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 静听梵音——海清寺阿育王塔

姜恩喜

<p class="ql-block">  在连云港花果山大圣湖畔,古朴雄浑的海清寺阿育王塔,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却依旧巍峨耸立。</p><p class="ql-block"> 海清寺阿育王塔是苏北地区建塔最早、塔高第一的石塔,俗称为“唐王塔”,这座九级八面楼阁式砖塔挺拔秀丽、腰檐环绕、蔚为壮观,而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它千年不倒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据说全国有塔近万座,著名的古塔就有一百多座。花果山海清寺这座阿育王塔名列其中,《佛教百科》第25集下篇《中国著名佛塔》中,花果山阿育王塔被排在江苏第7位,按各省排序为第51位。</p><p class="ql-block"> 千年塔龄,屹立不倒。相传海清寺塔为唐朝大将尉迟恭所建,其九层八面,高40.58米,塔基平面为八边形,边长5.6米,占地面积为250.88平方米。据塔的第五层东南面砌的碑文记载,此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竣工于天圣九年(1032),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海清寺塔原建在千年古刹——海清寺正殿前。明《隆庆海州志》描述它:“峻宇修廊、万山环拱、浮屠九级、矗兀层霄”。足以见得古时海清寺的巍峨壮观。现今海清寺已与过去不尽相同,而海清寺塔却依旧耸立在孙悟空“老家”——花果山大圣湖畔。有人形容它:“上观似从天而降,回彻清霄;下看似从地涌成,宝堂连海”。</p> <p class="ql-block">  古时,新海连地区(今连云港)地处我国郯城——庐江断裂带东侧边缘地带,历史上地震频发。据相关文献记载,海清寺前后共经历过大小地震18次,连同附近地区明显有感的地震约25次。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郯城8.5级大地震波及海州最为强烈。州志记载:“大震不仅使海州‘城倾十之二三’‘屋宇多圮’,而且使‘海退卅里’。”</p><p class="ql-block"> 海清寺,特别是其地标性建筑阿育王塔,经历了18次有记录的中强震乃至强震的考验,其中包括多次破坏性地震,但主体建筑,始终巍然屹立,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直至今天,塔体中心仍未发现倾斜,塔体保存完整。</p><p class="ql-block"> 海清寺阿育王塔历经千年,特别是经历18次地震,为何仍然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 海清寺塔基平缓,依托第四纪粘土砾石层与弱风化花岗片麻岩构成双层稳固地基,排水性能优异且抗震性强,尤其花岗岩走向与坡向逆向的结构设计,即使地震发生,此消彼长,不会发生岩层位移和滑坡现象,保障了地基稳定。在片麻岩地基上平铺50-60厘米的砾石层并灌注黄泥浆,再以五层纵横交错的长条石叠砌成阶梯状,用石灰糯米浆粘合形成整体,既分散上部九层塔身压力,又增强抗震刚度。塔体为八面九级砖构,高40.58米,周长与高度相等,内部贯穿木制刹杆与环形卧木,相当于现代钢筋结构,显著提升平面“抗剪能力”。</p> <p class="ql-block">  从地质条件看,塔址恰处断裂带间隙,叠加横向地震应力因地质间隙自然衰减,再辅以塔身多重抗震设计,使该塔历经18次地震仍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  塔影团圆,西游佛缘。观赏花果山,大圣湖海清寺塔是必经之景,百年前,吴承恩到海州城,渡过黑风口海峡,经过东海城(今南城),游历海清寺阿育王塔、十八盘、南天门、水帘洞……</p> <p class="ql-block">  清代画师黄申瑾在“塔影团圆”中,曾将阿育王塔与纪念唐僧一家的团圆宫联系起来。宋元时期流传着陈光蕊和江流儿的传说,江流儿即唐僧。同时流传着陈子春在东海救下龙王,娶三龙女育有三子,三子在云台山升为三元大帝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在传说中,陈光蕊与陈子春同为状元,又都救过龙王,因此在淮海大地逐步融合为一人,于是三元大帝与唐僧成为兄弟。</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这些传说故事被杨景贤写入《西游记杂剧》,唐僧变成了海州人;明代又被吴承恩写入小说《西游记》,传说中三元大帝修真之所——清风顶水帘洞被写作“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演化为孙猴子的老家。</p> <p class="ql-block">  另外,海清寺阿育王塔的九层结构暗合佛教“九品往生”之说,与取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劫难数形成互文。古时候香客绕塔修行时,或许已将其视作“微型西天路”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四季流转,风物成诗。明代顾乾云台山《三十六景图》中称阿育王塔为“古塔穿云”;清代黄申瑾云台山《二十四景图》称之为“塔影团圆”。恰似两枚文化印章,为海清寺与大圣湖的四季画卷更增添千年风雅。让我们循着古人的诗意,共赏这幅山水禅境的四季流转。</p> <p class="ql-block">  春季的生机与禅意在这里完美融合。大圣湖畔,湖光潋滟,此时泛舟湖上,看阿育王塔安静屹立,感受春日美好与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夏季的海清寺被青山环抱,湖面宽阔如镜,倒映着千年阿育王塔的巍峨身影。当微风轻拂,山影与塔影在水中摇曳生姿,仿佛天地间最灵动的笔触。</p> <p class="ql-block">  秋季如同绚丽多彩的调色板,树叶由绿转黄、转红,与湖水的碧蓝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恰逢中秋时节,明月高悬,夜晚的大圣湖化作一面墨色琉璃,晚风轻拂,涟漪微漾,将倒映其中的海清寺阿育王塔揉碎成万千金箔,又缓缓拼凑回一座水中浮屠。</p> <p class="ql-block">  冬季是观鸟好时节。每年成千上万只野鸭迁徙至此,让冬季的大圣湖热闹非凡。遥看候鸟或在湖面低飞、或在阿育王塔旁回旋,给冬日增添一份活力。</p> <p class="ql-block">  大圣湖畔,千年古塔令人着迷。不仅在于四季流转的美景,更在于其承载的千年智慧。在这里,可以于“古塔穿云”间感悟历史沧桑;于“塔影团圆”处体会天地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