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 璐</p> <p class="ql-block"> 今年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我换岗到府东校区,也是这一次的变化让我与这本书结缘。</p> <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这里的图书馆因为使用年限长,藏书普遍比较有年代感。轻轻抽出一本,都能闻到淡淡的纸张与灰尘摩擦的味道。在这么多层层叠叠的书海中,这本封面设计平平无奇的书本凭着自己的书名,牢牢抓住我的眼球。我不知道我是第几个阅读它的人,但我真的很好奇,内向者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包括我的孩子、我的学生、还有那些浅笑不语的人,他们身上那份安安静静的神秘感,也是我所羡慕的一种气质。</p> <p class="ql-block"> 内向者的本质与其生理原因有关,这部分人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反应更为激烈。当然,没有绝对的内向者,也没有绝对的外向者,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居于这两个象限的中间部分。书里有一份小小的问卷,我这个所谓的社交小达人,其实也有很多向内的因子,这样的结果我个人并不感到惊奇,因为我的心理确实还住着一个腼腆的小女孩,她和本人活泼外向的性格并不矛盾冲突。也许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加强调外向性格的优势,但是作为一个外向的人,我反而很向往一份安安静静的存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站起来说话需要勇气,坐下来倾听同样需要。”很多时候的确如此。</p> <p class="ql-block"> 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此书,有几个点还是想记录一下。</p><p class="ql-block">一、关于理解和包容:个性没有对错。内外向特质各有优势,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阴和阳:因相异而相吸。</p><p class="ql-block">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提到的内向者的优势,包括——1.创造力:内向者比外向者有更多机会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种刻意练习需要一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最好是独自进行。内向者都喜欢独自工作,这让他们更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刻意练习。2.判断力:外向者在需要做判断的时候,会容易因为回报的诱惑,忽略可能的风险,只想着采用一些尽快达成目标。内向者正好相反,面对回报的诱惑,他们依然能够保持理性,去思考自己行动带来的后果。他们会花更多时间思考,把获得的信息完全理解,然后再做出决定。3.领导力:内向者更适合领导积极主动的员工,因为内向者没有强烈的主导意识,更愿意倾听和采用员工的意见。积极性高的员工在内向领导者手下工作会很有成就感,能感觉到自己被重视。4.情绪控制:内向者其实更擅长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建立深层次的关系,也更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谨慎的决策。</p><p class="ql-block"> 当然,内向者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新渠道——网络博客、艺术表达,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二、关于热爱和使命感:内向者往往是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荣格)</p><p class="ql-block">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很多案例,与之相对的一个高频词是“热爱”与“使命”。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科创梦想,蒂姆·库克,这个内敛的男孩与乔布斯合作,创立了“苹果公司”,他一个人完成了其中最核心的技术设计部分。安静年轻的女孩热爱写作,她在火车上找到灵感,为此花了几年时间,历经无数次修改和挣扎,终于完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的,J.K.罗琳,也是一个内向的人。这些人是因为自己内心的热爱而义无反顾地投入,他们的成就是一个自然结果。</p> <p class="ql-block"> 其中一个故事尤为震撼,1955.12.1傍晚,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辆公共汽车上,一名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因为不让坐,而推动了20世纪最重要的人权保护运动,你很难想象这个勇敢的女性竟是一个腼腆内向的人,“激进的谦虚”“安静的坚韧”同样可以改变世界。甘地说过:用一种温柔的方式,你也可以撼动世界。</p> <p class="ql-block"> 其实竞争力无关性格,内向还是外向,都有自己的优势。读完整本书,我个人感觉,真正核心的力量是,你有怎样的内心世界,你的热爱是什么,你愿意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你想为这个世界做出自己怎样的贡献。目标越远,站得更高,也许更能给予每一个前行者源源不断的能量吧……这份力量虽然安静,却也能震耳欲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