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到晋祠,枉到太原”,这座坐落于太原悬瓮山麓的千年古建,是山西地上文物的璀璨明珠,更是一部镌刻在砖石木瓦上的华夏史书。晋祠始建于西周,为纪念晋国始祖唐叔虞而建,历经千年修缮,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步入其中,“三绝”堪称国宝级遗存:周柏历经三千年风雨依然苍劲挺拔,枝干如虬龙般舒展,是活着的西周见证;宋代彩塑侍女像姿态各异、神情鲜活,衣袂流转间似有呼吸,将千年前的生活气息凝固;难老泉终年汩汩流淌,清澈甘冽,滋养了晋祠数代生机,也孕育了“晋阳自古称佳丽”的盛景。</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晋祠的核心,殿内43尊彩塑侍女像,或浅笑嫣然,或若有所思,无一雷同,堪称宋代雕塑艺术的巅峰。殿前鱼沼飞梁,以十字形石桥横跨沼上,造型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十字桥,古人的建筑智慧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漫步晋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碑碣石刻随处可见,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这里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殿堂,更是华夏文明的缩影,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千年太原的文化根脉。</p> <p class="ql-block">太原晋祠的“大眼睛”——水镜台!最初是当年酬谢主神圣母邑姜演戏的舞台,后来逐渐演变为祭谢晋祠诸神的戏台 。晋祠每年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活动,除祭关帝时在钧天乐台演出外,其余大多在水镜台进行。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晋祠难老河会、七月初二晋祠庙会期间 ,都有在水镜台演戏敬神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晋祠铁人,位于山西太原晋祠金人台上 。晋祠铁人铸造于宋代,是我国古代铸铜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不仅展现了宋代高超的冶铁铸造技术,造型上威武刚健,身着盔甲,握拳振臂,仿佛守护着晋祠,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宋代军事、服饰、雕塑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悬瓮山麓的晋祠深处,圣母殿静静立了近千年。这北宋天圣年间始建的殿宇,是宋式建筑的活化石,前廊八根木雕盘龙柱,龙身鳞爪宛然,是宋代木雕的巅峰之作。 殿内43尊宋塑才是真正的魂。主像圣母邑姜端凝端坐,而环列的42尊侍从像更令人称绝:侍女或捧物凝神,或低眉轻思,连眉宇间的倦怠、唇角边的浅笑都刻得鲜活。那尊"愁眉侍女",眼波微垂时的落寞,仿佛藏着千年未说的心事。来晋祠,且到圣母殿,看一眼宋代的风如何还在檐角轻拂,看一尊尊彩塑如何把千年前的神情,留到了今日。</p> <p class="ql-block">三千岁的周柏</p> <p class="ql-block">在太原晋祠领略中国古建筑风采</p> <p class="ql-block">这些侍女彩塑是晋祠众多精美雕塑中的一部分,它们造型生动,人物姿态各异,手中持有不同的乐器等物品,展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塑技艺。彩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为研究古代服饰、音乐、宫廷生活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晋祠文化遗产中极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