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四日清晨,天空终于放晴。我们迎着晨曦驱车四十五分钟,抵达了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的屯溪老街。</p> <p class="ql-block">晨光中的老街,游人稀少,许多店铺还未卸下木板门,正好让我们得以细细品味这份静谧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清一色褐红色麻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只见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全是白粉墙、小青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屋檐挑出八十至一百厘米,为行人遮阳避雨。街道狭窄幽深,全长1.5公里,宽仅5至8米,却汇聚了三百余幢不同年代建成的徽派建筑,由一条直街、三条横街和十八条小巷构成鱼骨架形,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p> <p class="ql-block">随着老街苏醒,一些老字号陆续开门迎客。我们有幸参观了清同治二年开设的“同德仁”药店,感受了百年老店的底蕴。老街上的徽州四雕产品、文房四宝、版画碑帖,无不展现着徽州文化的耀眼光彩。</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街中段,北望华山葱茏,南眺新安江碧水,真正体会到了“屯溪美,一半是街,一半是水”的意境。作为徽商兴起和发展的重要见证,屯溪老街不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部承载着徽州文化的立体史书。此次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文化之旅,让我们这些劳动者不仅放松了身心,更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完成了又一次精神充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