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红色文化基地康家堡

灿然

<p class="ql-block">  9月13号农历七月廿二星期六,友宜长青,骑友十三人,相约骑游文水县康家堡,康家堡村位于文水县马西乡的千年古村落,村内现存隋槐、唐槐及观音庙、天龙庙等遗址。如今,文水县子夏山区马西村至康家堡自然村,长约5公里的崎岖陡峻山路,文水县城至康家堡15公里多的乡村红色旅游重点公路以全线贯通,该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抗战时期一条连接延安与太岳的红色秘密交通线由此通过而留下了许多红色遗址遗迹及抗战故事。革命战争年代是文水县的一个红色根据地,平介、文水县委曾经在该村驻扎办公,留下了刘少奇路居地、贺龙居住地、平介县委和文水县委驻地、八路军后方医院、后方织布厂、八路军粮库、天津女知青居住地、八路军烈士陵园等10多处革命遗址,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故事。走进文水康家堡红色展览馆。就是吕梁山下的康家堡村,这条交通线,就是抗战“秘密交通线”。</p><p class="ql-block">  古代这里曾建有堡寨,有康姓、段姓人家在此居住,因康姓家族势力较大、人口较多,故名“康家堡”。</p><p class="ql-block">走近红色展览馆,院中有两颗老槐树,引得众人观赏品读,但见根脉粗壮斑驳,树冠交相簇拥,愈千年不朽,生机勃勃、历久弥壮,好像两位迎宾,一南一北,夹道欢迎;一阳一阴,又像两位智者,守护着康家堡的血脉生灵,见证了古村落的沧桑岁月。据史料载,其中,一处槐树为隋槐,俗称“迎客松”,大约需6人手牵手方可合抱之。虽历经千年,但枝干粗壮,枝叶葱茏,成为康家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另一处为唐槐,躯干虽斜,但逢春应时返绿,见证了历史上这里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村西北角还有始建于清康熙元年的观音庙,此外还有天龙庙、魁星楼等寺庙遗址,彰显了康家堡悠久厚重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康家堡寨藏烽火,</p><p class="ql-block">赤帜穿云卷战尘。</p><p class="ql-block">险道嶙峋承血誓,</p><p class="ql-block">古槐沧痕证忠魂。</p><p class="ql-block">贺龙旧榻悬星斗,</p><p class="ql-block">烈士荒茔卧棘榛。</p><p class="ql-block">平介汾文浩气在,</p><p class="ql-block">红旗漫卷即昆仑。</p> <p class="ql-block">汾文交界处,汾阳最后一村武家垣</p> <p class="ql-block">杏花武家垣</p> <p class="ql-block">杏花清泉酒业似火车飞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