师偏爱的人物,在为他上色的时候,他的蓝色衣服颜料中用了大量珍贵的青金石。</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三清、纯阳二殿内的彩画,不仅在图案设计上独具匠心,更在韵律、色调和画法上堪称元代“五彩遍装”彩画的典范,为我国建筑史上的元代彩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永乐宫的彩画艺术所展现的元代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灵活多变的构图、青绿二色的主色调运用以及在继承宋代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这个是永乐宫玄帝庙的壁画,用来介绍当年搬迁时候壁画是如何分割揭取的。可以看得出来,分割的块儿有大有小,是为了保证壁画角色的完整性。但是复原时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这不计成本的工作量,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国之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元代:截金工艺彩塑残块。</p> <p class="ql-block">元代:沥粉贴金工艺残块-红色云纹。</p> <p class="ql-block">纯阳殿南壁东西墙有两处当年画工所留题记,提到“禽昌朱好古”。朱好古,元代襄陵人(今山西襄汾),这应该是少有的载入史册的中国壁画画师。</p><p class="ql-block">图中壁画,是流失海外的中国壁画。其年代,形制和风格与永乐宫壁画多有相近之处。被誉为精彩绝伦的晋南寺观壁画群。其创作者正是朱好古及其门人。</p> <p class="ql-block">钟吕论道,左边的是吕洞宾,右边是他的老师钟离权。在揭取这幅壁画时,大家都不忍心将这师徒二人分割开来。所以这个画幅比别的分割画幅都大很多。</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永乐宫,以壁画驰名。是元代的官式道教建筑群,主持修建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费时110多年最终建成。后来因为黄河三门峡的水利工程建设,在20世纪中期花了近十年将其搬迁到了现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那么多的大壁画怎么搬迁呢,都是分成一块块儿揭取、编号,再拼回去,木构件也是这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