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刚名园长工作室实施方案

杨维刚名园长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聚焦园长专业能力提升、区域辐射引领及个人成长赋能,通过“理论+实践+科研+辐射”四维培养体系,以系统化、实操化的培训与实践,打造具备先进管理理念、扎实实践能力与引领辐射作用的区域学前教育管理骨干团队,推动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p> 工作目标 <p class="ql-block">  1.专业能力提升:帮助工作室成员掌握前沿的学前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提升园所规划、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及教育科研等核心能力。</p><p class="ql-block"> 2.引领辐射作用:培养一批具备示范引领能力的骨干园长,使其能带动区域内薄弱园所发展,推动区域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提升。</p><p class="ql-block"> 3.个人成长赋能:助力成员明确个人专业发展路径,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与风格,打造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师资团队。</p> 成员组成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顾问指导:李延花、提恩恒</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核心成员:瓮清越、龙翔云、纪 超、夏 萍、赵晓雨</p><p class="ql-block"> 区域内骨干园长:张 娟、黄福君</p><p class="ql-block"> 具有发展潜质的新锐园长:王 伟、康 越</p> 学习内容 <p class="ql-block">  (一)理论研修模块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解读与落地实践。先进学前教育管理模式与案例评析。园所文化建与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p><p class="ql-block"> (二)实践操作模块 </p><p class="ql-block"> 1.园所管理实操</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精细化管理(安全、食堂等)流程优化。</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师资队伍管理(教师激励、绩效考核)。</p><p class="ql-block"> 2.课程与教学引领</p><p class="ql-block"> 园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p><p class="ql-block"> 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解读与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 3.师资队伍建设</p><p class="ql-block">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园本教研活动设计。</p><p class="ql-block"> 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培养路径与方法。 </p><p class="ql-block"> (三)科研能力提升模块</p><p class="ql-block"> 教育研究方法入门(如行动研究、案例研究)。</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指导。</p><p class="ql-block"> 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如形成园本课程资源、教学案例集)。</p><p class="ql-block"> (四)引领辐射模块</p><p class="ql-block"> 园所帮扶策略与实践(如诊断式指导、结对帮扶)。</p><p class="ql-block"> 公开讲座、示范课展示、专题研讨组织能力训练。</p><p class="ql-block"> 六、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1.专题讲座:邀请高校专家、知名园长、教育部门领导进行集中授课。</p><p class="ql-block"> 2.案例分析:结合典型园所管理、课程建设案例,组织成员讨论、剖析,提炼经验。</p><p class="ql-block"> 3.实地观摩:走进优质幼儿园,现场观察管理、课程实施、教研活动等,与园方深度交流。</p><p class="ql-block"> 4.实践研讨:以成员所在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小组研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5.跟岗学习:安排成员到名园长所在园或其他优质园进行跟岗锻炼。</p><p class="ql-block"> 6.线上交流:建立微信群或学习平台,分享资料、开展线上研讨、解答疑问。</p><p class="ql-block"> 7.成果展示:每半年组织一次成果展示会,成员汇报学习收获与实践成果。</p> 考核评价 <p class="ql-block">  1.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记录成员参加集中培训、研讨的出勤次数。</p><p class="ql-block"> 学习任务:检查读书笔记、研讨记录、实践作业(如园所管理方案、课程设计)的完成质量。</p><p class="ql-block"> 2.终结性考核提交一份个人培训总结,包括学习收获、问题反思及未来改进计划。</p><p class="ql-block"> 完成一项实践成果(如主导一个园本教研活动、开展一次园所帮扶活动、撰写一篇教育论文或案例)。</p><p class="ql-block"> 3.综合评价: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果,对成员进行合格/优秀等级评价,颁发培训结业证书。</p> 保障措施 <p class="ql-block">  1.组织保障:成立培训工作小组,由杨维刚园长担任组长,明确分工,负责培训的组织、协调与实施。</p><p class="ql-block"> 2.师资保障:建立由资深园长、教研员组成的稳定师资团队。</p><p class="ql-block"> 3.经费保障:争取专项经费支持或由工作室成员所在园共同承担培训费用(如专家授课费、场地租赁费、观摩交通费等)。</p><p class="ql-block"> 4.资源保障:收集整理学前教育政策文件、研究资料、优质园案例等,建立培训资源库,供成员学习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