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龍虎山水上丹霞(D一)

神枪手🍁

<p class="ql-block">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上清镇、龙虎山镇境内,距市中心18千米,面积达200平方千米。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落差大,变化多端,形成了山地、丘陵、河湖平原三种地形。</p> <p class="ql-block">区域内植物达100科、250属、460种以上。有兽类40多种,占全省106种的40%左右。</p> <p class="ql-block">龙虎山有“丹霞仙境”之称,分布着52个景点,23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正一观景区、天门山景区、仙人城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p> <p class="ql-block">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三绝”。</p> <p class="ql-block">宋元明时期,历代天师被敕封“一品”,龙虎山统领江南道教,成为中国道教的传播中心、“百神授职之所”。道教最兴盛时期,龙虎山建有10座道宫、1处道观、836座道院。</p> <p class="ql-block">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正一观原名“祖天师庙”,由第四代天师张盛于汉末为祭祀祖天师张道陵而建。南唐时期敕建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改称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正式定名“正一观”。历史上多次毁建,现存建筑为2000年按宋代风格重建,占地60余亩。</p> <p class="ql-block">布局坐东朝西,南北对称,包括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祖师殿、玉皇楼等,整体灰瓦白墙,融合宋明清建筑艺术特点。</p> <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正殿供奉张道陵及弟子铜像,后殿为玉皇楼,东西两侧设钟鼓楼,仪门与丹房等生活设施完备。</p> <p class="ql-block">道教祖庭张道陵曾在此炼丹,开创道教正一派,历代天师在此传箓,成为道教重要圣地。</p> <p class="ql-block">活动与传承每年三元节举行传箓仪式,吸引千余名学道者参与,现为宗教活动开放场所。</p> <p class="ql-block">象鼻山游览区地处龙虎山景区泸溪河东侧核心地段,隶属仙水岩景区,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其山体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经亿万年雨水冲刷、溶蚀风化形成中空石穴,残留石柱与石梁组合成高约102米的仿生巨象造型,象鼻部分长约40米,宽15-20米,岩体表面可见明显侵蚀沟槽,被誉为“天下第一神象”。</p> <p class="ql-block">上清古镇地处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距市区25公里,属龙虎山风景区核心区域。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公元625年设镇),北宋时期因上清宫迁建至此而兴盛,成为道教正一派祖庭所在地。古镇依泸溪河而建,自然环境优美,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兼具道教文化底蕴与赣派民居特色,2024年入选江西文旅融合重点示范区。</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道教第一镇”,上清古镇与天师府(历代张天师起居之所)和大上清宫构成道教文化核心,传承1900余年,现存63代天师遗迹。古镇布局暗合道家八卦理念,泸溪河天然形成太极图案,被誉为“道教72福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师府占地5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含500余间房舍,以金碧辉煌的楼阁、古木参天的庭院著称,现为全国重点开放道观。</p> <p class="ql-block">大上清宫北宋始建的道教圣地,建筑呈八卦布局,康熙御赐匾额,素有“仙灵都会”之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