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慧姐</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8898175</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接到一个本地的陌生人电话,说:“你是某某慧阿姨吗?我是中国人寿保险的工作人员,中秋节快到了,要送我一盒月饼。”我曾经买过一份人寿的康宁终身险。我们互相加微信后,他发了地址定位给我,问我什么时候去,要带身份证去领取,他好安排时间,还叫我带朋友一起去。</p><p class="ql-block">我马上警惕了,微信问他:还有什么活动吗?是不是领完月饼就可以走人了。回答说:有一个抽奖和宣讲会。我又说:宣讲会我就不参加了。他又说:不参加宣讲会,可以到另一个地方领鸡蛋、牛奶,这个不需要参加宣讲会,但需要半个小时离场。我立即拒绝了。</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马上想到,很多老人领鸡蛋的场景。骗子通过免费发放鸡蛋等活动,诱导老年人填写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电信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有些公司以免费领取鸡蛋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资。老年人在参与免费领取鸡蛋的活动时,可能会被要求注册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经营活动,如开设网店进行商标侵权,导致老年人意外卷入法律纠纷并遭受经济损失。</p> <p class="ql-block">正好,今天【生活矛盾群众评理委员会】美友圈开展话题讨论:作为老年人,自已要如何去预防风险?首先,不能贪心,天上不会掉馅饼。很多骗子都是以“能赚钱”为噱头,老人一看到能赚钱就会跟着骗子设置的陷进,越陷越深。其次,多看些新闻,了解骗子的套路和骗局,提高防风险的能力。第三,子女也要经常和老人交流,不让老人受冷漠。第四,尽量不要接陌生人的电话,要你掏钱时一定要慎重。第五,手机绝对不可以给陌生人使用,身份证、家庭地址等信息不能随便向陌生人透露。</p> <p class="ql-block">今天给我打电话的人,也许就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但关起门的宣讲会,我们就要警惕、慎重了,可能是要我们购买保险,购买保健品,或者其他投资、融资等等。我不贪这些小东西,远离、拒绝就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