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晨光刚漫过工地的脚手架时,我已经扛着第三袋水泥走过了施工跳板。五十多岁的腰杆早不如年轻时挺拔,手掌上的老茧叠着新茧,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灰泥——这是我作为“超强苦力”的日常,汗水摔在地上能砸出小坑,力气耗尽时连端碗都觉得手腕发酸。但歇工后别人扎堆抽烟聊天的时辰,我总抱着旧手机坐在工棚角落,翻着网课视频记笔记,屏幕亮度调到最暗,生怕耗电太快。有人笑我“一把年纪还折腾”,可我心里清楚:人这辈子,哪怕干着最苦的活,也得朝着有光的地方走;而那些优秀的人、走在正路上的人,就是照亮路的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想起去年在建材市场遇到的老周。他比我大五岁,早年跟我一样在工地扛活,后来却凭着一股钻劲成了水电安装的“老法师”。那天我帮工头拉水管,管子接口总对不上,急得满头汗,是老周过来搭了把手。他没像旁人那样嫌我笨,反而蹲下来教我看管件的型号标识,还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上面记着不同材质水管的热熔温度、接口密封技巧,密密麻麻全是手写的字。“我以前也啥都不会,”老周拍着我的肩膀说,“后来跟在一个退休的工程师后面打杂,他教我看图纸,我就每天晚上把图纸画一遍;他说做事要‘慢工出细活’,我就比别人多花半小时检查接口。现在工地上谁家水电出问题,都愿意找我,工资比以前翻了三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那天我跟老周聊了很久,他手机里有个“技术交流群”,群里都是做装修、安装的师傅,还有几个退休的工程师偶尔会在群里答疑。老周把我拉进群的时候,我盯着群里的消息看了半夜——有人发自己做的水电施工图求指点,有人分享新型工具的使用方法,还有人提醒“哪种防水材料容易出问题,别踩坑”。有天我遇到一个棘手的吊顶布线问题,在群里发了张照片,没过十分钟,就有个师傅用语音一步步教我“先确定灯位,再走地线,转弯处留够长度”,最后还加了句“注意安全,高处作业别单独干”。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向对的人靠拢”从来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它可能就是一个愿意帮你解惑的群,一个愿意跟你分享经验的人,一群跟你一样想把活干好、想把日子过好的普通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有人问我:“你都五十多了,干苦力的,学这些有啥用?”我想起刚到城里打工的时候,啥也不会,只能干最累、工资最低的活。有次给一户人家铺地砖,因为没掌握好找平的技巧,铺好的砖踩上去有点晃,业主没骂我,反而找了个老瓦工过来,让他教我“怎么用水平仪找基准,怎么调砂浆的湿度”。那个老瓦工说:“手艺这东西,不怕学晚,就怕不学。你今天多学一点,明天就少栽一个跟头,日子久了,别人自然愿意找你干活。”后来我照着他教的方法练,铺砖的手艺越来越熟练,找我干活的人也多了,工资也涨了。现在我在手机上自学CAD画图,虽然看得慢,记不住的地方就反复看,但我知道,多学一点,下次遇到复杂的施工图纸,就不用再到处找人问;多懂一点,跟工头谈活的时候,就能说出“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能省材料”,而不是只知道“老板让干啥就干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其实我们这些干苦力的人,最明白“向优秀的人学习”不是为了“装文化”,而是为了把活干得更漂亮,让自己少受点罪,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我认识一个做外墙保温的师傅,以前总因为“保温层贴不牢”被返工,后来他跟一个干了二十年的老师傅学“分层粘贴法”,还自己琢磨出“在转角处加网格布”的小技巧,现在他贴的保温层,从来没出过返工的问题,工头都抢着要他带队。还有个年轻的钢筋工,跟在一个老钢筋工后面学“怎么算钢筋用量更精准”,现在他算的料,比别人省出的钢筋能多买两袋水泥,工头都让他管着钢筋下料的活,工资也比以前高了不少。这些人都跟我一样,没读过多少书,干的都是力气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满足于“将就干”,总想着“怎么干得更好”,总愿意跟那些比自己强的人多聊聊、多学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现在我手机里除了那个技术交流群,还有一个“打工互助群”,群里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干装修的,有做家政的,还有开小货车的。有人在群里说“哪个工地拖欠工资,大家别去”,有人分享“哪里有靠谱的兼职,时间灵活”,还有人把自己没用完的工具、没看完的网课资料分享到群里。有次群里一个做保洁的大姐,因为“不会用新型的洗地机”被辞退了,群里一个做家电维修的师傅,特意拍了个视频教她“怎么调模式,怎么清理滚刷”,还帮她介绍了一个不需要用洗地机的保洁活。我们这群人,就像互相搀扶着走路的伙伴,谁遇到坎了,旁边的人拉一把;谁有好经验了,拿出来跟大家分一分。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跟对的人在一起,哪怕走的是泥泞路,也能看到前面的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常常想,人生就像工地上的脚手架,你站得越高,能看到的风景就越远;而那些优秀的人、对的人,就像脚手架上的横杆,你抓住它,就能爬得更稳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我五十多岁了,手掌还是粗糙的,腰还是会疼,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怕学不会”“怕别人笑”。我会在歇工后继续看我的网课,会在群里跟大家请教问题,会把学到的技巧分享给一起干活的工友。我知道,我可能永远成不了“大工程师”,但我可以成为一个“手艺更好、活得更明白”的苦力;我可能永远赚不了大钱,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让家里人少为我操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不管多大年纪,不管干着什么活,都想多学一点、多进步一点,都想跟那些愿意帮你、愿意跟你一起努力的人靠拢,那我很乐意把你拉进我们的群。在这里,没有“你年纪大了学不会”的嘲笑,只有“这个我会,我教你”的热心;没有“各干各的,互不相干”的冷漠,只有“有困难大家帮,有好东西大家分”的温暖。我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地方,干着不同的活,但我们都有一颗“想变好”的心,都愿意朝着有光的地方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其实不管是干苦力,还是做别的工作,“向优秀的人学习,向对的人靠拢”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它可能是你遇到难题时,有人愿意给你指条路;可能是你想进步时,有人愿意跟你分享经验;可能是你走弯路时,有人愿意提醒你“别往这边走,前面有坑”。就像我现在,虽然还是个干苦力的,但因为身边有老周这样的师傅,有群里那些热心的伙伴,我不再觉得孤单,不再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我知道,只要我愿意学,愿意跟对的人一起走,哪怕脚步慢一点,哪怕路上累一点,我总能离“更好的自己”更近一点,离“更好的日子”更近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往后的日子,我还会继续扛我的水泥,铺我的地砖,也会继续看我的网课,在群里跟大家聊手艺、聊日子。我想告诉跟我一样的同龄人,或者比我年轻的年轻人:不管你现在干着什么活,不管你多大年纪,都别放弃“学习”,别拒绝“靠近优秀的人”。因为你靠近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走,就能走到什么样的地方。就像工地的太阳,不管前一天多阴多冷,第二天总会照常升起;只要你愿意朝着光走,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