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在这片饱受蹂躏的黑土地上,最早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烽火,诞生了一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英雄辈出也最为艰苦卓绝的人民武装——东北抗日联军。</p><p class="ql-block"> 在敌人的疯狂“讨伐”和严密封锁下,抗联将士以渺茫之希望、持简陋之武器,于林海雪原之间,与数十万日伪军展开了长达十四年之久、旷日持久的殊死搏斗。他们爬冰卧雪,餐风饮露,战至弹尽粮绝,甚至以草根棉絮果腹,将最后一滴热血洒在这片他们誓死捍卫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东北抗联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部壮丽史诗中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篇章之一。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钳制了大量日军,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无数英烈,他(她)们以身许国,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同时以笔为刀,抒发对侵略者的痛恨与民族共存亡的奋斗决心,用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和宝贵的生命,在白山黑水间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们的英雄气概与民族气节,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p> <p class="ql-block"> 杨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河南确山县人,原名马尚德,1932年受党中央委派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1940年2月,在吉林濛江(今尚志县)围困,孤身一人,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同敌人周旋五昼夜,后被叛徒出买,敌人劝降时,扬靖宇誓死不降说:“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最后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5岁。日军将遗体解剖后,发现胃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未能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沁园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靖宇</p><p class="ql-block"> 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矢志,为复国兴。南满烟云,松江烽火,铁骑狂飚正纵横。须来日,看高梁大豆,遍野黄红。白山昂首苍穹,望林莽,葱葱是古松。问英灵安在,后生可记:当年壮烈,那日从容?再度回眸,诗篇血就,当教中华瞩目中。还休忘,有余魅拜鬼,海上云浓。</p> <p class="ql-block"> 赵尚志(1908年10月—1942年2月)辽宁朝阳县,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抗战爆发后,赵尚志与李兆麟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抗据地,他指挥抗日联军与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松花江两岸,创建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父老赞誉为“北国雄狮”,日寇感叹道;“小小满州国,大大赵尚志!”1942年2月,在战斗中被俘,宁死不屈,头颅被日冠残忍割下后运往长春。牺牲时年仅34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尚志</p><p class="ql-block">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中华无辜男儿,倍受摧残。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然。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p> <p class="ql-block">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四川宜宾人。抗日民族英雄。1931年9.18事变后,主动请缨赴东北抗日。1935年担任东北抗联第三军二团政委,被誉为“红枪白马女政委”。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负伤昏迷中被俘,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坚贞不屈,没向敌人透露任何情报,怒斥日军的侵略罪行。1936年在赴刑场的火车了给儿子宁儿写下绝笔信“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家牺牲的!”字字泣血。牺牲时年仅31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滨江抒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一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p> <p class="ql-block">撰文 / 张志文</p><p class="ql-block">制作 / 张志文</p><p class="ql-block">写作素材和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