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劳尔·冯·科恰尔斯基演奏《苏格兰舞曲》第一首 D 大调,第二首 G 大调,第三首 D 大调(降 D 调)</p><p class="ql-block">Ecossaises No. 1 in D major, No. 2 in G major, No. 3 in D flat majo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劳尔·冯·科恰尔斯基(Raoul von Koczalski,1884-1948),波兰🇵🇱著名钢琴家,以精准演绎肖邦作品著称。师从肖邦学生卡罗尔·米库利,被视为传承肖邦演奏风格的关键人物。</p><p class="ql-block">科恰尔斯基的肖邦录音备受推崇,其演奏注重技术与情感的平衡,尤其擅长表现作品的细腻层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维基百科》,劳尔·科恰尔斯基生于波兰🇵🇱华沙,其唯一正式的老师即卡罗尔·米库里。科恰尔斯基在9-11岁时从师肖邦的著名学生卡罗尔·米库里(karol Mikuli) 学习。13岁的时候,这位肖邦的学生 (米库里) 便离世了。比起其他米库里的学生如罗森塔尔(Rosenthal)和米哈沃夫斯基(Michałowski)这些同为演奏肖邦的大师相比,科恰尔斯基与肖邦的后代们建立的联系是最少的。</p><p class="ql-block">科恰尔斯基4岁时即在波兰🇵🇱华沙私人沙龙演出并立即在父母带领下举行俄罗斯(🇷🇺)巡演,自1888年9月至1889年4月举行音乐会60场。期间,拜见了安东·鲁宾斯坦并为其演奏。7岁时已创作出46首作品并开始举行演奏会,同时已有一个相当广泛的曲目范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91年,科恰尔斯基移居利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首府伦贝格(Lemberg),李斯特和米库利的学生路德维希·马立克(Ludwig Marek) 逝世前,给予他数月的指导,同时师从波兰🇵🇱作曲家、指挥家亨里克·亚雷茨基 (Henryk Jarecki,1846-1918) 学习作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93年5月,8岁的科恰尔斯基于伦敦王子厅举行英国🇬🇧首演,6月又于摄政广场的圣·詹姆斯会堂 (St James’s Hall) 举行第4场演奏会。1895年在法国🇫🇷巴黎埃拉尔厅(Salle Erard) 先后举行5场肖邦音乐演奏会。此时的科恰尔斯基已在德国🇩🇪柏林、奥地利🇦🇹维也纳和其他欧陆城市举行个人演奏会,还于柏林和莱比锡指挥乐团演奏自己的交响乐,并独奏贝多芬的《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 (黎明) 》(Op.53) 第一乐章;于德国🇩🇪汉堡演奏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97年5月,米库里于伦贝格逝世时,科恰尔斯基已经拥有完备的肖邦和李斯特的标准曲目,并举行了超过1000场演奏会。自1896年开始,科恰尔斯基被波斯国王授予狮子🦁和太阳🌞奖章并被任命为宫廷钢琴家;而后又被西班牙🇪🇸国王授予宫廷钢琴家头衔,还被土耳其苏丹授予土耳其🇹🇷勋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劳尔·科恰尔斯基是毋庸置疑的伟大的肖邦作品演奏者、肖邦作品的重要诠释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恰尔斯基羁留于德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战后的1945年,科恰尔斯基于波兰🇵🇱中西部省首府波兹南 (Poznan) 定居,并接受了波兹南国立音乐学院的教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为纪念肖邦逝世100周年,64岁的科恰尔斯基在德国🇩🇪柏林、德累斯顿、慕尼黑和瑞士🇨🇭苏黎世巡演,并于这年11月在波兹南举行最后一场演奏会,当月逝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恰尔斯基的肖邦片段</p><p class="ql-block">00:00 夜曲op.9 no.1 </p><p class="ql-block">00:29 玛祖卡op.33 no.4</p><p class="ql-block">00:47 前奏曲(雨滴)</p><p class="ql-block">01:20 叙事曲no.4</p><p class="ql-block">01:46 叙事曲no.2(中段)</p><p class="ql-block">02:28 夜曲op.9 no.2</p><p class="ql-block">03:04 奏鸣曲no.3(第三乐章中段)</p><p class="ql-block">科恰尔斯基的音乐自然,细腻,整体的风格是优雅的(音量较轻),但同时也是极度抒情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恰尔斯基演奏的肖邦第13号夜曲</p><p class="ql-block">肖邦的助教卡罗尔·米库里称科恰尔斯基的演奏“就像肖邦一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Raoul Koczalski 演奏肖邦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科恰尔斯基在德国🇩🇪柏林 Polydor 录音室为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录制肖邦《降G大调练习曲作品10第5号,即“黑键练习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恰尔斯基演奏肖邦 Mazurkas, Op. 7 - No. 1 in B-Flat Major (Live) 现场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