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雷根斯堡

风中的云

<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古城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多瑙河与雷根河交汇处 。它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公元179年正式建城 。2006年,雷根斯堡老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城内有众多中世纪建筑,如建于1273年的圣彼得大教堂,以及1135-1146年修建的石桥等 。窄窄的石板路、砖红色的房子,构成了一幅古香古色的风景画,使其享有“意大利最北部的城市”的美誉 。</p> <p class="ql-block">清晨7:30从慕尼黑中央车站出发,7:44搭乘RE52976次直达列车,仅1小时28分便抵达了千年古城雷根斯堡。出车站后转乘5路公交,先奔向多瑙河河畔的瓦尔哈拉神殿——这座仿帕特农神庙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在晨光里透着庄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神殿返回市区,直奔1320年的老牌香肠店打卡,一口地道烤香肠配着酸菜,是穿越世纪的烟火气。餐后沿着街巷逛去多瑙河800年的古石桥,老桥横跨河面,砖石上都是岁月的纹路;不远处的圣彼得大教堂尖顶刺破天际,彩绘玻璃在光影里流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余下的时光散落在老城,石板路、木桁架房慢悠悠晃过。傍晚15:44的列车返程,一日紧凑却不赶,千年风华已悄悄落进心里。</p> <p class="ql-block">瓦尔哈拉神殿</p> <p class="ql-block">瓦尔哈拉神殿是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以东多瑙河畔的一座新古典主义名人堂 。它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授命,利奥·冯·克伦泽设计修建,于1830年动工,1842年完工 。神殿仿雅典帕特农神庙而建,有52根多立克柱式立柱 。内部陈列着约130人的半身像和60多块牌匾,纪念着诸如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对日耳曼民族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其名字源于北欧神话,象征着“死者殿堂” 。</p> <p class="ql-block">古城老街</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圣彼得大教堂是天主教雷根斯堡教区的主教堂,也是莱茵河以东唯一的法式哥特大教堂。它始建于1220年,曾两度被大火烧毁,1275年重建,历经多次停工,1872年才最终竣工。教堂中殿高32米,塔楼高105米,内部总长86米,宽34.8米。其以中世纪玻璃花窗闻名,内部还有五座哥特式圣坛等珍品,此外,它还是世界最古老的教堂合唱团——雷根斯堡圣堂之雀少儿合唱团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800年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石拱桥修建于1135至1146年,是德国最古老且保存完好的石拱桥。它长310米,宽7米,高15米,共有16个桥拱,建成后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型桥梁中规模最大的,也是800多年来乌尔姆和维也纳之间唯一一座跨越多瑙河的石桥。巴巴罗萨皇帝腓特烈一世曾于1189年从这里启程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作为中世纪建筑杰作,它还是布拉格查理大桥等众多桥梁的范本。</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的清澈与繁忙</p> <p class="ql-block">流经雷根斯堡的多瑙河是这座古城的“生命线”,二者交融构成其核心风貌。作为欧洲第二长河,多瑙河在此段河面开阔平缓,与雷根河交汇后穿城而过,滋养了古城2000余年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段多瑙河因石拱桥(12世纪建成)和瓦尔哈拉神殿(河畔新古典主义建筑)成为标志性景观,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内河航运节点,推动了古城的贸易繁荣。如今,河岸边的老码头、散步道与古城天际线相映,乘船游览多瑙河已成为体验雷根斯堡风光的经典方式,2006年随雷根斯堡老城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500年历史的香肠店</p> <p class="ql-block">雷根斯堡的Historische Wurstküche(历史香肠厨房)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香肠店。它位于石桥旁,最早可追溯到1135年石桥建造时期,当时是施工办公室,桥建成后变为为工人提供食物的厨房。1806年,Schricker家族接手,将其转型为香肠厨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店自19世纪以来,一直由Schricker‑Meier家族经营,沿用多代秘方。其招牌产品是猪肉炭烤香肠,搭配酸菜和自制甜芥末,可装入葛缕子种子面包中,每天能供应约6000根香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