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6日,我们几位退了休的老战友自驾前往辽宁省丹东市,开启红色之旅行动。</p><p class="ql-block">         参加这次行动的老战友有:張新贵、李绍勇、李力军、郭东征和鲁宏宪,平均年龄73周岁。</p>  <p class="ql-block">  金山岭的核心特色</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敌楼密集(67座)、烽燧3座,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墙体采用“麒麟影壁墙”“文字砖墙”等独特设计,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巅峰之作”。 </p><p class="ql-block">        历史地位: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研究明代军事、建筑的重要实证。 </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平县在清朝时期成为皇家庄园,语言环境相对封闭,保留了较为纯净的语言体系。1953年,语言专家在此采集语音样本,形成了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体系。当地语言具有字正腔圆、无儿化音等特点,与普通话高度契合。 </p>  <p class="ql-block">         棒槌山(又称磬锤峰)是河北省承德市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位于避暑山庄东部武烈河东岸,海拔596.26米,由上粗下细的石柱构成,形似洗衣棒槌而得名。其地质形成于300万年前,历经风化作用形成独特的上粗下细形态,被誉为“擎天之柱”。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安远庙广场拍下了小布达拉宫全景。</p><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竣工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帝为庆祝其60寿辰及母亲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令修建的藏传佛教寺庙。其名称“普陀宗乘”为藏语“布达拉”的意译,意为“观音圣地”。该庙还见证了1771年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历史事件,庙内立有三块御制石碑记录相关史实。</p>  <p class="ql-block">        安远庙又名“伊犁庙”或“金顶寺”,因主殿普度殿为方形俗称“方亭子”,是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普乐路武烈河东岸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之一,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作为“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一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安远庙仿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规制而建,旨在安置投奔清朝的准噶尔蒙古族达什达瓦部,提供宗教活动场所,并象征“安定远方、团结边疆各民族”的政治意义。</p>  <p class="ql-block">    喀喇沁亲王府(现称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曾为喀喇沁蒙古亲王的府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景区。 </p>  <p class="ql-block">  红山文化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脚下,红山路与红旗路交汇处西南角。是一座集典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红山文化博物馆融合现代设计与红山文化元素,以“玉龙”为灵感,形成庄重典雅的风格。主展区为基本陈列展厅,面积2126平方米,包括序厅、文明曙光、红山之瑰、敬天法祖、多元一体、辉煌历程和尾厅七个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