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八站 隰(xi)县小西天</p><p class="ql-block">原名千佛庵,是东明禅师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的佛教禅宗寺院 。它位于隰县县城西1公里的凤凰山巅,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全寺建筑面积仅有1100多平方米,由石磴路、幽洞、上院、中院、下院等组成,建筑风格以“小、巧、精、奇”著称 ,最著名的是庵内的悬塑彩绘千佛像。</p> <p class="ql-block">千佛庵全貌。</p> <p class="ql-block">隰县小西天有多重山门,建筑形式与文化内涵各具特色。第一道山门:位于山腰,是凿土而成的洞门。门洞上方有一副藏头楹联:“慕西天念西天西天常蕴心底,仰彼岸思彼岸彼岸就在眼前”,蕴含着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第二道山门:又称“重门”,是砖砌仿木构建筑,额题当代书法家李殿青所书的“道入西天”四字,暗示着游人即将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境。</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下院的功德无量殿,殿内供奉无量寿佛,左右两侧分别供奉着玉皇大帝、关公等,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间信仰的融合。殿中还有木雕楼阁和数十尊铜铸佛像。</p> <p class="ql-block">功德无量殿对面的韦陀殿 ,殿内供奉的韦陀像由整块楠木雕刻而成,工艺精湛,威武传神。</p> <p class="ql-block">下院的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奎观阁,一阁两殿背靠背,分别供奉观音和文曲星。</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小西天的主殿,以其精湛的悬塑艺术闻名于世 。是东明禅师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的佛教禅宗寺院,因殿内塑有佛像千尊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殿内建筑面积仅169.6平方米,却密布近2000尊彩塑,代表了中国悬塑艺术的巅峰。这些彩塑采用木骨泥胎,以柏木榫卯为骨架,泥胎掺有红黏土、麻丝等,历经400年无脱落。彩塑题材丰富,总体布局以五个世界佛为主题依次展开,有药师、弥陀、释迦等五佛及十大弟子,还有十二乐伎飞天、天王等,高者达3米多,小者仅有拇指大小,且沥金敷彩,使用朱砂、石青等矿物颜料与薄金箔勾画衣纹,流光溢彩,生动传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悬塑艺术精湛绝伦。</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全堂彩塑是中国迄今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彩塑艺术群塑,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堪称“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其梁架上用沥粉贴金制作的彩绘属于皇家彩绘,造价昂贵,实为罕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