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室友刘向爱上了我们班主任的女儿小英,小英和我们是同年级同学,脸庞白晰,身材清瘦,一头齐耳金发,在阳光映照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金纱。我们班主任住在学校前院,小英班的教室在我们班教室的后排,每天来上课,她都要从我们教室门前经过,刘向就每天要在教室门前呆呆地站着,倚着斑驳的门框,目光如锚般地紧紧盯着,愣是要看着小英从我们教室门前走过去了,他才缓缓收回视线,慢慢踱进教室里来。</p><p class="ql-block"> 刘向和我同班,又住同一宿舍,也都爱啃文学书籍,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谈读书,谈写作,还掏心掏肺东长西短地瞎扯,什么话都说,尽情将心底的琐屑倾泻出来。他也就要我为他谋划办法,怎么才能接触到小英,倾诉自己对她的爱。</p><p class="ql-block"> 刘向决意为小英写一封表达爱意的信,再附上一首感情炽烈的抒情诗。我的同桌是位女生,他就要我把他写的信和诗交给我的同桌,让她再转交给小英。我很为难,他却一再恳求,我也只得去求我的那位女同桌。我和我的女同桌并没有多说过话,可也没有了初来时“楚河汉界”的那股敌意,有时她还会扭过身来请教我功课。我就抽上课前,她翻课本的时候,把刘向封好的信用手推过去,请她转给小英。她抬眼看我,睫毛颤了颤,嘴角浮起一抹浅笑,然后用指尖夹住信封拿过去,像接住了一片飘落的叶子。</p><p class="ql-block"> 不几天,我的女同桌就把小英的回信交给了我,信封边角微微卷曲。我又交给我的室友刘向。晚上,下了自习课,刘向和我头挨着头,在宿舍昏暗的灯光下看小英的回信。信是这样写的:“感谢你对我的一片情意。只是我们正年轻,前路迢远,风雨兼程,阴晴难测,谁又能知道两条河能不能交汇到一起呢?还是珍惜当下,各自勤勉,期待自己的未来吧!”后边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仿佛她欲言又止的感慨与喟叹。</p><p class="ql-block"> 刘向虽没有得到小英的明确回复,但却很感动,他将信笺装起来,贴身藏好,然后喃喃地说道:“我一定要让这两条河交汇到一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校大门往东,有一条长长的沟,水波清冽,蜿蜒向远方流去。每天早晨,起床铃声还未敲响,太阳也还未升起,我和刘向便会起床,手中拿着一本自已喜爱的书,走出学校大门,走过体育场,向着那条沟走去。沟的两岸长着一丛丛茂密的杂草,大大小小的石头陈列河边,几棵高大的杨树摇晃着满树的叶子,像长满了星星一样的眼睛。沟的东头散落着一些人家,有犬吠声、鸡鸣声频频传来,屋顶上也开始升起了袅袅炊烟。太阳慢慢升起来了,喜盈盈一张红脸,撒下一地金粉。我们就站在小河边,面向喜笑着的太阳,高声朗读着我们喜爱的文章,声音在晨风中荡漾,碎成一片粼粼的光斑。</p><p class="ql-block"> 小英也会来。她也拿着一本书,在小河岸边边走边读,声音像银铃般清脆。见着我们,她也笑笑,仍是自顾自地边走边读。刘向总想伺机尾随,和她说上几句话,套点近乎,可她总是沉默。有时紧紧跟在她身后了,一边走一边读,向着远处走去。我望着他的背影,想他脚下撒一路欢乐,心里为他祝福。可他回来以后,对我说:“并没有多说几句话,她仍是说着那句:我们都好好地向前走吧,前路漫长,人生难测,两条河也许很难交汇到一起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学校举办朗诵比赛。我们班推选刘向参赛,小英也是他们班推选出来的参赛者。比赛在学校大门外的体育场举行,全校同学都参加了。天空高远,流云片片,他们心情都好。刘向诵普希金的《致大海》,声如浪涌;小英读欧阳修的《秋声赋》,音似银铃。两人皆发挥极佳,朗读效果甚好,赢得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刘向和小英都获得了一等奖。他们并排站在台上领奖,面向全体同学们笑,也互相对望着笑,心里荡起一股暖流。</p><p class="ql-block"> 校长亲自为他们颁奖,把奖状递到他们手里。刘向却浑然不觉,只凝望着小英,见她鬓角金发被风撩起,脸颊泛起红晕,恍若初遇时的那日晨光,心里想象着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毕业了。离校前夕,小英去看刘向,手里拿着一片枯黄的落叶,说:“忘记我吧,就像这一片落叶,无风,它也会飘落下来。”他沉默,但还是接过她递给他的这片叶片,用手摁了摁,叶缘刺入掌心,渗出了血。</p> <p class="ql-block"> 走出校门,到县上报到,我分配在县城小学教书,刘向分配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小学担任了教师。那时,教育正进行改革,实行开门办学,刘向就带领学生在村外的一面山坡上栽植果树,还建起了一个小型农场,请村里老农当老师,他自己也买回一些农业科技的书,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种田。学校有了创收,解决了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还为学生每人制作了一身蓝色的校服。他的事迹引起了县教育局的重视,树为全县标兵,还整理了典型材料上报到地区教育局。</p><p class="ql-block"> 刘向在这个山村扎了根,视校为家,安心教学,家长和村里人都很热爱他。村里有一女子名叫秀,高中毕业后返乡回村,担任了村里夜校的老师,夜校利用学校的教室上课,秀和刘向交往多了,工作上也经常得到刘向的帮助,于是,渐生涟漪,爱上了刘向,秀的家长打心眼里喜欢。刘向到这个山村教学以后,也经常想到小英,可面对实际,他也想到小英“各自勤勉”的话,觉着那就是两条不能交汇的河流,对小英的恋情越来越有了明确认识。人说,爱是能够忘 记的,天各一方,也就渐次淡忘了。他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山村,春天来了,满山遍野花开;秋天果树挂满枝头,红艳艳的,满野飘香。于是,他和秀结了婚,成了家,成了这个山村的一户村民。</p><p class="ql-block"> 小英毕业后,到地区报社当了记者。领导分配他去采访刘向,开始她还有点犹豫,后来想想,觉着去看看他也好。到了县上,教育局领导陪同她去采访。刘向热情地引着他们看了穿着整整齐齐校服的学生,又去看村外学校的林场,看学校的小农场,局长直为他竖起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小英和刘向站在地塄上,小英说:“我会写一篇很好的报导文章,你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很佩服你,也应该很好地宣传推广,让大家学习。”忽然,小英发现了沟底有两道小溪并列向前流着,那是小河分出来的支流,清清亮亮的,并排流着,却始终没有碰在一起。她就对刘向说:“你看,那两条小河,并列向前流着,无缘交汇,却各自润泽着一方田地。这也是生活的逻辑。我们现在各自都好好的,这就好!”</p><p class="ql-block"> 夕阳把溪水染成金红色。刘向颔首,眸中映着粼粼的光,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不疼,就是有点酸,也有点暖。</p><p class="ql-block"> 送小英和局长返程。走远了,小英还转过身来和他招手,刘向也举着手直摇,直到她的身影拐过山坳,看不见了才放下。路边的花开得沸沸扬扬,红的、黄的、紫的,挤在一起,五彩缤纷地喜人。刘向看着小英渐渐消失的背影,心里有点阵疼,但转身又觉得有暖融融的感觉。两条河虽然没有交汇,各自奔流,但都活出了自己的模样。返回村里的路上,刘向脚步轻盈起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玉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黄河仙子的传说传承人,《大宁文化》主编。专著有《情满太行》《黄河仙子传奇》《日月凝眸》《日月流韵》等12部,主编、编审省内外他人文学作品20余部。部分散文入选《当代10名作家散文今选》和《中国散文大系》,多次获国家和省市级文学作品奖,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曾获临汾市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