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析数据 精准施策促提升——2025~2026学年漯河市实验中学语文组首次集体教研

静•慧

<p class="ql-block">  数据是教学的 “导航仪”,复盘是进步的 “加速器”。在 2025 年中考落下帷幕之际,漯河市实验中学语文组任秀娟老师带领全体语文组团队,以 “凝心聚力析数据,精准施策促提升” 为核心,开启了一场深度的中考语文成绩分析暨新学年教学规划研讨。</p><p class="ql-block"> 这份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一学年教学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教学短板的精准诊断 —— 从稳固的及格率 “底盘”,到亟待突破的优秀率 “天花板”,再到喜忧参半的有效上线率 “转化关”,每一组数据背后都藏着教学改进的方向。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份报告,探寻漯河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 “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任秀娟老师在 2025 年中考语文成绩分析暨新学年教学规划报告中,先肯定全体语文老师付出,指出多数班级数据良好。接着深入剖析成绩:及格率有稳固基本盘,但 “尾部” 需关注;优秀率暴露分层教学及写作指导问题;有效上线率反映教学精准度,有班级表现突出,也有班级存在 “投入产出失衡”的问题。随后七、八、九年级分别以 “兴趣与习惯”“能力与防分化”“整合与精准” 为核心反思问题并提举措,最后推出优生培养、质量均衡、教学研究、评价激励四大行动,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张晓航老师围绕八年级语文教学衔接中考与拔尖培养展开,从教学目标、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备考策略四方面明确衔接着力点,如将中考要求融入教学目标、帮学生系统积累知识、阶梯化训练能力并渗透中考思维、提前培养备考习惯与关注学生心理。同时提出通过多维度识别潜力学生、拓展学习内容、搭建展示平台、培育思维与素养实现拔尖培养,还强调借助集体备课、分层教学与作业设计、完善评价机制保障目标达成,助力学生衔接中考与实现拔尖成长。</p> <p class="ql-block">  陈培焱老师以 “细节描写:于细微处显真情” 专题为例,阐述七年级语文教学与中招衔接实践。该专题源于七上亲情单元,设计分唤醒感官悟亲情、剖析感官写亲情、五感观察记亲情、创意表达绘亲情四步,贴合中招记叙文考查要点。此外,提及培养朗读默读习惯、积累运用修辞、提升观察审美能力以夯实基础,助力学生应对中招阅读与写作,强调构建知识体系,指出七年级教学需播下语文热爱、培育习惯,为学生后续学习与中招奠基。</p> <p class="ql-block">  魏凤杰老师针对东院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的特点,聚焦夯实基础与利用教材引导写作。在夯实基础上,强调七年级为重点,建议在 “五个一” 打卡基础上加 “每日几页名著”,并做好任务布置检查,利用寒暑假推进名著阅读。在写作指导上,以七下前四单元教材为例,分析各单元阅读与写作关联,提出根据单元写作目标整合教学,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习写作,助力东院学生从 “零基础” 实现语文成绩 “稳提升”。</p> <p class="ql-block">  李雪艳老师做了中考试卷分析专题汇报。她指出:河南省2023 - 2025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聚焦“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实现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转型。2025年,积累与运用结合黄河生态保护等真实情境,新增病句修改、成语理解等考点,强调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选材更灵活,侧重思维深度,分值微升;古诗文阅读在字词、翻译基础上,强化课内外关联与内容理解;名著阅读首用诗文互参形式,拓宽思维;写作以写人记事为主,引导观察生活、抒发感悟,推动学生从“解题训练”转向“解决问题”,三年间整体考查维度更趋综合与实用。</p> <p class="ql-block">  教研会的最后,胡辉校长进行了总结和点评,提出两点核心要求:一是深度剖析中考,系统梳理学生训练习题,将零散练习整合汇编成成册资料,为后续教学提供实用参考;二是狠抓落实,把对中考成绩的反思、教学问题的剖析转化为具体书面材料,让反思落地为指导教学的实际依据。后续教学将围绕这些要求,推动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胡校长提出的要求具体而实际,各个语文教研组也积极在行动着。</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语文教研分析,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迈向更高目标的起点。前方的路注定充满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语文人能够统一思想、认清差距、明确目标、精准发力、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够攻克难关,让我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收起成绩单,拿起作战图,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共同为我们学校的孩子,撑起一片更广阔的语文天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