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润毓秀 敬颂园丁 一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王安石与金溪》推介会

金溪县民俗文化挖掘保护协会

<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充满喜悦与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9月13日上午,金溪县民俗文化挖掘保护协会联合金溪县古代书院保护协会邀请协会的教师会员,在陈坊乡中小学隆重举行教师节座谈会,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共同回顾育人的历程、共同展望教育的未来。同时,在座谈会上还举行《王安石与金溪》一书公开出版发行推介会。</p> <p class="ql-block">  上午七点半,我们一行乘车从拓普酒店出发,首先来到高坪古村。这里曾是“一村跨三县”的特殊地带,当地流传着“吃筒黄烟走三县”的民谚。漫步村中,仍能感受到三县交汇的历史痕迹,青石板巷弄间,仿佛还回荡着昔日商旅往来的喧嚣。高坪村虽小,却孕育了2名进士、13名举贡,堪称赣东地区的文化重镇,而村中现存的明代老宅,木櫍柱础、丁头栱挑檐、琴面月梁,尽显明代建筑特色。虽已破败,却依然气质不凡,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光裕书院是我们必打卡之地,书院为乐韶于清道光已丑(1829)年任浙江遂安知县时捐养廉银500两所兴建的义学。先是用这笔银两购置田地,“欲大其积,以为久远计”,当初只对读书者给灯油费和考试费。到了同治二年(1863),始用纹银94两,买族人房屋,门石镌刻“光裕书院”,后逐渐扩建,直至“前有厅中有堂,旁俱有室,背有楼可以藏书,再背有场圃可以栽花,有走廊可以散步,居村之中便於训蒙”。光裕书院虽然破败,但气质不凡!</p> <p class="ql-block">  彦辉公祠气势宏伟,资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万历三十一年建成后厅,万历四十三年重构中厅厢楼,连接上下,天启二年(1622)砌结前后天井,涂粉润色,事渐告成。清乾隆、光绪年间又进行了维修。</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高坪古村,我们来到陈坊乡中小学校,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暨《王安石与金溪》一书公开发行推介会。出席座谈会有民俗文化协会及古代书院协会领导,两个协会的教师会员,及琉璃中小学校、陈坊中小学校领导,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计50余人。座谈会由民俗文化协会秘书长周建平同志主持。</p> <p class="ql-block">  陈坊中小学校杨峰校长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参加今天座谈会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全面介绍了陈坊中小学校的教育状况及书院文化在陈坊积乡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接着优秀学生代表发言,她对与会的老师们表达了节日的祝贺,对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做国家的有用之材,长大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代表,浒湾镇丁家小学校长李静在座谈会上就教师的责任与荣光作了发言,并畅谈自己加入书院协会的感想。</p> <p class="ql-block">协会领导及老师向陈坊中小学校赠送书籍。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金溪县古代书院保护协会支部书记、会长黎提喜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古代书院协会自成立以来做的一些具体事情,特别是在通过短视频宣讲金溪古代书院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肯定,并谈了今后协会的工作打算和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  最后,民俗文化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王华明发表讲话:他首先向民俗协会及书院协会中的老师表示节日的祝贺,这是协会召开的第六次教师节座谈会,尊师重道是协会的一贯做法,要保持下去,接着他就《王安石与金溪》一本的创作目的、创作过程、创作意义作了具体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与金溪》一书在王安石外婆家推介很有意义。会后,大家争先恐后拿着《王安石与金溪》新书向作者王华明会长索要签名留念,度过了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教师节。</p> <p class="ql-block">文字:周建平</p><p class="ql-block">制作:饶建珍</p><p class="ql-block">监督:王华明 黎提喜</p><p class="ql-block">审核:封双进 徐保平 许小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