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9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为北京颁发中轴线世界遗产证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一三五"创作法,是指先绘制一幅引领画,在此基础上,遵照循环创作的理念,绘制三幅画成为一组画,进而再分别创作五组画,并使其进行贯穿连接,最终形成一卷画。这种“一三五”绘画创作的具体思路:首先确定五组画的中心主题,其次根据主题列出每组画的付题,再根据每组画的付题细化出每幅画的分题。按照这种创作方法,对北京中轴线进行了第二次写生创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北京中轴线示意图</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燕墩》 58X32,又 称(烟墩),位于永定门外与西滨河路交叉口西南侧300米处,始建于元代,是中轴线南端延长线的 标志性古迹。作品画面表现出东方空际透出一缕黎明的曙光,与北京站开耒的动车头光形成较强的光影对比,桥上铁路与桥下的公路交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树种,不同的位置,为古老的燕墩增添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该作品既是永定门组画的首幅,又是中轴线长卷的引题之作。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永定门》 58X32,是南中轴线的龙头,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有“永久安定”寓意。该作品中的永定门顶端空间,悬掛的北斗七星,告诉观者此景此时,正处夏日之季。中部树纵间透过的景灯光影,如同折扇扇面的线条,散发着微微的凉风,为清晨的空间,为周边的景物,带耒阵阵的凉爽、舒适和动感,特别是永定门底中部彩灯,路灯的辐射,使这坐古老的建筑,披上了时尚的色彩和张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永定门内御道石遗存》58X32,该遗存是明朝至民国时期正阳门至永定门间道路的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后因电车轨道铺设及城市变迁被破坏或掩埋。2022年列入《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整体保护对象,现为市民俯身细观的文物保护点。 遗存周边为永定门公园,可结合天坛、先农坛等历史遗迹参观。 一眼百年御道岩石,召来八方游客,历经风吹两打,石面班痕光滑,这种坚硬不屈的性格和精神,既是历书文化的再现,又是历史发展的見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天坛》 52乂38 ,天坛,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先农坛》 58X32 ,先农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内大街西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亦是皇家最早在北京城南设立的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此作品为庆成宫,原为明清帝王祭祀先农前斋戒的场所,始建于1458年(明天顺二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建后成为皇帝亲耕礼成后的庆贺之地,现属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一部分。作品上部空间的一条忽影忽现的龙腾,予示着历朝皇权喜庆丰收之时,那种美好神态的想往和崇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正阳门》 箭楼,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南端,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及瓮城,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并改名“正阳门”。正阳门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性建筑,也是北京城内唯一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城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俗称“前门”,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南端,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及瓮城,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并改名“正阳门”。正阳门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性建筑,也是北京城内唯一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城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毛主席纪念堂》52x38 ,毛主席纪念堂,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占地面积5.72公顷,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1977年5月24日主体建筑完工,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开放瞻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安卧在晶莹剔透的水晶棺里,水晶棺的黑色花岗岩基座上镶嵌着党徽、国徽和军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7月27日,包含毛主席纪念堂在内的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作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民英雄纪念碑》58X32,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央,于1952年8月1日开始兴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天安门阅兵》 52x3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安门阅兵》 58x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安门阅兵》 58X32</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宫角楼》 58X32</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故宫博物院》 58X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景山》 58X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海》 58X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龙亭》 52X3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万宁桥》 58X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鼓楼》 58X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钟楼》 58X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鸟巢》 58X32</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