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人文

龙脉影像 惠俊海

<p class="ql-block">“簪花围”是蟳埔女习俗的核心,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女们将长发盘成发髻,以红绳或竹篾环戴数层鲜花串(素馨、茉莉、山茶、雏菊等),搭配“大裾衫、阔脚裤”的服饰,形成“满头繁花”的独特造型。这一习俗源于渔女对美的热爱:她们常年在滩涂劳作,以花饰点缀灰蓝的海洋背景,用芬芳掩盖咸腥,更以花寄寓“平安归家”的祈愿。如今,“簪花围”从渔村走向世界,“今生戴花,世世漂亮”的祈愿成为网红打卡标语,吸引无数游客体验,让蟳埔村成了流动的“花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的“蚵壳厝”是闽南沿海独有的建筑奇观。这些房屋以牡蛎壳(闽南称“蚵壳”)为主要建材,墙体由“两层蚵壳夹一层夯土”构成,厚度达45—60厘米。宋元时期,远洋商船用蚵壳压舱返航,蟳埔人便将其加工为建材。蚵壳表面的凹凸结构形成天然“微气流通道”,夏季室内比室外低3—5℃,湿度稳定在60%左右,冬暖夏凉且防风防潮,印证了“千年砖,万年蚵”的俗语。如今,蚵壳厝不仅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传统建筑,其生态智慧还被现代建筑借鉴——泉州某地产项目仿蚵壳外墙设计使空调能耗降低37%,成为绿色建筑范本。</p> <p class="ql-block">妈祖是蟳埔人“讨海”的精神支柱。万历年间,蟳埔先民从湄洲妈祖祠“割香”请回妈祖神像,供奉于顺济宫。每年正月廿九的“妈祖巡香”是最盛大的信俗:数以千计的蟳埔人抬着妈祖神轿沿街巡视,队伍以“犁辇”仪式(抬轿绕火急跑、吆喝“ho来咯”)驱邪祈福;海上渔船齐鸣鞭炮朝拜,陆上家家户户摆“香妈桌”供奉五果六斋。巡香队伍中,蟳埔女盛装出席,簪花围汇成“流动的花海”,展现出海洋文化与民俗信仰的交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