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银科老师题词</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曾经青涩的我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却因为一份对母校的眷恋、对同窗情谊的珍视,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p> <p class="ql-block"> 52年了,喀什的秋风依然裹挟着细沙,轻轻摩挲着八一中学斑驳的老校门。我们这群白发苍苍的少年站在校门口,就像一群迷路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此时,我们仿佛能触到1973年、1975年那个夏天,我们最后一次跨出这道门时留下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母校是刻进灵魂的一束光,母校始终是我们精神的原乡,母校不是一处建筑,而是我们每颗心永远共鸣的频率。站在老校门前的那一刻,我们万分激动,争先恐后拍照留念。52年了,我们终于回家了。回想起73、75年毕业时的欢笑,现今50多年沧海桑田,归来仍是同窗少年…</p> <p class="ql-block"> 走进八一中学校门,眼前景象已与记忆大不相同,往昔校园模样完全不见踪影。最先看到的是一座新教学楼,“育德楼”三个大字醒目地刻在教学楼正中间。而且,在育德楼的上方,有一颗大大的红色五角星,这颗星寓意着“八一”,凸现了学校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同参观了校史馆,馆内陈列着学校的发展历程,那些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还有历届毕业生的合影照片以及精英榜,仿佛在诉说着学校一路走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校史馆中陈列的连体小课桌,吸引了老同学们的目光,纷纷围拢过去,争先恐后地坐上去。有低头写字的、有举手回答问题的,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课堂上。大家都沉浸在这份怀旧的氛围中,有模有样地重现着学生时代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校史馆,学校崭新的操场映入眼帘,它十分宽阔,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绿色。而过去熟悉的篮球场、摆着几块砖头当作简易界限的乒乓球台、双杠和单杠等,都已成为了珍贵的记忆。此时,老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像儿时一样争着跑第一,欢声笑语回荡在操场上空。</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怀着满心的期待回到母校,像是回到了温暖的港湾。新与旧的交织,让我们既惊叹于母校的变迁,又沉醉于往昔的美好。和老同学们一起漫步校园,那些一起欢笑、一起奋斗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这次参观就像给我们的心灵做了一次按摩,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母校是我们永远的家,我们会常回来看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