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核心在“人”——周向东

阿森儿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5日上午,龙泉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向东,在龙泉市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开班仪式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 龙泉大部分乡镇是革命老区,振兴革命老区,是推动龙泉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p><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关乎农村长远发展、社会长治久安,是各级政府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家层面在粮食安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建设、治理效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涵盖耕地保护、种业振兴、科技兴农、产业融合、环境整治、农村改革等诸多领域。这是一项投入巨大、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p><p class="ql-block"> 然而,具体到县、乡、村层面,振兴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一个核心——“人”。 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新老村民共生共荣”,其根本立足点在于人气的聚集与活力的激发。如果一个村庄只剩下“7个老人9颗牙”的凋敝景象,平时人迹罕至,那么无论有多少政策支持,无论投入多少资金、项目,振兴都无从谈起。</p><p class="ql-block"> 过去,城市化是主流,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大势所趋。而今天,在人口继续向城市流动的同时,也需要创造条件,吸引特定人群“回流”或“流入”乡村,实现城乡人口的“双向奔赴”,这才是激活乡村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那么,谁能成为乡村的“新活力源”?如何吸引他们来乡村度假、生活甚至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周末“归巢者”,县城及周边工作的原乡人。目标人群: 从乡村走出、在附近城市,特别是县城工作生活的人群。这类人群返乡便捷,基本是半小时生活圈,如果乡村周末生活体验优于城市,具备放松、亲子、乐趣等要素,他们是愿意去乡村的。可以采取以下吸引策略:</p><p class="ql-block"> 1、提供农村住宅改造升级补贴,提升居住舒适度。</p><p class="ql-block"> 2、建设乡村文化娱乐、儿童游乐设施。</p><p class="ql-block"> 3、培育农耕文化体验、设计丰富的亲子活动项目。</p><p class="ql-block"> 4、打造“周末休闲目的地”,满足家庭放松、亲近自然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二、“荣归”安居者,退休返乡的原住民。目标人群:从乡村走出、现已退休的各界人士,这些人员过去是官员、专家、企业家、成功人士或认为回乡养老更实惠的普通百姓。如果乡村生活更开心、放松、健康、有归属感、便利、经济实惠,能发挥余热,获得成就感,他们是有热忱回乡生活的,可以运用以下做法引导他们回来:</p><p class="ql-block"> 1、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形成原住民群体的同频共振。落叶归根是传统观念,退休人员回归美丽乡村自然而然。</p><p class="ql-block"> 2、建设乡村茶室、图书馆、个人私藏陈列馆、文化作品陈列馆等公共交流空间。</p><p class="ql-block"> 3、制定村规民约,鼓励大家以入股等方式参与家乡项目建设和运营。</p><p class="ql-block"> 4、出台原住民回村修缮老屋的专项补助政策。</p><p class="ql-block"> 5、有条件的村庄规划建设康养园区。</p><p class="ql-block"> 6、编制乡村基础设施微改造清单,大到基本建设,小到绿化美化,鼓励大家认领、捐助,强化其参与感、荣誉感、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三、“新乡村移民”,外来旅游、旅行、旅居体验者。目标人群: 因康养、爱好,如摄影、登山、园艺、社群等,因避暑、避世等各种原因,被乡村特质吸引,选择短期或季节性旅居的城市人群。吸引他们的是乡村独特的自然或人文亮点,如独特风光、清澈“玻璃水”、历史“古茶道”、特色文化氛围等,哪怕喜欢种菜、喜欢安静、喜欢简单也会成为部分人选择去乡村生活的理由。可以从以下方面做文章:</p><p class="ql-block"> 1、深入挖掘并包装乡村独特卖点,如打造“江浙日出第一观景地”、“江南最佳亲水乡村”等网红打卡点,培育一批网络推广地。</p><p class="ql-block"> 2、培养本地“乡村代言人”,利用新媒体精准宣传亮点。</p><p class="ql-block"> 3、鼓励村民盘活闲置住房、自留地,以低租金或阶段性免费方式提供给外来者使用,降低其体验门槛。</p><p class="ql-block"> 4、培育一批能为外来者提供基础生活服务的“服务型农户”,解决其居住期间的生活便利问题。</p><p class="ql-block"> 四、去乡村创业、就业的群体。因为上面三种人的增加,乡村逐渐繁荣,自然产生各类服务需求,形成创业、就业机会,吸引各类专业人才来到乡村创业、就业。这批人的到来,才意味着乡村振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龙泉革命老区的振兴,关键在于做好“人”的文章。必须将视角切换到“人”的角度,深入思考,目标人群是谁?他们为何愿意来?来了如何留得住、过得好?只有精准聚焦这四类潜在的“乡村活力源”,并针对性地创造吸引他们、服务他们、成就他们的环境和条件,让人“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乡村振兴才能真正落地生根,革命老区方能焕发持久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