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冈 石 窟 印 象

星光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武州川北岸 。以下是其概况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辽代曾大规模修整,清顺治八年(1651年)也进行过重修。</p><p class="ql-block">- 规模布局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p><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 :按照开凿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精雕细琢,装饰华丽,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瘦骨清像”的源起。</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荣誉称号 :云冈石窟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