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写在前:在写甲状腺结节时已经说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结节”这个词突然间流传于祖国的大江南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身边和茶余饭后。过去谈结生畏生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中医药科普普及和临床应用验证,人体各种结节可防、可控、可治。2021年11月份的一天上午,开车去市里参加学术会的路上,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位女士的声音,非常着急的说:“您是吴大夫吗?我乳房疼痛,到北京某三甲医院检查发现双侧乳房结节,说有癌变的可能,医生让我住院手术治疗,在办理住医的时候碰到邻居家的女孩,是一个护士,她建议我先不要急于手术治疗,说手术后还有复发的可能,不能年年都为此手术吧!让我先找个中医大夫,先用中医中药治疗调理一下看看,经过打听说您看中医看的挺好……。”我说:“能不能出诊的时候在看?”她说:“最好今天能够和我见一面,要不然一家人都为我这个病过的不安静、尤其是她的妈妈,听说我要住院做手术,更是焦躁不安”。我说:“那就今天晚上6点半,你们在通州玉桥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我好了”。我如约而至,检查患者双侧乳房外感无异常,触痛明显,尤其是右侧乳房副乳触痛尤为明显,结节可及,但是患者容颜等吉祥。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实话实说告诉患者和家人,不必过于焦虑和担心,目前她所患乳房结节与癌症八竿子打不着,用中医中药治疗调理一段时间看看吧。 下面从该病的概述、名词解释,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举例、预防六个方面分别叙述。(资料来源:有关书籍📚、不同的知识库、亲身经历、临床经验。版权所有、翻版必究。整理不易、请珍惜!欢迎评论区义教)</p> <p class="ql-block"> 一、概述:乳癖是乳房和副乳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慢性非化脓性硬结肿块。乳癖病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华佗的《中藏经》中,但书中并未对乳癖的症状、病因病机等进行详细记载,仅在“卷七”中有使用白芥子研成粉,贴疼硬处治“奶癖”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隋代医学家巢元方(或作巢元方等)编撰《诸病源候论》对乳癖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其在《乳结核候》中提到“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经虚,风冷乘之,冷折于血,则结肿……冷则核不消,又重疲劳而生热”。此外,《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癖病诸候》还提到“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乳癖,但对“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即癖病是指在两胁之间出现的一种病症,有时会疼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乳癖可能出现的疼痛部位和症状特点。</p><p class="ql-block"> 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编撰的《妇人大全良方》书中对乳癖有一定的记载,在“乳痈乳癖方论”中,有“以八珍汤加贝母、远志、香附、柴胡、青皮、桔梗五十余剂而消”的记载,这表明该书认为可以通过八珍汤加味的方法来治疗乳癖,体现了其从气血、情志等方面调理来治疗乳癖的思路。此外《妇人大全良方》书中虽然没有直接对乳癖的症状、病因病机进行详细的理论阐述,但书中记载的神效瓜蒌散,由瓜蒌、生粉草、当归、乳香、通明没药组成,主治妇人乳痈、奶劳,其理气活血、化瘀消痈的功效,对于理解乳癖的治疗思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书中“乳岩属肝脾郁怒”的观点,也从侧面反映了乳癖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导致的肝脾失调有关。</p><p class="ql-block"> 明代窦梦麟编撰的家传善本《疮疡经验全书》书中认为乳癖“乃五六十岁老人多生,此疾不成脓,不可用凉药敷服,逼入脏腑则危”。该书对乳癖的论述,从发病年龄上与其他著作有所不同,强调了乳癖好发于老年人,且指出该病不会成脓,治疗时不能使用凉药敷服,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危及脏腑。</p><p class="ql-block">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中梓编撰《医宗必读》对乳癖的说明,核心在于明确该病与“痰”“气”的关联,书中提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精准描述了乳癖的典型特征:乳房内出现结节,形状如丸如卵,部分会有下坠疼痛感,部分无痛,皮肤颜色无异常,且结节大小会随情绪波动(喜怒)而变化。</p><p class="ql-block"> 清代顾世澄所著的中医外科著作《疡医大全》书中记载:“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这句话指出了乳癖的病因主要是思虑过度损伤脾脏,恼怒生气损伤肝脏,导致气机郁结,从而形成乳癖。</p><p class="ql-block"> 清代外科学家高秉钧所撰《疡科心得集》书中说 :“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癖”。</p><p class="ql-block"> 清代医家邹岳(字五峰)所撰《外科真诠》认为乳癖有岩变可能,提出“乳癖……年少气盛、患一二载者……可消散;若老年气衰,患经数载者不治,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癌之变。”<span style="font-size:18px;">认为通过节制饮食、平息恼怒等方式,可避免乳癖发生癌变,体现饮食和情志方面的调理对乳癖病情发展及预防的重要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总之,</span>从古至今乳癖是女士乳房疾病中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和中年人居多,发病随喜消怒长,与饮食不节制密切相关,癌变几率极低。</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名词解释:</p><p class="ql-block"> 1、乳癖:病名。见《中藏经》。又名奶脾、奶积。多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气滞痰凝而成。症见乳房中生肿块,形如梅李、鸡卵或呈结节状,质硬,无痛,推之可移,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可随喜怒消长。类似乳腺增生及乳腺良性肿瘤。</p><p class="ql-block"> 2、乳岩:多生于妇女。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二经失调,气滞血凝而生。初起乳中结成小核如豆大,渐渐大如棋子,不疼不痒,不红不热,长年累月,渐渐长大,始感疼痛,痛即不休,未溃时,肿如堆栗,或如覆碗,色紫坚硬。渐渐溃烂,污水渗出,时出臭血,溃烂深如岩穴,疮口边缘不齐,或高凸如莲蓬,疼痛连心。有的初起时乳房发生肿块,肿块中央按之富有弹性,多在未溃前发现乳窍流血,后期溃烂无脓而出血,疮口中央凹陷,边缘坚硬。也有初起时乳晕部位发红,出现丘疹,表面腐烂而渗出血水,此后乳头逐渐凹陷,四周坚硬,皮色紫褐,后期乳头溃烂,乳房内则有坚硬的肿块。在发病的过程中常可在患侧颈部和腋下部位发现肿大的硬块,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类于乳腺癌等病症。</p><p class="ql-block"> 3、乳腺小叶增生:现代医学的病名。属中医乳癖之一。属于乳房囊性增生病,在病理形 态上包括慢性囊性增生和小叶增生两类,也称“乳房囊性增生病”或“慢性囊性乳房病”,统称为“乳腺小叶增生”。目前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在30~40岁之间,甚至50~60岁的妇女,也可发病。由于全民健康医学科普知识不断普及,该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p><p class="ql-block"> 4、乳房纤维腺瘤:也称乳腺纤维腺瘤。现代医学病名。属中医乳癖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织构成。好发于青年女性,高发人群多见于20-25岁的年轻女性,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或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增加有关。绝大多数为良性,恶变风险极低(低于1%)偶有肉瘤恶变的可能,不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常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出现单个或多个、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用手推能感觉到它在移动)的无痛性肿块,生长速度一般较为缓慢。主要通过乳腺超声检查确诊,部分情况可能需结合乳腺钼靶检查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性质。</p> <p class="ql-block"> 三、病因病机: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书中对乳癖的病因病机有明确阐述。他认为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气血郁结而成也……随喜怒而消长”。</p><p class="ql-block"> 清代外科学家高秉钧所撰《疡科心得集》书中对乳癖的病因病机形成主要为肝气郁结导致。书中提到“乳中有核,何以不责阳明而责肝?以阳明胃土最畏肝木,肝气有所不舒,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伏而不扬,气不敢舒,肝气不疏,而肿硬之形成”。意思是乳癖的发生主要与肝气郁结有关,由于阳明胃土最怕肝木克制,当肝气不舒时,胃土害怕被肝木克制,就会伏而不扬,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形成肿硬的乳癖肿块。此外,该书还指出乳癖“多由肝气不舒郁结而成,若以痰气郁结非也”,强调了肝气郁结是乳癖形成的关键因素。</p><p class="ql-block"> 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本人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女性体质脆弱,生活压力山大,生性多疑或者争强好胜,月经来潮或者不调以及生育等至身体内环境改变,不良的习惯和不良的环境刺激等密切相关。其病机以肝郁脾虚,痰湿互结为主,兼有肝肾不足、气阴亏虚、气血不足、血瘀等。</p> <p class="ql-block"> 四、辨证施治:祖国中医药对乳癖的辨证治疗早有记载,前面已经叙述。另外清代太医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乳癖的治疗提出内治外治、双管齐下,内治方剂为十六味流气饮,药物组成包括当归、川芎、赤芍、枳壳、桔梗、甘草、防风、白芷、川朴、黄芪、官桂、槟榔、苏叶、台乌、木通、党参。外治方法为“外俱用木香饼熨法,消之甚效”,还可以配合化核膏外贴,其药物组成有煨甘遂、红芽大戟、白芥子、生南星、麻黄、半夏、藤黄、僵蚕、朴硝等。</p><p class="ql-block"> 该病早期有相当一部分女性乳房局部无症状,多是体检时发现的。多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单发居多,也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呈卵圆形或者扁平形,结节大小不一,质地韧而不硬,皮色如常,多无痛感,也不溃破,可能数年无变化,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黏连,推之活动,每至月经前期增大或者胀痛、月经后缩小及胀痛缓解。但也有在妊娠期迅速增大,有岩变可能。</p><p class="ql-block"> 临床具体表现在心烦易怒,情绪郁闷,乳房胀痛或者刺痛、且与情绪不稳定有关,乳房结节也随患者情绪波动忽大忽小,乳房胀痛严重者常常涉及胸胁部和肩背部,乳房疼痛和乳房结节大小与月经也密切相关、月经前期症情加重、肝郁伤脾者常常有嗳气、胃胀不适,肝郁火旺者常常口苦、燥热,气阴亏虚者常常有头晕、口干潮热,失眠多梦或者月经不调,饮食大多正常,大便或干或稀,小便通畅、少数遗尿,舌苔薄白微黄,舌质淡红或者暗红,脉细滑濡弱。临床辨证以肝郁脾虚,痰湿互结为主,兼有肝肾不足,气阴亏虚,气血亏虚或者血瘀等病证,结合临床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加减好了,这里不在累述。</p><p class="ql-block"> 乳癖消融散基本方:川楝子10~15克醋香附10~15克党参20~30克山慈菇5~8克盐橘核15克郁金15~30克夏枯草20~30克姜黄12~30克白芍15~30克菟丝子15~30克陈皮10~15克甘草10克炒栀子10~15克。</p><p class="ql-block"> 功效:疏肝健脾,养肝益肾,祛湿化痰,行气散结。</p><p class="ql-block"> 应用:为治疗调理乳癖等疾病的基础方。</p><p class="ql-block"> 用法:每天一剂,水煎,每天两次温服。</p><p class="ql-block"> 辨证加减:肝郁明显者柴胡12~15克,甘松6~8克,玫瑰花6~8克,升麻9~12克;脾虚甚者加薏苡仁30~45克,山药30克,麸炒白术12克(便秘脾虚者用生白术30~60克,茯苓20~30克,白扁豆30克;气虚甚者加黄芪30~100克,人参6~12克,五指毛桃50~100克;血虚甚者加当归15~30克,阿胶珠(冲服或者入煎)或者阿胶(烊化)6~12克,黑芝麻15~30克,黑豆20~30克等;肾阳亏虚甚者加巴戟天15~20克,酒苁蓉15~30克,淫羊藿15~30克,续断15克,烫狗脊15克,沙苑子10~12克,鹿角霜10~15克,肾阴亏虚甚者加玉竹12~20克,醋鳖甲(先煎)30克,酒黄精15~30克等;肺气亏虚加百合15~30克,天冬或者麦冬15~30克;气滞血瘀明显者加川芎10~15克,鸡血藤20~30克,醋乳没各5~15克,醋莪术,醋三棱,丹参;骨蒸潮热者加知母10~30克,地骨皮12~30克滋阴生津、清热凉血、退虚热。痰湿内蕴结节明显严重者加半夏8~12克,牡蛎(先煎)30~45克、玄参20~40克等软坚散结药。其它根据病证临床辨证加减用药,切不可照搬硬套应用。</p><p class="ql-block"> 方解:中医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运化水湿”,即吸收和输布身体所需的水分。当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时,水湿无法正常被吸收和输送,就会在体内停滞积聚,逐渐凝结成“痰”。这里的“痰”不仅指咳嗽咳出的有形之痰,还包括体内停滞的无形之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一说。肝主疏泄是肝脏的核心功能之一,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气机运行、促进消化吸收、调畅情志活动、维持生殖功能四大方面。古人虽然没有表述肝直接生痰的记载,但是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奠定了“肝主风、脾主湿”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延伸为肝失疏泄会影响脾的运化(即“肝木克脾土”),导致水湿停滞生痰,有大量关于肝失疏泄可间接导致痰浊生成的文字记载,核心逻辑是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会影响水湿运化,进而聚湿生痰。譬如《丹溪心法·痰》:明确提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并强调“气郁则生痰”。以及清代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在论述痰证时多次提及“肝风夹痰”“肝郁痰阻”,指出肝失疏泄可导致痰浊内生,且这类痰证常伴随情绪波动导致胸胁胀痛等症。故方中以川楝子、醋香附、党参为君,疏肝健脾,调畅气机;以郁金、白芍、山慈菇、夏枯草,盐橘核为臣,助君主疏肝养肝,祛湿化痰,消肿散结;以姜黄、炒栀子、菟丝子、陈皮为佐,化瘀散结,且陈皮和中、菟丝子平补肾气、意在服方药而不伤正;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配合,共奏疏肝健脾,祛湿化痰,养肝益肾,化瘀散结。</p><p class="ql-block"> 另外关于西医对乳癖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特效疗法特。通常早期对症处理,譬如 乳房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片剂或者胶囊等缓解疼痛;部分激素敏感性结节,根据情况短期使用调节激素的药物他莫昔芬片等,但需严格评估用药风险(如血栓、影响月经等),一般不常规推荐。 如果乳癖较大、患者心理负担过重、不愿接受中医药治疗调理者,可以根据结节大小选择“消融手术,适合结节大小在1~3cm者,因为结节过大可能导致消融不彻底、过小操作难度高且没有必要”和“切除手术,适合结节大于3cm者”。当乳癖有癌变趋势者,建议及早采用“切除手术”,视病情和身体状况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如曲妥珠单抗)以及内分泌治疗调理(针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如他莫昔芬、来曲唑)等。</p> <p class="ql-block"> 五、举例:</p><p class="ql-block"> 举例一:丁★★、女、53岁。北京市。首诊2021、11、28日。就诊医院:北京泗河中医医院。在本文写在前已经把患者来我医院前的就医经过写了,这里就不在累述。院外诊断乳腺小叶疑似癌变,建议住院手术治疗被拒。刻下乳房胀痛伴有口干面部浮肿复发发作3个月余。偶有腹胀不适,饮食正常,大便质软,小便通畅、色黄,睡眠安,有子宫肌瘤病史,否认心肺疾病,否认药物过敏病史,否认家族病史,舌苔薄白黄欠润,舌质暗红,舌下静脉瘀,脉濡弱滑。拟诊:乳癖;腹胀,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肾亏虚,脾虚血瘀,湿浊内蕴证。拟法疏肝理气,养肝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散结。有关临床资料如下:</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8日患者首诊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医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饮食清淡,禁食油炸、烧烤等油腻食品。)</p> <p class="ql-block"> 二诊、就诊时间2021、12、05日。就诊医院:北京泗河中医医院。经上述治疗后乳房胀痛,口干,面部浮肿缓解。刻下口苦,偶有腹胀不适,饮食正常,大便质软,小便通畅、色黄,睡眠安,有子宫肌瘤病史,否认心肺疾病,否认药物过敏病史,否认家族病史,舌苔薄白黄欠润,舌质暗红,舌下静脉瘀,脉濡弱滑。拟诊:乳癖;腹胀,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肾亏虚,脾虚血瘀,湿浊内蕴证。拟法不变,上方加减,继续服用。有关临床资料如下:</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05日患者二诊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医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饮食清淡,禁食油炸、烧烤等油腻食品。)</p> <p class="ql-block"> 三诊、就诊时间2021、12、12日。就诊医院:北京泗河中医医院。经上述治疗后乳房胀痛,口干,面部浮肿缓解。刻下口苦,偶有腹胀不适,饮食正常,大便质软,小便通畅、色黄,睡眠安,有子宫肌瘤病史,否认心肺疾病,否认药物过敏病史,否认家族病史,舌苔薄白黄欠润,舌质暗红,舌下静脉瘀,脉濡弱滑。拟诊:乳癖;腹胀,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肾亏虚,脾虚血瘀,湿浊内蕴证。拟法不变,上方加减,继续服用。有关临床资料如下:</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2日患者三诊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医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饮食清淡,禁食油炸、烧烤等油腻食品。)</p> <p class="ql-block"> 四诊、就诊时间2021、12、19日。就诊医院:北京泗河中医医院。经上述治疗后乳房胀痛,口干,面部浮肿缓解。刻下口苦,偶有腹胀不适,饮食正常,大便质软,小便通畅、色黄,睡眠安,有子宫肌瘤病史,否认心肺疾病,否认药物过敏病史,否认家族病史,舌苔薄白黄欠润,舌质暗红,舌下静脉瘀,脉濡弱滑。拟诊:乳癖;腹胀,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肾亏虚,脾虚血瘀,湿浊内蕴证。拟法不变,上方加减,继续服用。有关临床资料如下:</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9日患者四诊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医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饮食清淡,禁食油炸、烧烤等油腻食品。)</p> <p class="ql-block"> 五诊、就诊时间2021、12、26日。就诊医院:北京泗河中医医院。经上述治疗后乳房胀痛,口干,面部浮肿缓解。刻下口苦,偶有腹胀不适,饮食正常,大便质软,小便通畅、色黄,睡眠安,有子宫肌瘤病史,否认心肺疾病,否认药物过敏病史,否认家族病史,舌苔薄白黄欠润,舌质暗红,舌下静脉瘀,脉濡弱滑。拟诊:乳癖;腹胀,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肾亏虚,脾虚血瘀,湿浊内蕴证。拟法不变,上方加减,继续服用。有关临床资料如下:</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6日患者五诊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医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饮食清淡,禁食油炸、烧烤等油腻食品。)</p> <p class="ql-block"> 经上述中医中药治疗调理后,患者病情稳定,后续中医中药治疗调理大同小异,随证加减,中医中药治疗调理历程8个月余,这里不在一一列举和累述。</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份随访患者的微信记录)</p> <p class="ql-block"> 按语:初次和患者及其家人见面,给我的印象深刻,患者本人惧怕手术治疗,又怕癌变,她们都很焦虑不安。看诊后我告诉患者和她的家人,放心好了,目前与癌变八竿子打不着,不必担心和顾虑重重,坚持中医中药连续治疗调理半年以上看看吧!患者说:只要不开刀,服药一年两年也没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纵观患者整个中医中药治疗调理过程,处方中重用醋莪术、郁金、以及使用烫水蛭等,意在解郁行气、破血散结。这里特别提示:如果女士月经量大、没有明显血瘀、以及有明显气虚者,应该禁用烫水蛭、醋莪术等破气活血药,以防因药生变。同样在整个中医中药治疗调理过程中,患者服药后病情稳定,临床所见诸症缓解明显。后续中医中药治疗调理随着加减,患者中医中药治疗调理8个月余,自始至终坚持疏肝健脾,养肝固肾,化瘀散结。随访身体无恙,喜溢于面。</p> <p class="ql-block"> 举例二:姜★★、女、37岁。黑龙江、哈尔滨。首诊2020、12、20日。就诊医院:北京通州区玉桥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2020年12月中旬的一天,我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位女士的声音,她说:她是朋友介绍的,因工作压力太大,乳房胀痛,在北京某三甲医院检查,发现双侧乳房多发性结节,疑似癌变,医生建议我做手术治疗……。我问她今年多大、结婚没有……并且明确告诉她如果不能确定有癌变,这么年轻又没有结婚,还是先用中医中药治疗调理一段时间看看吧!刻下院外体检提示双侧乳腺双侧乳房多发低回声结节、双侧乳房多发囊性结节、甲状腺左叶囊性结节。乳房胀痛伴有心烦易怒复发发作月余。乳房胀痛随情绪波动以及月经来时而加重,反酸,嗳气,饮食正常,大便干结,小便通畅、尿频,睡眠欠安,下肢发凉,腰痛,月经正常,有胆汁反流病史,否认心肺疾病,否认药物过敏病史,否认家族病史,舌苔薄白黄腻,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脉细濡涩。拟诊:乳癖;瘿类病;,肝郁气滞,脾肾亏虚,痰湿内蕴。拟法疏肝理气,健脾补肾,祛痰利湿,散结消肿。处方如下:</p><p class="ql-block"> 处方:川楝子15克佛手15克太子参30克郁金30克姜黄30克淫羊藿30克虎杖12克麸炒白术15克炒山药30克盐橘核18克当归12克砂仁(后下)6克柿蒂12克海螵蛸30克烫狗脊15克瓜蒌30克煅瓦楞子20克海浮石30克盐沙苑子15克五指毛桃50克覆盆子12克刺猬皮12克酒女贞子30克炙甘草15克。7剂。用法:明天一剂,水煎,每天两次温服。医嘱一定要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熬夜,过度劳累,透支身体,禁食油炸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愉悦,坚持中医中药治疗调理。</p> <p class="ql-block"> 二诊:就诊时间2020年12月27日。就诊医院:北京通州区玉桥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刻下患者服药后病情稳,拟法不变,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处方如下:</p><p class="ql-block"> 处方:川楝子15克佛手15克太子参30克郁金30克姜黄30克淫羊藿30克虎杖12克麸炒白术15克炒山药30克盐橘核18克当归12克砂仁(后下)6克柿蒂12克烫狗脊15克瓜蒌30克煅瓦楞子20克海浮石30克盐沙苑子15克覆盆子12克刺猬皮12克酒女贞子30克炙甘草15克。7剂。用法:每天一剂,水煎,每天两次温服。医嘱一定要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熬夜,过度劳累,透支身体,禁食油炸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愉悦,坚持中医中药治疗调理。</p> <p class="ql-block"> 三诊:就诊时间2021年01月03日。就诊医院:北京通州区玉桥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刻下患者服药后病情稳定,因工作压力太大,饮食不规律,偶有反酸,背部酸痛,心烦等不适。拟法不变,上方加减,继续服用。医嘱一定要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熬夜,过度劳累,透支身体,禁食油炸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愉悦,坚持中医中药治疗调理。有临床资料如下:</p> <p class="ql-block">(2021年01月03日患者三诊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 患者从2020年12月至今,每年因工作、生活压力大时,双侧乳房偶有胀痛不适,心烦等,用中医中药治疗调理数月均能缓解,体检提示双侧乳房结节部分已钙化或者缩小,并没有发生癌变。有关部分临床资料和随访如下(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患者2021年部分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患者2022年部分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患者2023年部分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患者2024年部分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患者2025年4月部分临床资料。仅供参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份随访患者的微信记录)</p> <p class="ql-block"> 按语:乳癖从古至今皆有,尤其是当今更是一种常见性女性乳房疾病,不过临床上向该患者双侧乳房如此多发如此严重者较少。西医大夫建议手术治疗无可厚非,可是做为一位大夫遇到这样未婚女孩患如此治病,在没有明确诊断癌变的情况下、还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为上上策为最佳选择!我本人过往也从事肛肠外科手术,在对待患者肛肠疾病手术治疗上,从来不会大刀阔斧动刀动剪,常常视肛门皮肤“惜皮如金”。因为人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功能,以及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p><p class="ql-block"> 虽然该患者断断续续中医中药治疗调理数年,但是、与当初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造成的痛苦和不确定性相比、中医中药治疗调理还是优越了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 纵观患者整个中医中药治疗调理过程,该方重在疏肝健脾化瘀,尤其方中重用了郁金、姜黄二药,意在解郁行气、活血散结,其它诸药对症加减,但万变不离其宗、既乳癖的治疗大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结等。并且每次患者就诊时医嘱特别强调患者一定要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规律饮食等。</p> <p class="ql-block"> 六、预防:</p><p class="ql-block"> 1、自我乳房检查:女士进入18岁以后,在月经前后要留心感觉乳房是否胀痛等不适,观察对比乳房形状尤为异常、譬如乳房皮肤的色泽有无异常、皮肤表面皮肤凹陷等,触摸乳房有无结节、乳头溢液等异常。</p><p class="ql-block"> 2、坚持每年体检:每年乳房做一次B超体检,必要时进行钼靶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p><p class="ql-block"> 3、保持心情愉悦: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山大,保持心情愉悦以及乐观向上状态,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扰”,有益于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4、合理饮食:少食油炸油腻肥甘烧烤和过于辛辣刺激食物,适量食用蛋、鸡、鸭、鱼、奶、豆制品等低脂优质蛋白食物,经常食用海带、海苔等海产植物佐餐,适当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辅助食物。不酗酒,少吃甜食,低盐低脂为主。不要轻信食用所谓的保健品。</p><p class="ql-block"> 5、劳逸结合:无论体力或者脑力劳动,都要做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导致人体机能下降,以及机体脏腑功能、气血紊乱,痰湿瘀滞产生乳癖等疾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6、关注孕期及哺乳期女性乳房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倡哺乳期坚持母乳喂养,这样有助于降低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降低乳癖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7、爱乳如目:防治乳房意外损伤,譬如暴力挤压或撞击等。乳罩内衣要适宜舒适。任何东西还自然的好自然的美、乳房也是如此,不建议为追求所谓的美而使用丰乳制剂或者去做丰乳手术等创伤性治疗。也不建议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因为激素类药物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影响乳房乳腺发育或者改变乳房乳腺生存环境而导致乳癖等疾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写在后:从中医典籍的记载及有关资料来看,乳癖在古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房疾病,备受医家的广泛关注。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的变迁、以及医疗资源不断改善,该病虽然有增无减,但是它对妇女构成的威胁并没有像我们日常传说的那样危言耸听危机四伏。大量临床病例观察,乳癖可防、可控、可治愈。</p><p class="ql-block"> 南宋名臣重李曾伯说“用药如用兵,命医犹命将。医良则身安,将良则师壮。”从古至今,祖国传统中医药治愈的经典案例比比皆是,可谓药到神处、效如桴鼓。</p><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路没有捷径,无论你生长在什么阶层,都有两段路要走,一段是必须要走的路,一段是自己想走的路,但是只有先走好必须要走的路,才有机会走自己想走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