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嘉兴第57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学习。5月17日,在丽水市委党校的安排下,我走进了河阳廉政文化馆,感受河阳文化,耕读朱氏家风,提升拒腐防变能力。今天上午,我整理了当时拍下的照片,跟大家说说这里的人文地理故事。河阳廉政文化馆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座落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阳古民居荷公特祠中,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馆内整体布局分为“渊源河阳、朱氏祖训、朱熹理学、警钟长鸣、山盟海誓”五个篇章。主要介绍了河阳的悠久历史和廉政文化。这里,通过人物事迹、诗词楹联、名言警句、廉政典故等,向观众展现幅具有浓郁河阳特色的廉政文化画卷。</p> <p class="ql-block"> 寻梦乡愁,稀罕河阳,这里曾两上央视春晚。河阳古民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镇西约1.5公里的河阳村。始建于五代末期,为元代古民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0年2月18日,有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距缙云县仙都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16公里。古香古色,原汁原味,千年古村,明清建筑。河阳村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是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河阳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庄设计特色,现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这里,有三教合一的宋代古刹“福昌寺”,元代的“八士门”及“八士门”前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的石“稀罕”,古代的大桥、农具、家具、壁画、诗句、匾额、雕刻,还有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窗花剪纸,以及历代农民义军的遗迹,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构成了江南罕见的千年文化古村。一千多年来,他们崇尚礼教,耕读传家,重农经商,人才辈出,富甲一方,成为缙云望族。</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十座古祠堂,五座古庙宇,百栋旧弟共1500余间,乃是明清两代所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江南一绝”。弄堂、街道、水系充满古怠。风火山墙、马头墙毅然耸立,砖雕木雕复杂多样,四合院、大天井、砖木结构、屋面双披,自称特色。主要院落,宗祠为前厅后堂,雕龙画栋,名胜古迹密集。河阳古民居的最大特点就是清一色的灰色建筑群落,给人含蓄,委婉的感觉!古民居的建筑很有特色,有的古宅弟大门前筑有“园洞门”,门像园形像现代的园林建筑,门上写上“循规”、“映月”等字。古民居外墙建筑最有特色的是答樵路,在这条路上有32个马头状的墙头,远远望去似像是一匹匹昂首的马头在仰头长啸,气势非凡。墙头因此也叫“马头墙”。马头墙的特点是“黑瓦白墙,飞檐翘角,依山傍水”。</p> <p class="ql-block"> 河阳村民94%姓朱,这里山清水秀,民风古朴,至今依然是聚族而居,耕读传家,为江南罕见的古村落活化石。“河阳”一词迁自河南,唐末僖宗年河阳朱氏始祖吴越国掌书记朱清源、朱清渊兄弟。朱氏兄弟原籍山东濮阳。公元 933 年唐朝末年,群雄四起,你争我夺,兄弟俩为避五季之乱,到了浙江杭州。 当时杭州属于吴越国,吴越皇帝钱武肃王聘朱清源为掌书记,成为王宫主管。武肃王病故,天下兵争再起,兄弟俩便隐居起来,以待天下清。武肃王死后第二年,朱清源携弟弟漫游括苍之缙云,看到那里山水秀丽,就选择山下的风水宝地而居,为使朱氏后裔不忘祖宗之本,取河南信阳各一字而名“河阳”。朱氏定居以来,已繁衍四十三代。现居河阳的为第三十五至四十二代朱氏子孙。江南不少地区,如青田、湖州、丽水、温州、台州,甚至福建福州、安徽歙县等地的朱姓,各支各派大多发源于河阳。</p> <p class="ql-block"> 河阳村不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文化璀璨,底蕴深厚。河阳人在自家门前用鹅卵石铺设铜钱图案,在铜钱朝门口的部位缺了一部份,它的寓意是“钱进门”,主人做生意,一出门就踏进钱眼里,表示发财致富。这枚铜钱可不一般,它可以预报天气。这是因为这几条边的泥土在铺设前经过盐卤水浸泡,天气转阴就会返潮变黑,所以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河阳不但有气象钱,在有的天井里还有气象鹿,气象牛呢!由此可见,河阳人有多聪明啊!河阳木雕在表现内容上力求简洁自然,略带几分含蓄,具有鲜明个性,雕刻主要分布在比较醒目的位置如廊下、门窗、牛腿、神龛等几处,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简繁之分,细部各有千秋,体现了理财精明,注重实效、不显奢华的精神。装饰手段自然、活泼、典雅,雕有动物、植物等图案,技艺之高超,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元代河阳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八士门”。 朱氏历代祖先以耕读传家,重农经商,人才辈出,富甲一方。宋元两代曾出八位进士,形成“义阳诗派”。相传“八士门”就是为此而建。“八士门”前还有一对无头的石狮子,石狮乃朱元璋所赠,取名“稀罕”,意指河阳一村出了八进士实属稀罕。石狮至今尚在,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八士门”为河阳村正大门,历史上河阳人一直以为它在中峰山“五龙抢珠”入脉处,风水上极为重要,因此又称它为“八字门”,为了八字好,河阳人娶媳妇、嫁女儿、出殡都要过“八士门”,此风俗沿袭至今。现存的一溪两坑之水系、一街五巷的村庄布局乃元代设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