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络直播人员、网约车司机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些新型职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需要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一些转变,善于接纳外界不同信息和鲜事物,并逐步适应,这样才会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方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你要在网上买东西,你要与快递员打交道,懂得如何收寄快递,有时解决吃饭问题要懂得怎样点外卖,出外打车要懂得怎样喊网约车等。如果不懂,今后难以在社会上生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过去我是很反对点外卖,一般在家里做饭,出去在饭店吃饭。我总认为:点外卖一是食物不干净,二是有些是预制菜,还认为在手机上点,宣传得好,拿到手里名不副实。在街上看到外卖小哥骑车骑得飞叉叉的,总是怕撞到人。一次,我在成都春熙路赖汤元门口,就被一位送餐的外卖小哥撞了一下,好在撞得不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常言道:“隔行如隔山”,不了解这个行业,难免有一些偏见。可是,在一次出行中,改变了对外卖及外卖小哥的看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天,我和老伴去成都西郊的一个艺术公园耍,我们參观了图书馆、美术馆后,已经到中午12点了,公园里馆子不少,但都是咖啡、火锅、奶茶等,不太适合老年人吃,公园外面也没有饭馆。怎么办?这时我突然看到一位外卖小哥送外卖,他们身穿制服,制服上写着“美团”。“我们也来试一试“,点外卖,幸好女儿教了我们下载美团点外卖,这是第一次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选择了离公园几公里远的一家汉堡包店,点了双人餐,有一个汉堡包,一个鸡腿,一杯可乐。并在手机上付款。一会儿,手机上显示:“收到““正在召唤骑手”,还有时间规定:45分钟送到,如果超时要罚款3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这家汉堡包店离公园几公里,骑手送餐,车子只能停在外面,进公园只能步行送餐,公园里餐馆也不少,我担心他能不能找到?万一超时罚款怎么办?我们看着手机,显示他的路线图,5公里、3公里,2公里,手机上显示外卖小哥朝我们越走越近。这时,手机上突然显示2公里变为了3公里,哦豁!我喊出声来:“怎么越走越远了呢?是他找不到吗?”这时全然不顾我们等着吃饭了,只担心他超时了,会不会罚款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这时只见远处一位穿黄色制服的小伙子朝我们走来,小伙子年龄不大,20岁左右,我马上迎上去,他彬彬有礼地问了电话号码,姓名,刚好对上。我又问:“你送餐怎么越走越远了呢?“他说:“我还要送两家才送你们的“我问他:“你超时了吗?”“还有8分钟”他笑着回答。这时我的心才放下。我连忙道谢:“小伙子,谢谢你!”他笑着说不用谢,随即把食品拿给我们,转身离开。这就是我们第一次点外卖的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过点外卖,感受到随着社会新型职业的兴起发展,我们也要不断地适应。衣食住行是物质基础,如果不会可能要寸步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感受到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重要。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刊登了美团外卖小哥高治晓。这是当年该杂志刊登的唯一的华人,一位普通劳动者。受疫情影响,数百万乃至上亿居民不得不居家隔离,而外卖骑手们则挺身而出,挑起了重担。高治晓就是坚守岗位的百万骑手中一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外卖小哥是最普通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