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遂宁五:观音道场灵泉寺

丘陵

<p class="ql-block">遂宁有关观音的传说颇多,其中有个民谣说:“观音菩萨三姊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惟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这个民谣与龙凤古镇的石刻传说故事相悖,但我们还是去看了“大姐修行”的灵泉寺。灵泉寺分为上下两寺,下图是灵泉寺下寺前万佛广场中心的姊妹观音像,灵泉寺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灵泉寺位于遂宁船山区灵泉山,距市区4km。灵泉寺上寺山上有一泉眼,泉水色碧甘甜,不溢不涸,称灵泉。灵泉山、灵泉寺皆由此得名。灵泉寺初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当时叫圣佛寺。北宋祥符元年(1008)真宗赐名“资圣禅院”,明弘治三年(1490)重建并被孝宗赐“灵泉寺”名。帝王一再赐名的庙宇,想香火不旺都难。我们先游上寺,金碧辉煌的山门上,“观音胜境”表现出厚重的观音信仰。</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门口向山下望去,寺庙被葱郁的森林包围,涪江从山前流过,对岸市中心水泥森林拔地而起,“观音文化之乡”现出一派蓬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上寺的核心是观音殿。殿前烛台香炉,烟火缭绕。这么粗大的香,现在成都的寺庙里难得一见了。现在“观音殿”匾额是赵朴初题写的。但建筑是明代的。</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的观音像莲台前,就是灵泉。明代建筑师设计实在巧妙,不由得你不把观音净瓶里的圣水与灵泉联系起来。由是成为御赐观音道场,过去香火鼎盛不亚于普陀山。但这样毁了苏轼曾在灵泉崖壁题写的《七泉》,苏轼赞道:“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来不计年;玉斧辟开天地髓,金钩钓出老龙涎。”道光23年(1843)两广总督林则徐被革职发配伊犁,途中路过遂宁到灵泉寺参拜时,题写的“香林德水”匾也挂于殿外。</p> <p class="ql-block">现在山上的仿古新建筑不少。如山顶的观音阁建成于2002年,现在正在维修,防护网把它48m高的身驱,遮得严严实实。听说里面有一尊目前国内外室内最大的观音,高达18.6m。</p> <p class="ql-block">五佛殿建于1987年。佛教把空间分为东南西北中五方,每方有一佛专管,成为该方教主。如西方教主是阿弥陀佛,他的两个儿子胁侍左右,一个是观音菩萨,一个是大势至菩萨。位居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其实就是释迦牟尼佛。五佛殿里就塑造了各管一方的五尊佛像,他们都高2.5m。</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外观类似五佛殿,也是新建的。中国民间最有名的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是朝鲜半岛新罗国的一个王子,叫金乔觉(696~794)。唐玄宗开元6年(719)到中国学佛,更名地藏比丘。后回国。开元末年(742)他带条白狗渡海再到中国,于九华山结庐修行,直到圆寂。地藏和尚肉身不腐,传为专管地狱鬼魂超度的地藏菩萨,而九华山也成了地藏道场。</p> <p class="ql-block">下图右侧底层是《五观堂》(餐厅),今天中午供应三种素食:凉面、凉粉和稀饭。</p> <p class="ql-block">“五观堂”内可容两百来人同时用餐(下图上),餐后自己到堂外洗碗槽清洗所用餐具,洗完放到大筲箕里。下图下是宽敞的后厨。厨师正在为客人准备餐食。</p> <p class="ql-block">上寺岩边的观景长廊。在这远望,只觉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寺内种植不少黄角兰(白兰花、缅桂花),到处都有它浓郁的馨香。这种花与莲花一样,是南方佛教寺庙必种的花卉之一。</p> <p class="ql-block">转完上寺出来就走进树林。灵泉山本来就处在亚热带常绿林带,寺庙又有植树护树的传统,灵泉山高大乔木顶天立地,林下小乔木灌木和草木也苍莽葳蕤。林中古树名木繁多。</p> <p class="ql-block">这株古柏,树龄超过1020年,胸径达1.32m,高逾30米。主干离地约3m处分为三支。传说是观音三姊妹栽的,又说象征同根生的姊妹观音,就叫“观音柏”。</p> <p class="ql-block">这株遂宁俗称的麻椁树(黄连木)也是古树,为落叶乔木,高可达30m,枝叶和木材都有香气。春天开红花,果实成熟也变成红色,不仅吸晴还吸引鸟儿采食。树叶秋季也会由绿转黄最后变红。是优美的景观树。</p> <p class="ql-block">从下寺背后山坡上下看,下寺是个三进的四合院,布局紧凑规整,不象上寺那样零散。</p> <p class="ql-block">下寺的核心建筑是大雄宝殿。供奉在佛教里管时间的佛,位居中间的是管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分立两边的是管过去与将来的佛,管将来的就是管西方的阿弥陀佛。这样下寺的“时间”与上寺五佛殿的“空间”相呼应。大雄宝殿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为重檐无梁殿,全靠斗拱承重,中间斗拱为穹窿状。如此高大的斗拱结构,可能全国都少见。殿内有十幅明代壁画,这与整个建筑一样都是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后面是西方三圣殿,就是供奉观音父子三人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面是弥勒殿。</p> <p class="ql-block">走到弥勒殿右侧听到传来阵阵梵音,以为佛堂里有许多人在齐诵经文。走到门口声音戞然而止。往殿堂里看,只有两个僧人。啊,我恍然大悟,刚才他们在放录音,现代科技已进入现代寺庙,现代僧人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走出下寺,山门前,国旗佛旗高挂门外广场上,体现爱国爱教的精神。门前广场现在显得寂寥,到观音的“纪念日”会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吧。我们离开了国家文保单位的灵泉寺,但还没走出国家4A的灵泉寺风景区。前面还有几个景点等着我们,这几个景点算是我们游灵泉寺的尾声。</p> <p class="ql-block">沿灵泉寺中轴线前行,第一个是本篇开头提到的万佛广场。广场正中的姊妹观音三合像,高6.19m,显得金光灿灿。像下莲台每个花瓣和广场每级台阶有观音像的雕塑,总计约万尊,所以叫万佛广场。</p> <p class="ql-block">万佛广场前有灵泉胜景牌坊,牌坊前还有广场。广场中间是一双玉手,大概看到的人都会猜是观音的手。</p> <p class="ql-block">关于这手还有个龙门阵可摆,据说妙家三个公主出家修行后,妙庄思女心切,抑郁成疾,病入膏肓,太医说只有用子女的手和眼做药引,方能得救。远在南海的妙善,为救父亲毅然挖出双眼,剁下双手,送回家给父王治病。妙庄王的病全癒了,妙善的善行感动了佛陀,佛陀赐给妙善千手千眼。现在灵泉寺下寺里就有个“千手千眼观音殿”。广场上这双手该不是给妙庄王治病的那手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灵泉寺,我们将过涪江去看民谣中二姐修行的广德寺,请继续听民间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