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

云帆

<p class="ql-block">  “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这是清朝诗人吴迈的句子,这句诗的前半句是南宋在桂林的地方官为举子们进京赶考加油打气所作的诗,鼓励举子们考功名就要像桂林的山水一样接地气,想不到八百多年的今天成为桂林打响世界的招牌诗。</p><p class="ql-block"> 南宋官员王正功于1201年在桂林鹿鸣宴上赋诗,以“桂林山水甲天下”开篇,全诗共八句如下:</p><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p><p class="ql-block">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p><p class="ql-block">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鲲鹏伫剧谈。</p><p class="ql-block">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p> <p class="ql-block">  王正功在当时乃是广西一带的地方官,举人们进京赶考之前,便宴请了大家,为这些学子加油打气。在这首诗歌当中,作者一边感叹桂林山水之美,一边又对学子们进行了赞叹,桂林之人杰地灵,王正功对举子们的期待,都在字里行间清晰可见 。这首诗歌意境极美,由景及人,完美地展现了桂林之魅力。</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在1983年在独秀峰岩壁上才发现的,之前还不知道这诗句的出处,真是应验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盛时不遇”的王正功,也总算是显山露水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妨再读小学语文陈淼《桂林山水》的原文内容:</p><p class="ql-block">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p><p class="ql-block">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次游漓江,我们坐的不是竹筏,而是游轮,看的是远景,而不是与水很亲近的自然风光了。</p><p class="ql-block"> 远看漓江江面并不宽,山峰独立,参差起伏,犹如竹园清晨刚长出的春笋,新鲜而奇特,与浩渺的漓江构成了美丽的山水画卷。近看山峰挺拔壮观,犹如刀劈斧砍,裸露的岩石变换着着不同色彩,在江边形成了巨大的惊叹号。九马画山‌,临江巨型壁画式山体,岩壁纹理形似九匹骏马,传说为天宫神马化身。这里还有周总理与陈毅元帅游漓江的故事,当时陈毅元帅看到九马画山的是7匹马,而周总理看到的是9匹马,后来就以周总理九马画山命名。‌‌黄布倒影‌,20元人民币背面取景地,江面如镜,倒映峰林,形成山水一色的奇幻画面。‌‌偶尔江边还有像豆腐块的岩石,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江边水急处露出浅滩,水激起的波浪冲击在岸上的鹅卵石,清澈见底的河水与雪白的浪花,使你心驰神往想投入水的怀抱。水深处绿中带蓝还不时映着岸边的倒影,水浅处晶莹透亮。</p><p class="ql-block"> 吸足够多水分岸边的植物总是绿叶葱茏,那些长在水边的植物与波浪一起一伏,随波摇曳,与水和谐共生。在岸边的谷地长着茂盛的凤尾竹,挺拔而秀丽,这是周总理为漓江引进的竹子,人们为怀念总理的恩情,所以也叫“周竹”。</p> <p class="ql-block"> 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微风习习,潮湿的江风滋润了你的心灵,更带走了暑气,放松了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