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国培智慧,砥砺教育初心——“国培计划(2025)”陕西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大寨中心小学 张春苗

张春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意渐浓,书香氤氲。2025年9月8日至17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我有幸走进百年名校西北大学,参加了为期十天的陕西省“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这段时光,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一次思维的碰撞,更是一段深刻的师德淬炼与专业赋能之旅。回顾充实而精彩的每一天,专家字字珠玑、课堂精彩纷呈、同仁思维激荡,令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铸师魂·明方向:在感悟“教育家精神”中坚定信仰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破冰启程,正式进入研修。长安一小陈阿莉校长在《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四有”好教师》的专题讲座中,以真实的故事、深刻的见地,为我们点亮了教育的初心。她深入阐释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深层意义,让我真切体会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源于内心对教育的挚爱与忠诚,是一种深沉的教育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牛文明教授在《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书香校园》讲座中,进一步解读了“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教育公平理念和“终身学习”的专业精神。这些思想让我更加明确,作为乡村教师,我们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以爱心润泽童心、以师德奠基成长。整场讲座让我看见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绚烂花开,也启发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乡村学校播撒阅读的种子,用书香培根铸魂、润泽童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后续的个人改进计划交流和分组研讨中,我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深入对话。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地区,却怀有同样的教育理想与困惑。这种共鸣让我更加坚信,作为乡村教师,我们承载着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使命,必须始终牢记“师德是第一标准”,不断修身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为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强专业·夯基础:在深度学习中提升素养,探索教学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培训立足专业、聚焦前沿,直指教学中的真问题、实痛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贾玲副院长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准解读,如拨云见日,让我从宏观上把握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理解了“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婷校长在《统编版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讲座中,莲湖区教研员仲维健老师在《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分享中,依托丰富案例,一步步教会我们如何打破单篇教学定式,开展整体构思与任务群设计。这让我真切触摸到了“大单元教学”的脉络,明晰了从“教知识”转向“育素养”、从“教教材”走向“设计学习”的实践路径。倾听三位老师的讲解,我深刻体会到转变认知、提升专业素养对育人的价值所在,内心深受触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学课标·践理念:在理解课标中推动教学转型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位专家不约而同聚焦于新课标的实践落地。无锡市教科院陆早才老师犀利剖析了“问答式教学的局限”,为我们指明“实践性学习”的转型方向,并提出清晰策略,强调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优化、学生主体、活动整合、可操作、评价融合。次日,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陈丽辉主任在《从教知识到育素养》讲座中,借助大量案例,生动呈现如何通过实践性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深刻变革。这些专业指导,为我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观示范·重实战:在“同课异构”与课堂观摩中启迪智慧 </p> <p class="ql-block">理论唯有扎根实践,才能焕发生命力。本次培训的实践环节设计尤为亮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一,名师示范引领。西安小学、长安一小、西北大学附小等校骨干教师带来的示范课,让我们看到了“理想课堂”的模样。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对教材的深度把握、与学生自然高效的互动,令人赞叹,也让我看清自身的差距。其二,“同课异构”淬炼真金。与太华路小学青年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实战演练,将培训推向高潮。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学设计,碰撞出精彩火花。专家杜娟利校长的精准点评,直指要害,让我更清晰理解教学设计的得失关键,深刻体会到基于学情、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这种沉浸式教研,远比纸上谈兵更触及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读润心·书育人:推动阅读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源泉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众多专家一致强调阅读的育人价值。牛文明教授系统阐释“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西北大学附小王向群副校长提出“让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并分享课内外阅读活动的组织经验,西安小学李娜副校长强调了“教师专业阅读”对成长的关键作用,这些内容让我深刻意识到,要培养终身阅读者,教师首先要成为阅读的践行者和引路人。所以我计划回到学校后,积极组织读书活动,以身作则,让学生在书中汲取精神力量,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这也将是我持续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扎乡村·重关怀:在自我关怀与奉献中行稳致远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农村教师,我深感本次培训对我们实际需求的高度关注。刘婷校长的《智能工具在农村课堂的简易应用》提供了接地气的技术路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娜老师的《匆匆——心理缓压疏情分享课》则是一场温暖的心灵及时雨。她引导我们关注自身情绪健康,学会释放压力。我深刻认识到,唯有教师内心有光,才能把爱传递给学生,真正实现“乐教爱生”。这些贴心安排,既体现了对乡村教师的关怀,也坚定了我扎根乡村、奉献教育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思未来·践行动:赋能乡村教育新征程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虽止,学习不息。此次国培,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力量与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做终身学习者:不断深化对新课标、新理念的理解与内化;我将仔细梳理学习笔记,将专家讲座内容内化于心,尤其是对新课标和大单元教学的理解,要真正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做积极实践者: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成为阅读的推广者,营造班级和学校的书香氛围;我将大胆尝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任务群教学,在班级开展“建设书香班级”的实践,将“实践性学习”的理念应用于课堂,提高专业素养,巩固基本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做成果分享者:主动承担教研分享任务,将培训的精华与同事交流,发挥自我价值,促进教师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做幸福教育者:铭记宋娜老师的教诲,学会关爱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智慧地从教,在乡村教育的天地里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衷心感谢“国培计划”提供的成长平台,感谢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感谢每一位专家的倾囊相授。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重返校园,以更新的理念、更饱满的热情、更科学的方法,为寨小的孩子铺就更宽广的语文学习之路,为寨小教育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