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原创:天地人和(广东)2418942</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索尼 ILCE-A7RM5、苹果手机</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小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b>7月1日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它被联合国授予了“音乐之都”的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维也纳拥有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等音乐建筑,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等作品诞生于此,每年1月1日举办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b></p> <p class="ql-block"><b>维也纳城市公园为知名音乐人塑立了雕像和纪念碑,有正在拉琴的</b><b style="font-size:18px;">“小金人”小施特劳施</b><b>镀金雕像,还有古典音乐大师舒伯特、交响乐和宗教音乐作曲家布鲁克纳、轻歌剧作家雷哈、施多尔茨的雕像。</b><b style="font-size:18px;">如今这里是每天举办华尔兹音乐会,免费欣赏音乐的场所。</b></p><p class="ql-block"><b>小施特劳斯(1825—1899)是老施特劳斯的长子,与父亲同名,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b><b style="font-size:18px;">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b><b>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其知名的圆舞曲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其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节奏自由,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的主要曲目。</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是由奥地利雕塑家庫爾特·施瓦茨创作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著名指揮家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的塑像。</b></p> <p class="ql-block"><b>这个巴洛克式圆形建筑,是罗托纳达圆顶大厅,它是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建于1857年的维也纳环形大道上的著名地标。现多用于举办音乐会和文化活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图为招贴画翻拍</span></p> <p class="ql-block"><b>最负盛名的音乐场所就是维也纳金色大厅,它建于1867年,距今158年,这座建筑由建筑师奥托·瓦格纳和特奥多尔·冯·汉森共同设计,融合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时代美感。与柏林爱乐厅、莱⽐锡布商⼤厦⾳乐厅、阿姆斯特丹⼤会堂以及波⼠顿交响乐⼤厅并称为世界五⼤⾳乐厅。</b></p><p class="ql-block"><b>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 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b></p> <p class="ql-block"><b>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该建筑物中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档案室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还有勃拉姆斯捐赠的音乐收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金色大厅外墙的音乐家雕像</b></p> <p class="ql-block"><b>有幸在金色大厅聆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这一天,我们换上了裙装,很有仪式感的走进音乐大厅。</b></p> <p class="ql-block"><b>大厅内部以金色为主色调,镶嵌着无数金箔和精美雕刻,每当灯光照耀,整个空间仿佛被金色的光芒所包围,因此得名“金色大厅”。她不仅是世界级的音乐殿堂,更是无数音乐家梦寐以求的舞台。它以其辉煌的历史、卓越的建筑美学、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以及每年举办的无数音乐会,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古典与现代的音乐桥梁。</b></p> <p class="ql-block"><b>金色大厅是一个狭长矩形平面的演出场所。大厅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总占地面积932.08平方米。观众席分上下两层,共有座位1744个和站席300个。</b></p> <p class="ql-block"><b>金色大厅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天花是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它们均</b><b style="font-size:18px;">使用防静电干扰材料,令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在音乐撞击到墙壁上时有延长和舒缓的作用,</b><b>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如同小提琴的共鸣箱,乐队演奏的乐声在这个大大的“共鸣箱”内振动回旋,余音袅袅,</b><b style="font-size:18px;">不论听众处于任何位置,都能获得高品质的音乐享受。</b></p> <p class="ql-block"><b>按照传统,金色大厅每音乐季的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会在这里如期举行,并通过电视实况转播给全世界的观众,展现了该大厅金碧辉煌的装饰和无与伦比的音响效果。</b></p> <p class="ql-block"><b>音乐会结束,走出大厅,我注意到正门前的人行道地面上镶嵌着数十块黑色大理石五角星,中间用白色大理石拼成,五角星上方展示音乐大师照片,下方标注其签名和生卒年份,用于纪念音乐大家如舒伯特、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形成了一条“音乐名人之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