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日读公众号文章2025年7月10日“川龙荟萃 机制币收藏群英会”发表《甘肃的大名誉品排序要变了?》文中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华艺春拍场子里一枚P XF45分的孙像十七年,打制和包浆都相当不错,最后55W落,到手60W+。”</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12日又撰文《甘肃十七年 品种的坚挺》述:</p> <p class="ql-block"> “网拍平台最近有一枚XF92的甘肃十七年,这个品种是中国老银币的名誉品种,名气大,价值高,上个封面都够。 9号晚上截标的时候专门去看了一下,最后的买家到手价就算20个W了。”并在末道:“无论如何,孙像十七年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眼下市场低迷期能以这个价格成交,也算是“品种”倔强应对市场的一个好例子。”</p><p class="ql-block"> 这两篇文章,为“甘肃十七年”这个品种的民国银币的价值提升带来了好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以我所见,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是中国机制银元中颇受关注的名誉品,它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存世稀少,应该毫无悬念地比甘肃袁大头价值高,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此币的铸造背景、具体参数和收藏价值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铸造背景</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的诞生,与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1.时代转折:</p><p class="ql-block">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取代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政府下令停止铸造袁世凯像银元,改铸孙中山像新式银币,以昭示政权的更迭和法统的变更。</p><p class="ql-block"> 2.设备与机构起源:</p><p class="ql-block"> 甘肃省在民国以前没有铸造银元的机构。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刘郁芬部将原盘踞天水的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的铜元造币设备运至兰州,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甘肃造币厂。该厂最初主要铸造铜元和甘肃版“袁大头”银元(即“睁眼大头”)。</p><p class="ql-block"> 3.冯玉祥与西北军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此币的铸造与时任西北军政长官的冯玉祥将军有密切关系。它被认为是冯玉祥在甘肃主政时期铸造的,大部分铸币后被冯玉祥所属国民军孙连仲部东下时携走散失,并未在甘肃境内实际流通,这也是其日后成为稀见品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4.独特之处:</p><p class="ql-block"> 这枚银币是甘肃银币铸造史上唯一冠名“甘肃省造” 的银币,并且在一枚银币上同时出现了汉、满两种文字,这在民国时期铸造的银元中是绝无仅有的,反映了当时特定的政治意图和民族政策考量。</p><p class="ql-block">2️⃣ 银币参数</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在规格和设计上都有其特点:</p><p class="ql-block">特征项 详情</p><p class="ql-block">发行年份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p><p class="ql-block">铸造厂 甘肃造币厂(兰州)</p><p class="ql-block">直径 约38-40毫米</p><p class="ql-block">重 约26.7克(与“袁大头”相近)</p><p class="ql-block">成色 含银量约88%</p><p class="ql-block">边齿 直齿 </p><p class="ql-block">版别 仅有一个版别。</p><p class="ql-block"> 特征是宽边、箭头形长内齿</p><p class="ql-block"> (这种内齿是清,民银币中是唯一)。</p><p class="ql-block"> 字细。</p><p class="ql-block"> *“宽边”是此币一个比较知名的版别特征,指的是币胚外缘凸起较为明显。 </p><p class="ql-block"> 正面图案 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装的半身像,上方镌中文纪年“中华民国十七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背面图案 中心为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徽),左右分列“壹圆”纪值,上方镌“甘肃省造”,下方为两字蒙古文,代表面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币的尺寸和重量设计与当时流通的“袁大头”标准相近(袁大头一般重26.6克,含银89%),便于兑换和流通。</p><p class="ql-block"> 其含银成色(88%)略低于中央版的一些孙像或袁像银元。</p><p class="ql-block"> 奥地利收藏家耿爱德在他的《中国币图说汇考》P382中公布的数据是直径38.5mm厚2.25mm重26.7克。</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直径厚度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每批次铸造银币的银片厚度不可能控制得分毫不差,铸币模也不可能只有一付,铸造出来的银币在《民国银币国例》中仅规定了含银铜比及壹圆面值的重量,对银币直径和厚度没有明确规定。所以,直径在38.5-40mm,厚度在2.25-2.5mm左右的银币直径厚度略有差异,只要重量在26.7左右,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币我藏有一品。自评系未流通过的原光,品相好,折返有泛银光泽。边齿也非常好,凹凸齿深峻。</p> <p class="ql-block">直径39.3mm厚2.4mm重26.54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 收藏价值</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在钱币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 稀缺性决定高价值:</p><p class="ql-block"> 该币因铸造时间短,但究竟铸造了多少,没有现成可用的统计资料,数额不详,且多数被冯玉祥部携离甘肃后散失,真正留存于世的数量极为稀少。</p><p class="ql-block"> 物以稀为贵,这直接奠定了其高昂的市场价格基础。近年来,公开拍卖的成交价格常常高达数万至数十万元人民币。例如,一枚NGC XF45分的曾在2020年以21.85万元人民币成交,而即便是有处理痕迹的PCGS XF Details品相,在2019年也拍出了9.5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 历史与文物价值深厚:</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是甘肃机制银元开山之作,更浓缩了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意图、西北军经营甘肃、以及特殊民族政策(满文使用)等多重历史信息,是研究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史的重要实物史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艺术与工艺价值独特:</p><p class="ql-block"> 设计融合了孙中山肖像、国民党党徽、汉满文字等元素,风格鲜明。作为地方厂铸币,其雕刻技艺和整体美感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市场趋势与收藏要点:</p><p class="ql-block"> 名家旧藏、流传有序者附加值更高。由于其名贵,伪品、仿品较多,收藏时务必谨慎。购买高价值钱币一定要选择信誉良好的渠道,并且最好购买已经由权威钱币评级公司(如PCGS、NGC等)认证封装的真品,尽管评级公司也存在误评,但能为新手提供一层重要保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 这枚诞生于1928年兰州造币厂的银币,因历史机缘而未能流通于故土,却因存量稀少、背景特殊而成为钱币收藏界的大名誉品。它既是甘肃货币史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那段风起云涌的民国历史的一个独特注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6日撰稿于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