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传承人</p><p class="ql-block">2025-09-16</p> <p class="ql-block">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包括学中医的,有些人会自觉了不起了,大多都是三分钟热度,或者说蹭个大旗抗抗,显摆显摆。其实认知上面没有跟上,我常说的“心力不够”。</p><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孔子曾经深深的探讨过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章,其完整原文及现代汉语翻译如下:</p><p class="ql-block">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p><p class="ql-block"> 现代翻译:</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仲由(子路),你听说过六种美德可能导致的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没有。”</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爱好仁德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变得愚昧迂腐;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爱好智慧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病是行为放荡不羁;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爱好诚信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而害人害己;</p><p class="ql-block">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爱好直率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伤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爱好勇敢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引发祸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爱好刚强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病是狂妄自大。”</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定要知道“认知的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世上坏事大多都是自以为是好人的人做的,自以为是对的人为什么做了坏事?论语里孔子讨论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自以为自己有德性,而缺少认知,会怎么样?</p><p class="ql-block">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 class="ql-block">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p><p class="ql-block">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p><p class="ql-block">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p><p class="ql-block">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p><p class="ql-block">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p><p class="ql-block"> 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楼上有三圣像∶麽西、孔子和梭伦。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是影响全世界的,孔子提出的好而不学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告诉我们认知维度非常重要,就连法律都离不开认知境界。当法律和人法或者说公信良俗冲突的时候,认知一定要提高,否则等于对立法目的的一种亵渎。</p> <p class="ql-block"> 正好不久前读到《安提戈涅的故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于公元前442年。这部剧作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在底比斯发生的一场悲剧。</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主人公安提戈涅是俄狄浦斯的女儿,她的两个哥哥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尼刻斯因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最终双双战死。他们的舅父克瑞翁继承了王位,并宣布厄忒俄克勒斯为保卫城邦的英雄,给予厚葬,而波吕尼刻斯则是叛徒,暴尸街头,并下令谁也不准埋葬他,违者将被处死。</p><p class="ql-block"> 然而,安提戈涅却不顾克瑞翁的禁令,毅然决然地埋葬了自己的哥哥波吕尼刻斯,因为她认为遵循“天条”和神律比人间的法律更为重要。她的这一行为激怒了克瑞翁,安提戈涅被关入地牢,并最终在地牢中自杀身亡。</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克瑞翁也遭遇了种种不幸。他先是遇到了失明的占卜者忒瑞西阿斯,后者指责他冒犯了诸神。克瑞翁心生悔意,但当他赶去救安提戈涅时,已经为时已晚。接着,他的儿子海蒙,也就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站出来攻击克瑞翁,并随后自杀。克瑞翁的妻子在听说儿子已死后,也责备克瑞翁,并选择了自杀。这一系列的悲剧让克瑞翁终于意识到,是他自己一手酿成了这场惨剧。</p><p class="ql-block"> 安提戈涅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悲剧,更是一个关于正义、权力、神律与人法之间冲突的深刻寓言。在剧中,安提戈涅被塑造成了一个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她的勇敢和倔强,以及她对正义和神律的坚守,都使她成为了后世许多思想家和艺术家们赞颂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这部剧作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法律与公民关系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看到,当国家的实证法与公民所信奉的高级法(如神律、自然法)发生冲突时,公民应该如何做出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因此,《安提戈涅》不仅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哲学和法学著作。</p><p class="ql-block"> 在法律与神律、自然法、或者说公序良俗等有冲突的时候,如果认知不够,是对立法目的的摧残。想想啊,站在她的角度、人法的角度,她不埋葬哥哥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个别地方打压中医,一方面很多中医的行为和活动,已经成为一个地域和群体的公信良俗,执法部门是否应该懂得立法的目的是什么?否则就如安提戈涅的故事一样!我确实经历过很多很多类似的人在一味的执法,执行他们的法规,无视人法和公信良俗而遭遇的因果报应,非常快非常重!特别是对具有天赋使命、有传承性质的人的“盲目、刻意、机械”执法,那个报应来的真快,如影随形……</p> <p class="ql-block"> “认知很重要”,因为也与维度有关系。特别是对中医人而言,上医、中医、下医,完全由认知维度决定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学习、做中医的,必须深刻认识到身体内在的经络系统才是中医中最重要的一套系统,比我们头脑不知道要聪明多少倍。经络系统听的是宇宙天地之间的指令,协调着我们身体里的千军万马。</p><p class="ql-block"> 你如果身体现在目前还不太敏感的话,或者是不太通透的话,甚至你从来都没有注意过我们身体内在的经络系统到底是什么,那你可能还不太了解我所说的话。</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习中医内证,100天以后我们身体的能量场就会迭代的增加。300天以后,我们身体能量场可能就是一个非常聚团的一个能量球。600天甚至1000天以后,我们身体内在的经络系统,它会自动的指导和影响我们的身体。这就是到后面我们的“宇宙全息法”。</p> <p class="ql-block"> 所以中医内证是“人在炼功”,我教你们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怎么练。到了“宇宙全息法”,你的整个身体经络系统完全打通,完全合二为一,跟天地联通的时候,那个叫“功炼人”,(即我常说的“不是我在打太极,是太极在打我”。)我们身体内在的经络系统会带着我们疗愈我们的身体。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我们身体会形成一个非常聚团的能量场,相当于我们身体会形成一个结界,保护我们身体,疗愈我们身体,救赎我们的身体,升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通透的,类似于气光态,炁于其内畅通无碍,那不是线,而是面、是场、是全息。</p><p class="ql-block"> 针灸治病,实质上是调动人体的元气来达成目标的,我们的高明是可以把宇宙能量引进来。所以常常引气归原,把散布全身的阳气收回来,收到丹田,这叫刀枪入库,休养生息。</p><p class="ql-block"> 只有丹田里面暖暖的了,令病人神守天息,复入本原,命曰归宗,念念在兹,如鸡抱卵,如龙养珠,针灸之法实是修炼之法,《黄帝内经》曰“针石道也”、“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修真之要”。</p> <p class="ql-block">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能量基本要素,包括1.量值、2.特性、3.属性、4.方向性,还有5.时间性 ,我们特别强调时间这个问题,古中医的天干地支尤为重要。季节性的以水平面寻找穴位;单侧症状的以矢状面寻找穴位;水平面的在任督和足太阳经寻找穴位。综合纳甲法、纳子法构成时空一体的流注针灸法。</p><p class="ql-block"> 文化从来不是装点门面的虎皮大旗,而是需要老老实实下功夫的修行之路。手指按弦处,不仅是琴弦,更是与千年文脉的连接点;书本展开时,不仅是文字,更是与往圣先贤的对话实录。真正使琴音通天地,令指下见山河。非为外表之风雅,实求内心之充实与升华。</p><p class="ql-block">——针法不在于针,</p><p class="ql-block">在于手;</p><p class="ql-block">手法不在于手,</p><p class="ql-block">在于心;</p><p class="ql-block">心法不在于心,</p><p class="ql-block">在于意,</p><p class="ql-block">自净其意</p><p class="ql-block">而明心见性。</p><p class="ql-block">琴不在弦,</p><p class="ql-block">在心。</p><p class="ql-block">艺不在技,</p><p class="ql-block">在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无道有术,术难精。道就是炁,拿地图和gps来比喻吧,地图画的再精准(相当于术),也无法和gps导航相比!——师父治疗失眠从不用安神药,而是看患者鞋底。“左鞋跟磨偏的,调肝;右鞋跟磨损的,和胃。”我嗤之为迷信,直到亲证至今………治疗偏瘫脚外甩用照海,内急用申脉,每获良效……</p><p class="ql-block"> 我为患者施针时,一拿针我的身体就热了,常感指尖有“气”随针入体——此非幻觉,乃丹道修持后“内气外放”的敏感度提升。</p><p class="ql-block"> “凡有所相,皆为虚妄。”相,即外在我们能看到的一切的现象、形象或念头甚至境界。不着相,意为不抓着任何的外在事情、现象、境界以及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念头。要知道在宇宙的世界里,你当下所遇到的一切内外的情景显化,都是因缘和合而来,皆是为你而来,都是根据你当下的能量匹配的。</p><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云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们理解的是</p><p class="ql-block">第一层:恬(自我疗愈):用"舔舐伤口"的意象比喻自我宽慰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第二层:淡(欲望调控):降低对名利、情感的过度执着。</p><p class="ql-block">第三层:虚(精神自由):摆脱社会角色束缚的心理状态,接近"心无挂碍"的禅修境界。</p><p class="ql-block">第四层:无(生命本真):体悟"道生万物"的终极智慧,达成身心和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美篇: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微信公众号: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如需请书请添加微信:151957308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