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遇见~98③那拉提(2025)

晚风

<p class="ql-block">你的歌儿我也会唱</p><p class="ql-block">寻着歌儿来到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青青的草原还和从前一样</p><p class="ql-block">啊牧羊女还陪着花香</p><p class="ql-block">来到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听天籁的长调有些感伤</p><p class="ql-block">说不清的滋味啊留在心上</p><p class="ql-block">把那歌儿装进行囊</p><p class="ql-block">你的故事我常怀想</p><p class="ql-block">想着姑娘还在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轻轻的鞭儿不同从前一样</p><p class="ql-block">啊六弦琴它跟着姑娘</p><p class="ql-block">来到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看牦牛的身旁有座毡房</p><p class="ql-block">带不走的思绪啊绘成画像</p><p class="ql-block">让那歌儿随风飘扬</p><p class="ql-block">来到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看牦牛的身旁有座毡房</p><p class="ql-block">带不走的思绪啊绘成画像</p><p class="ql-block">让那歌儿随风飘扬</p><p class="ql-block">飘扬</p><p class="ql-block">——《来到遥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景区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p><p class="ql-block">那拉提</p><p class="ql-block">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监制</p><p class="ql-block">2004.3</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位于新疆新源县境内,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总规划面积960平方公里。风景区自南向北由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旅游生活区组成。</p><p class="ql-block">那拉提风景区是伊犁州旅游的龙头景区,新疆著名景区之一,拥有夏牧场、柯孜拉霞瀑布、望天洞等著名景点。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p> <p class="ql-block">静心做事</p><p class="ql-block">简单生活</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伊犁非遗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伊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序言</p><p class="ql-block">伊犁河谷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处于天山山脉的西天山中段,呈“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那拉提草原就处在东端高处。伊犁河谷草原明显地呈垂直分布,不但形成了多层次错落有致的景观组合,也形成了游牧、农耕、商业文明多样化交融的文化特色。处于亚欧板块最中心位置,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又是中西交流与互动的关键节点。历代族群迁徙频繁,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种子在这里生根、成长,并汇入中华文明的洪流。</p><p class="ql-block">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活态文明,是各民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视察新疆时,在参观了《新疆历史文物展》和观看了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后强调: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那拉提·伊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就如同伊犁历史与文化长河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我们将深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毡房🔻</p> <p class="ql-block">非遗食俗🔻</p> <p class="ql-block">非遗布艺🔻</p> <p class="ql-block">🔺刺绣(汉族)</p><p class="ql-block">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p><p class="ql-block">有二、三千年历史。</p><p class="ql-block">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等。伊犁汉族刺绣来源于各地各省市,与当地民族刺绣技艺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传统毡绣</p><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传统的毡绣制作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美丽奇葩。其纹样多,由粗犷简练纹饰和自由自如的软花纹组成。多在黑色毡上用多色毛纹刺绣(勾勒)花纹,并以大针平绣填充纹饰空底。哈萨克族绣花毡多用彩色的羊毛线、棉纱、毛纱刺绣制作。</p><p class="ql-block">“毡”被解释为擀压兽毛而成的片状物,可做防</p><p class="ql-block">寒用品。用狩猎获得的兽皮铺地、做衣,用以御寒取暖。最初的针是用坚硬的木材、牲畜骨头、铜、铁来制作。早期缝纫所用的线,有皮线(皮制品裁成)、羊肠、牛筋、马筋、牲畜毛、亚麻、棉线等。饰纹多以羊角、鸡心、梳齿、飘带、驼眼、双喙纹为主,用线毯还可以制作坐垫、壁挂、褡裢等。</p><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有十字绣、钩绣、平针绣、珠子绣、贴花绣、镂空绣、挑花、补花、嵌花等手法。在衣领、袖口、衣服的前襟、下摆和帽子、套鞋、靴子及挂毯、窗帘、毡毯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多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图案组成。</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刺绣</p><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刺绣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花帽花”“枕头花”“衣边花”和“褂单花”四种类型较能体现维吾尔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工艺上,维吾尔族刺绣吸收苏绣和京绣的一些技巧,形成了平绣、结绣、盘金银绣、十字绣、扎绒绣、格架绣、综合绣等多种绣法。刺绣图</p><p class="ql-block">案主要有牡丹、莲花、梅花等花卉图案,还有绣龙、凤、仙鹤、喜鹊、蝴蝶、葫芦、寿桃等图案为主。</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刺绣</p><p class="ql-block">蒙古族刺绣不仅在软面料上绣花,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从刺绣的针法上看,蒙古族妇女刺绣时所用的顶针与农耕民族劳动妇女所用的顶针不同。蒙古族的刺绣艺术以凝重质朴取胜。在构图上常用夸张的方法、对比的方法、概括的方法和添加的方法。其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柯尔克孜族刺绣</p><p class="ql-block">柯尔克孜族擅长以家畜皮革和毛绒为原料制作生活用品,其刺绣艺术也因此而带上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柯尔克孜族刺绣多以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为题材,也有丰富多样的几何图案。主要用于装饰服装、鞋帽、腰带、枕头、布单、毡毯、帐帏、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绣品工艺精巧、色彩绚丽、图纹美观,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尤其喜欢使用柯尔克孜族人所钟爱的红色。</p><p class="ql-block">柯尔克孜族刺绣于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p> <p class="ql-block">🔺乌孜别克族刺绣</p><p class="ql-block">乌孜别克族刺绣的图案多样,从几何图形到</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观,从动物形象到文化符号,图案精美、针法细腻、色彩丰富,富含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民族特色,体现了刺绣艺人的匠心独运和对美的追求。今天乌孜别克族刺绣艺人在保持传统刺绣技艺的同时,也在尝试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作品中,使刺绣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也能成为现代时尚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塔塔尔族刺绣</p><p class="ql-block">刺绣是塔塔尔族妇女最擅长的技艺之一。她们灵巧的双手,不仅在各种服饰上绣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花纹,同时还在枕头、被单、床围、墙围、桌布、窗帘等室内物品上绣出多姿多彩的图案。姑娘出嫁的婚礼服,更是她们显露自己才能与智慧的载体,一方方图案,一朵朵花卉,无不表达着姑娘温顺、善良的性格和对新生活的美好希望与追求。塔塔尔族小伙子们通常也都以姑娘刺绣技艺的水平来作为择偶标准,但无一例外的都会被姑娘们的高超本领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锡伯族刺绣</p><p class="ql-block">锡伯族刺绣品从服饰到鞋袜,从门窗罩帘、墙围布、锦帐到枕头蒙子、衣边以及荷包、嫁妆、葬服。刺绣图案分为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两大类。平面图案包括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具有满族和汉族的刺绣风格。图纹较多采用牡丹、仙鹤、龙蛇等动植物的形态。刺绣针法主要采用串珠、刺花、镶嵌、彩漆、描金、雕花、编织、贴花、金银线、拼花、挑花、扎花等绣法。其艺术风格较统一,真实感强,色彩新颖,对比强烈,图案真实。具有民族性、地区性、文化传承性的特征。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非遗服饰🔻</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锡伯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回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各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汉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族民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非遗乐器</p><p class="ql-block">乐器是各族人民在生活中</p><p class="ql-block">演化出来的娱乐工具之一</p><p class="ql-block">不同民族的乐器也代表着</p><p class="ql-block">各民族的精神内涵及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同时在制作乐器时</p><p class="ql-block">人们也能从工匠的每一个动作</p><p class="ql-block">看出人们对于它所赋予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弹拨乐器制作技艺</p><p class="ql-block">弹拨乐器主要是利用木料、畜骨、牛羊角、马的鬃尾、羊肠、羊拐(髀石)等传统材料,通过选材、锯、磨、刻花镶嵌、制弦、粘合、成形等多种工艺制作而成,做工十分讲究。制作出的乐器式样多,音域跨度大,造型独特,能演奏各种乐曲。</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p><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是以哈萨克族最古老的民间乐器冬布拉为中心而发展形成的古老乐种。它是在古代许多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融合发展形成哈萨克族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多元艺术。</p><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由乐曲(冬布拉奎依)、弹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既用于自弹自唱,又可用于舞蹈伴奏。有独奏、齐奏、合奏等形式。</p><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弹拨尔艺术</p><p class="ql-block">现代维吾尔族弹拨尔乐器是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码和琴弦等部分组成。传统维吾尔族弹拨尔乐器是古代龟兹乐队的五弦巴尔芭普(琵琶)演变而来的长杆乐器。多用桑、杏木制作,音箱为半梨瓢形,有整木刻制和薄木条粘制两种制作方法。以桑木和桐木做面板,琴杆上系近30个品位,上张五根钢弦,</p><p class="ql-block">1、2和4、5弦分别作为一组各定一个音,3弦(中弦)单独定一个音,用“拿混”(捆在右手食指尖上的钢丝器械)来弹奏。它那独特的音质在演奏伊犁木卡姆时作为主奏乐器。</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托布秀尔艺术</p><p class="ql-block">“托布秀尔”是蒙古族特有的弦鸣类拨弹乐器,也是新疆蒙古族特有乐器之一。用胡杨树、樟木、榆树、桑木、松树挖槽而成。上蒙山羊皮,底面有四个圆形共鸣孔,琴杆是红柳树制作,琴杆上细下粗,杆首有两个或三个琴轮分置两侧。琴弦是秋季宰杀的山羊细肠制成。全琴长度为80厘米至115厘米不等。杆身和琴身可以雕刻或涂绘各种精美的图案,造型美观、音色优美浑厚,古朴。可用于独奏、重奏,还可用于为舞蹈、民歌和《江格尔》等说唱艺术伴奏。由于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因此深受牧民喜爱。在新疆蒙古族中流传的十分广泛。</p><p class="ql-block">🔸锡伯族东布尔艺术</p><p class="ql-block">东布尔是锡伯族弹拨弦鸣乐器,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构成。共鸣箱扁平、呈长方形。琴框用四块梨木、杏木或核桃木等板料拼接胶合而成,上下开有装入琴杆的方孔。两面蒙以松木、云杉或红柳木薄板,面板中上部开有一个圆形音孔。琴头和琴杆采用杏木或桑木制作,长度与琴身全长相同。张两条琴弦,使用羊肠弦或丝弦。规格大</p><p class="ql-block">小不一。演奏时将琴杆斜横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五指弹弦发音。东布尔的两弦按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定弦,音域有两个八度,发音介于三弦和冬布拉之间,音色圆润,音响明</p><p class="ql-block">亮。</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族巴扬艺术</p><p class="ql-block">巴扬属于手风琴这个大家族的范畴,它是俄罗斯民族乐器。传统手风琴为键盘式手风琴,而巴扬则是键钮式手风琴。巴扬指法比较简单,演奏巴扬无须考虑黑白键的问题,只要把握手指上下左右的移位,就能顺利演奏。其感觉犹如一直在键盘式手风琴的白键上演奏一样。音阶和弦及琶音的演奏非常方便。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及任何一个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或七和弦也可用一个指法完成。</p><p class="ql-block">在俄罗斯族巴扬作品中除了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和声外,也经常加入一些现代和声。具有民族特征的平行和弦的运用是俄罗斯族巴扬作品中经常能见到的一种和声形态。具有指法简便、音城宽广、体积小、易掌握等特点,在国外,尤其是欧洲盛行。</p> <p class="ql-block">🔺马头琴</p> <p class="ql-block">🔺托布秀尔</p> <p class="ql-block">🔺琵琶</p> <p class="ql-block">🔺弹拨尔</p> <p class="ql-block">🔺冬布拉</p> <p class="ql-block">🔺冬布拉</p> <p class="ql-block">🔺托布秀尔</p> <p class="ql-block">🔺萨塔尔</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伊犁源自一条流淌千万年的美丽的河。它滋养了这片谷地,无论山顶、山腰还是低谷,都泛着油花、带着奶香、沃野起伏。伊犁之名源自千百年神秘而冷峻的天山,它一直敞开怀抱接纳东西南北、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人。给他们温暖与慰籍告诉他们此间为故乡。那拉提站在伊犁河谷东边的山岗,最早迎来曙光,并俯瞰着山路蜿蜒,人来人往。</p> <p class="ql-block">🔺游牧民族的风俗、农耕民族的技艺、商业文</p><p class="ql-block">明的智慧、相互交织辉映。皆为中华民族文化星河的璀璨一隅,生动地展现了伊犁各族人民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历史与现在。体验非遗,便是感受(拥抱)民族融合的温暖。于丝线穿梭、鼓乐奏鸣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愿您带着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团结的珍视离开。让非遗之光与团结之火,随您走向四方,为中华民族的奋进之路添彩。</p> <p class="ql-block">🔺来杯咖啡</p><p class="ql-block">现磨咖啡,不一样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奇遇那拉提</p><p class="ql-block">国家 A A A A A 级景区</p><p class="ql-block">创造爱·感受爱·传播爱</p> <p class="ql-block">🔺石榴侠</p> <p class="ql-block">🔺石榴妹</p> <p class="ql-block">🔺雪豹</p> <p class="ql-block">🔺炒合菜(待客第一道)</p> <p class="ql-block">🔺沙葱炒鸡蛋</p> <p class="ql-block">🔺汤饭揪片子</p> <p class="ql-block">🔺烤全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