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花石蒜、关于彼岸花

上海小木桥

<p class="ql-block"><b>初秋的红色花海盛放,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石蒜——曼珠沙华灿若云霞。</b></p> <p class="ql-block"><b>夏日的燥热还未完全褪去,公园的林下已悄然铺上 “红毯”,石蒜花,烟花般盛放,散发着曼妙的优雅姿态——猩红、鹅黄的花茎从草丛中窜出,明明是热烈的绽放,却藏在树荫里,自带一种神秘又治愈的初秋氛围。</b></p> <p class="ql-block">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石蒜科石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位鳞茎为卵球形形如蒜头,喜生长在溪边水润的潮润石缝,故名为石蒜,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花期8~9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蒜花色艳丽,形态雅致,适宜做庭院地被布置,也可成丛栽植,配饰于花境、草坪为围,</span>开花时无叶陪伴,花掌突然从地面冒出,尤其一片片、一丛丛地放花,花朵异常美丽,所以也称为“平地一声雷”。</p> <p class="ql-block">石蒜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有毒,但可入药,有催吐作用。《浙江民间草药》记载,石蒜有治水肿的功效,其鳞茎含有石蒜碱、加兰他敏等十多种生物碱,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杀虫等的功效,但有小毒。</p> <p class="ql-block">石蒜,是一种很美丽、又能有用的花卉植物,但很少听说有人养,是因为石蒜的生长习性比较特别,喜欢阴凉潮湿一些的环境,而且对于强烈的光照有忌讳,不适合家庭这样比较温暖干净的场合。</p> <p class="ql-block">石蒜是有好几种颜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都有,不过红色才是其中最好看的一种,全花只是红色,故称“红花石蒜”,红花石蒜的花瓣修长而且很柔软,有着非常优美的曲线,如果真的可以养殖在家里的话,真的是十分具有观赏价值了。</p> <p class="ql-block">红花石蒜的花瓣颜色,不是那种很亮丽的红色,而是带有一点深红色的感觉,一株花上面应该是有三朵小花的,不过由于挨得都比较紧,所以不凑近了看难以分辨。</p> <p class="ql-block">红花石蒜的体积比较的小巧,虽然能长到接近半米那么高,其实是不怎么占地方的,但红花石蒜的枝干比较纤细脆弱,如果处于那种风口地方,很容易就被吹断,形成“倒伏”,场景很凄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精品阅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没有战地玫瑰,只有开在地狱里蟑螂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孤烟暮蝉。</b></p> <p class="ql-block">说起石蒜,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那换个说法,“彼岸花”听过吗?“曼珠沙华”听过吗?“开在黄泉路上的花”听过吗?其实,“红花石蒜”即是这种花的学名,而“彼岸花、曼珠沙华”是日本舶来的说法。日本人觉得红花石蒜有种难以名状的异样美,像是鲜红的血滴,掉落在地上后溅开的血花,艳丽得不像是绽放在人间的花卉,而是盛开在地狱的奇葩。</p> <p class="ql-block">日本将春分与秋分的时刻称为“彼岸”,因为春秋分的时候昼夜等长,石蒜花开在秋分,故得名“彼岸花”。“曼珠沙华”最早出现于《法华经》,是根据梵语音译的,其最早的罗马文拼写是Mañgûshakas。而Mañgû对应的梵文可能是美妙雅致的意思,shakas则是花或树,所以Mañgûshakas就是一种美妙雅致的花。《法华经》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把“彼岸花” 附会为“曼珠沙华”。</p> <p class="ql-block">这种被日本人脑补出来的情节,极大地丰富了红花石蒜的花设,总和什么“彼岸啊,来世啊,炼狱啊,黄泉啊,幽冥啊”,这些神神鬼鬼的概念绑定到一起。所以,这些个花设又非常适合用来当作小说和影视剧、尤其是盗墓和言情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的艺术加工素材,除了诡异神秘之外,还成为了男女爱恋增添浪漫悲情的绝佳道具。</p> <p class="ql-block">“彼岸花”这个名字,在日本备受推崇,在国内一些崇尚小资情调和喜欢读呻吟文学的人群中,也享有不低的地位。但总体而言,在我们中国,红花石蒜的口碑和评价,长期以来都是不怎么样。红花石蒜的根茎有毒,无法食用,长的样子也怪,既像是小孩把鞭炮插在牛粪上炸开之后的样子,又像一只毒蜘蛛趴在一根花杆子上随时准备咬人,因此其之别称,还有“牛屎花、蜘蛛花、鬼滴血”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在传世名著《酉阳杂俎》中,唐朝博物学家段成式,对红花石蒜这种植物是这样评价的:金灯,一曰九形。花叶不相见,俗恶人家种之,一名无义花。意思就是说,石蒜这种花看着像一盏金色的灯笼,所以得名金灯花,因为多变,也叫九形花。这种花的花朵和叶子是分开的,只有俗人和坏人的家里才喜欢种,所以它又被称之为无义花。</p> <p class="ql-block">“无义花”这个名字,真的是非常出彩,不管是用来形容红花石蒜这种植物,还是用来形容人设堪比红花石蒜花设的,都是恰如其分的。然而,红花石蒜的别名之中,能称得上红花石蒜最佳代名词的名字,只有一个,那就是蟑螂花。</p> <p class="ql-block">“蟑螂花”这个说法,曾在江南一带流行一时,据1934年出版的《青浦县续志》记载,“石蒜,俗名鬼滴血,秋时开花。以其能辟蟑螂,故又名蟑螂花。” 考虑到青浦就在上海,所以很可能现在还有些上了年纪的当地老人家,会用这个名字来称呼红花石蒜。虽然听起来难听,但上海蟑螂花的寓意是好的,能够辟除蟑螂,别管人家长得怎么样,能驱赶害虫就是好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