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之恋》~酒厂片区棚改的七个工作日

镜头下的沂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冬雷棚改日记第39回*</i></b></p> <p class="ql-block"><b>序言:</b></p><p class="ql-block">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2019年7月4日至10日,酒厂片区棚改中最普通的几天。</p><p class="ql-block">这是战斗在棚改一线的棚改人,真实的七个工作日。</p> <h3>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多云 36/22度<br></h3><h3>上午,第四次集中入户工作会议召开。</h3><h3>全体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测绘公司、登记公司参加。</h3> <h3>“入户”是棚改工作启动的标志,是贯穿整个棚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挥部了解民意、贯彻政策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是维系棚改人与居民之间感情的重要纽带之一。</h3><h3>“入户”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棚改的质量、效率、甚至成败。</h3><h3></h3><h3>此次入户工作的内容是:对征收范围内的408户(含沿街门头房、企业及公产等)房屋进行入户测绘及调查登记。<br></h3> <h3>酒厂片区棚户区改造涉及408户,征收范围为酒厂厂区东墙以西、汉街以东、玉泉路以北片区和玉泉路拓宽涉及道路两侧的相关地块。</h3><h3>范围内包括沿街门头房128个,酒厂西家属院、打井队家属院、界湖农机站家属院等住宅区,涉及酒厂、华兴公司、华懋食品公司、农丰食品公司、联合石化加油站等企业及公产16处。</h3><h3>会议决定:用7天的时间,完成对酒厂片区所征收房屋的测量登记。</h3> <h3>测绘登记要求:</h3><h3>🌺一把尺子量到底</h3><h3>💐团结协作</h3><h3>🌻尊重居民</h3><h3>🌹答疑解惑</h3><h3>🌸责任追究</h3> <h3>会后,随即展开对玉泉路沿街房的测绘和登记。</h3><h3>天气持续高温,一点风也没有。烈日炙烤着大地,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强烈阳光的天下,人走到哪里烈日就跟到哪里,一点躲避的余地都没有。我们就像烤炉里的烤鹅,被实实在在地“烤”了一把。</h3> <h3>但棚改人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短短半天多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对玉泉路沿街房的测绘及调查登记。</h3> <h3>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晴 36/24度</h3><h3>入户测绘及调查登记进入第二天。</h3><h3>依旧是晴空万里烈日当空,气温高居36摄氏度。</h3><h3>吸取昨天的教训,今天我们准备了太阳帽、墨镜等避暑的装备。办公室也及时提供了“绿豆汤”、矿泉水。今天的日子好过多了。</h3><h3>测量分三个组进行。我们第十大组的分工是酒厂家属院的几排平房。</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王秀秀是丁春莲小组负责的一户居民。十几年前她因诸多原因导致离婚。离婚后王秀秀便与不到10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只有两间小屋的院落里。平日除了出门打工,每月挣不到两千元的生活费,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于性格内向,加上生活及精神上的负担,使她变得异常害羞,几乎不敢与陌生人说话。每次与她接触,我们工作人员都要刻意的少去些人,小心翼翼的低声与她慢慢交流,唯恐声音大、人多会惊扰到她。因为她的“特殊”,从第一次入户接触到现在,我们一直都非常关注她,因为她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因为她的凄凉境遇和现在正上高中的女儿。</h3><h3>因为测量登记时工作人员比较多,场面相对“混乱”,来她家测量登记前丁春莲先在电话里与她进行了沟通,以便让她有点心理准备。</h3><h3>推开她家的门,一股说不清的怪味扑鼻而来,第一次来的测绘人员不约而同的吁了一声:“阿!这里还有人居住吗?”</h3><h3>黝黑的院子破落不堪,角落里堆满了生活垃圾,像是很久没人来过的垃圾场。</h3><h3>王秀秀依旧是那样胆怯的站在角落里。这次与往常不同,好像专门打扮过,脸上是干净的,往常花白凌乱的头发今天梳理的很整齐,上身穿一件虽然有些陈旧但洗的很干净的白色半袖衬衣,从还没伸开的褶皱看,衣服应该是刚刚洗过穿上的。下身着一件黑色的裤子,脚上还穿着那双淡绿色的塑料拖鞋。尽管提前通知过我们今天来的目的,但她依旧有些不安,眼神慌乱而不知所措,任工作人员在屋子里查看、测量。</h3><h3>尹传真尽可能多的照顾着她的利益,尽可能多的给她争取着她应该享受到的权利。</h3><h3>这次我注意到,院子的南墙上歪歪扭扭的写了很多字:“自古以来情让众人头疼”,“忍”,“不轻易爱”。。。。。。<br></h3><h3>测绘结束后,我和丁春莲、尹传真特意多留了一会,安慰了她几句才离开。</h3><h3>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很希望能尽我们的力量帮帮她。</h3><h3>远在国外的老同学宋艺伟看到我发的日记后,第一时间从微信转来500块钱,委托我给她上高中的孩子买些营养品。这给我们的援助计划以很大的鼓舞。</h3> <h3>闷热!从王秀秀家出来,工作人员早已汗流浃背。经过两天的曝晒,皮肤都已变的黝黑透亮。</h3><h3>一鼓作气,我们连续测量了近20户。棚户区里,几乎每一户居民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故事。在这个历史久远而相对贫困的小区里,我们遗憾着、感动着、也忧虑着。。。。。。</h3><h3>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感觉还有好多工作还需要去做,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h3><h3>回首战绩,也很欣慰。经过一天的奋斗,基本完成了对酒厂家属院、打井队沿街等公产的测绘和登记。</h3><h3><br></h3> <h3>与居民大姐亲切的合个影,纪念一下这重要的时间节点。</h3> <h3>2019年7月6日 30/20度 大雨</h3><h3>“入户”进入第三天。</h3><h3>暴雨倾盆,从早晨八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多。</h3><h3>风雨无阻、言而有信是我们一贯的作风。按照昨天的计划和与居民的约定,我们准时来到酒厂家属院的棚户区。</h3> <h3><font color="#010101">第八排有一户租住房屋居民搬家回东北。由于预定了今天的车票,同时预约了许多亲朋一道出行,因此时间无法更改,只能按时冒雨搬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代永亮、郭全安、公振宇见状,二话不说一头扎进搬家的队伍。。。。。。</font></h3> <h3>上午我们冒着风雨顺利测绘并登记了8户居民。由于风雨太大,测量工作被迫停了下来。</h3><h3>借着与居民们一起在屋檐下躲雨的机会,以心换心,用情与他(她)们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给他们讲解政策、答疑解惑。或许是有一丝“躲雨共患难”的情节,也或许是大家都沉浸在“久旱逢甘霖”的快乐中,交流格外愉快和尽兴。欢声笑语和着风声、雨声飘荡在棚户区的上空。此时此刻,棚改人与居民之间早已亲如一家。</h3><h3>下午尽管暴雨如注,但有5户居民是为了这件事专程从外地赶回来,明天一早还要赶回去上班,时间紧迫。尽管测量设备怕雨水,但居民的利益优先!必须克服困难完成这5户的测绘和登记!联系好测绘和登记人员后, 我和魏代国、丁春莲、尹传真、陈雪迎一道,按时赶到了棚户区。。。。。。</h3><h3>居民高小攀用手机对着我们,边录像边感慨道:没想到,现如今还有你们这样敬业的公务员!我要记录下来,弘扬一下正能量!</h3><h3>很开心能够得到居民的认可,但是自感受之有愧,我们只不过是干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哪有这么伟大阿!</h3><h3>更让我感慨的是:老百姓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我们用心!</h3> <h3><font color="#010101">很伤心,我的宝贝相机进了雨水,短路。太悲惨的经历了!!!这是短路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了做纪念!!</font></h3> <h3>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雨 25/20</h3><h3>终于迎来一个凉爽的夏夜,但脑子里满是棚户区的故事,深夜了仍然睡不着。</h3><h3>索性起床写写日记吧,记录一下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h3><h3>清晨七点多一点,感觉刚刚睡下,牛丽梓打来电话:“董主任,我们组有一户在外地给子女看孩子,一直联系不上,刚才终于联系上了。他说就今天上午有时间,能不能提前给她测量一下。。。。。。”</h3><h3>一个轱辘爬起来,入户的第四天就此拉开帷幕。</h3><h3>工作的进展还算顺利,但也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矛盾。比如:有些户出现产权纠纷;有些户因继承或转让等情况未能及时过户;有些户期望值过高;有些户没能充分理解房屋征收的范围和内容;甚至有个别户主在外地不回来,也不配合工作等等。</h3><h3>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雨阴 29/19度</h3><h3>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是第五天。</h3><h3>由于昨天和前天的大雨,工作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各组都憋着一股劲,希望今天能追回一些时间。</h3><h3>昨晚10点58分,王磊主任在工作群里发布通知:周一测绘登记分三组进行:1组在酒厂家属院,2组在打井队,3组华懋食品公司。请工作组提前与测绘、登记公司联系。</h3><h3>8点赶到办公室时,居民高大姐早已在办公室门口等我了。高大姐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今年52岁,12年前丈夫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年仅40岁的她依靠自己微薄的工资养大了一双儿女。如今儿女已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儿子、儿媳与高大姐住在一起都非常孝顺,高大姐很欣慰,可世事难料,棚改的消息传开后,女婿竟然动起了歪脑筋,强势要求继承岳父的遗产,并且与高大姐拍案相向。几经折腾,鸡犬不宁,高大姐无奈之下想到来指挥部寻求帮助。</h3> <font color="#010101"><h3>三个测绘和登记小组按照预定计划,紧张有序的开展着工作。</h3><h3></h3><h3>薛志典组遇到了新的问题:居民高良家门口围了很多人,中间两位女士争得面红耳赤,大组长薛志典站在中间耐心听着双方的意见并做着记录。</h3><h3>原来,20年前高良在好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房主李某,并以1700元钱的价格买下这所房子,居住至今。出于对朋友的信任,高良当时不仅没有办理过户登记手续,而且没有签订相关购房合同,甚至连起码的交款收据都没有。如今李某找了过来,一口咬定这房子是自己的,高良只是租住。</h3><h3>霎那间,这个小院子里阴云密布。</h3></font> <h3>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阵雨 27/20度</h3><h3>王磊主任发来通知:通过同志们辛苦的付出,工作进度很快。今天分四个组进行:1组,打井队家属院;2组,界湖农机站家属院;3组,华兴公司;4组,继续测绘登记企业。</h3><h3>昨天刘大成组进展的很吃力。个别居民强烈要求把门口的胡同算为自家的院落,否则不配合测量登记。这是一个无理的要求,是绝对不能答应的。</h3><h3>其实,前天我们入户测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这个情况,而且有数户居民“抱团要挟”,其中就有刘大成组这几个人。为了不影响整体工作的推进速度,也是凭借自入户以来与居民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我们巧妙的避开了这个话题,含糊其辞的完成了我们大组所有房屋的测量。尽管事后严肃的讲明了政策,严肃的表明胡同是不可能算在院落面积内的!居民们也都表示了认可和理解,但现在看来那样做是有些不负责任的。我们没能彻底打消其他居民们对这个“无理诉求”的念头,没有将这种“不良势头”遏制住,而且给后排的好事者以“口实”,将压力留给了后面的几个组。这个教训应该汲取。</h3><h3>昨晚夜里八点多,居民孙姐又打来电话:“兄弟,我怎么听说其他住户的胡同都给测量了,我们老实人了可不能吃亏啊”。我斩钉截铁的回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孙姐相信我,我们一把尺子量到底,绝对公开公平公正依法办事。也请你给其他的邻居们讲明白这件事,不要轻信谣言。”。</h3><h3>挂了电话,心里觉的有些踏实了。</h3> <h3>天公作美,天空飘着薄薄的一层云,阳光若隐若现,时而从云的缝隙里照射下来,形成五彩斑斓的彩色光环,很漂亮,气温也降下来了。同志们欣欣然摘下了太阳帽,张开臂膀迎接这难得的清凉的夏日。</h3><h3>四个测绘登记小组按照预定计划推进的很顺利。</h3> <h3>上午,指挥部会同县水利局工作组约谈打井队原部分领导干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存在问题进行情况说明,形成书面材料并予以签字认可。</h3> <h3>下午,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解洪信带队到酒厂片区指导、调度测绘登记工作,并入户实地查看了房屋的实际状况。</h3> <h3>截止下班时止,酒厂片区的住宅性房屋已经基本测绘和登记完成。</h3> <h3>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阵雨 27/20度</h3><h3>第七天。</h3><h3>测绘登记继续分四个组进行:1组测绘登记打井队公产及沿街;2组测绘登记华兴公司及界湖农机站公产;3组测绘登记郑小文和郑新军的房屋;4组继续测绘登记华懋公司房产。</h3> <h3>冰火两重天。在零下30多度的冷库测绘和登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么童话!那么浪漫!在这个冰雪的世界里,持续测量登记一个多小时,整个人被寒气透彻骨髓冻透,那种感觉是极其痛苦难熬的。。。。。</h3> <h3>9点多,大雨滂沱。测绘和登记的工作人员们仍然按照原定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着。</h3><h3>接近下午下班时,除农广校,农机站的保卫科、配电室和车库,农丰公司,酒厂几处公产外,其他测绘和登记任务全部完成。</h3> <h3>下午5时,指挥部下达通知:为做好产权认定准备工作,请各组梳理房屋产权情况(清晰的、不清晰的),汇总各户的产权证明材料(包括房产证、缴费单据、协议合同、判决书、证明等),并形成户电子档案,于周五前由档案管理员汇总报孙阳。</h3><h3>这是入户测绘及登记接近尾声的标志,同时也是启动下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产权认定的信号。</h3> <h3><font color="#010101">后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经过7天的奋战,酒厂片区的房屋测绘及登记已基本结束。</h3><h3>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更是下一个节点的开始,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着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等着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居民等着我们!</h3><h3>加油!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h3><h3>加油!战斗在棚改一线的战友们!</h3> <h3>《夏日之恋》工作采风</h3><h3>无论烈日炎炎、曝晒还是暴雨倾盆,</h3><h3>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h3> <h3>棚户区鸟瞰图</h3> <h3>酒厂片区棚户区街景</h3> <h3>破落不堪的居民住宅</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厂老食堂</font></h3> <h3>征收范围图</h3> <p class="ql-block"><b>作者:冬雷</b></p><p class="ql-block">酒厂片区棚改一大组大组长、文艺宣传组组长</p><p class="ql-block">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临沂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沂摄影家协会主席 沂南史志专家人才库成员</p><p class="ql-block">作品有《西山小区我的家》、《旧城改造追梦人》、《棚改日记》、《旧城往事》、《年味儿》、《光阴的故事》、《童年》、《老家行》、《根》、《越野与摄影》、《行走汶河》等500余篇。</p> <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涉及当事人部分,姓名及故事内容做了相应的处理,请勿对号入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