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家大哥,长我六岁。记忆中,他总是一副严肃模样,眉头微蹙,不苟言笑。小时候,我极怕他。</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他,俨然家中的"小父亲"。父母忙于生计,大哥便担起了管教我们的责任。那时他常要求我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饭不许出声等,其实这些都是父亲管我们的模样,我那时比较调皮,但若看到大哥,便老实了许多,他一个眼神扫过来,我便吓得不敢动弹。</p><p class="ql-block"> 那时三个哥哥同住一间卧室,大哥的床铺总是整洁,书桌也摆的规整。大哥认真、好学,高考时,因发挥失利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那个年龄的孩子,如果换成现在,肯定是要为自己考虑居多的。而他只因为了给父母减轻压力,选择了一个不入流却公费且包分配的学校去读了。这个决定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大哥的人生。母亲总是觉得愧欠,大哥工作没多久,母亲带了许多吃的用的,由我陪着去大哥工作的地方看望他。那一幕我至今还记得,他穿着密不透风的工作服,在车间里忙碌着,当时正值盛夏。看到我和母亲,大哥十分窘迫的示意我们在外面等着。过了好一阵子,才换了干净的衣服出来,一路上没多说什么,径直带着我们来到他住的小屋,依旧干净整洁。</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因工作努力,表现突出,被单位调换了岗位,这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铺垫了坚实的路。</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惧怕他,却又不得不依赖他。那时家属院里,就属我家孩子多,在别人眼里,我们家一定是多事的。然而并没有,大哥总是站在我们身后,防止别人欺负我们。稍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大哥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护着我们的。现在想来,他只是不说温柔话,不做温柔事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从未听过他抱怨,也从未见过他流泪。他只是默默地,把所有的苦都咽进肚子里。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我们常常会调侃他,其实更多的是理解,逗趣一下而已。因为实在不想让他过得太辛苦。可能因为是男孩中的最大,父母也对他格外依赖一些,直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大哥和姐姐关系最好,缘于自小相依长大,两个人共同经历了很多家里的过往,所以也格外珍惜。姐姐自小心中不留事,把啥都看得淡泊。导致一些细枝末节的事儿,便由大哥操持了。直到现在,大到家里装修,小到换个灯具,姐姐第一个想起的,也是大哥。因此,大哥在孩子们眼中便成了“这世界上最好的舅舅”。</p><p class="ql-block"> 这世上的事儿啊,总归圆满。大嫂贤惠、能干,教子有方、持家有道,大哥的日子过得殷实、富足。这都是他应得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大哥渐渐老了。原本就不茂密的头发,更加稀疏了。但他依然是我们家的主心骨,谁家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大到购置物件、小到送物接人。我们亲切的称他为家里的“消防员”,他仍然严肃,仍然不爱笑,但我们都知道,他那颗心,比谁都柔软。</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家人,常聚,却不常互道感谢的话。是啊,自家人,谈什么谢?仅一个谢字,是不足以代表这份情感的。他从未说过爱,却把爱化作了日复一日的付出;他从未要求回报,却得到了我们最深的敬重。</p><p class="ql-block"> 长兄如父,恩重如山。这句话,我直到中年才真正懂得。</p><p class="ql-block"> 初秋的阳光明媚、清风习习,一如大哥对我们这个家的付出,炙热却舒适。是的,有些爱,从来不需要言语;有些情,一辈子都偿还不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