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昆明植物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昆明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与公众认知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区开放面积44公顷,建成了山茶园、羽西杜鹃园、观叶观果园、百草园、木兰园、扶荔宫。 昆明植物园融科研、保育与景观展示于一体的特色,通过扶荔宫温室群、16个特色专类园和8840余种植物资源,为游客呈现了一场穿越地理纬度与植物进化史的生态盛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昆明植物园扶荔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扶荔宫温室群是园区核心亮点,包含主体温室、食虫植物馆等五大场馆,29.9米高的玻璃穹顶下保存着2500余种植物。这里不仅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永久成果展示点,还能观察到热带雨林植物与云南本土极小种群植物的保护场景。我们提前几天预约好参观扶荔宫馆。</b></p> 主体室温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扶荔宫最雄伟壮丽的温室,面积4200平米,由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等组成,独特的螺旋结构象征了生命构成核心DNA的排列方式。温室里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叠水起伏、云雾缭绕,收藏植物达1800余种,展示了丰富奇妙的热带水果和水生植物,如荔枝、神秘果、王莲、露兜树等;奇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如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滴水叶尖等;奇异的热带荒漠植物,如来自干热河谷、澳洲内陆、非洲萨瓦纳和美洲荒漠的植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热带水生区与热带水果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热带水生区王莲叶片直径超2米,可承载孩童重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热带荒漠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热带荒漠区的龙血树树龄超过300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干热河谷区:横断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山系之一,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河如长江、澜沧江等在超过2000米落差的峡谷里奔流。河谷因被高大山体环绕,处于相对封闭的季风雨影区,以干燥、闷热、少雨而著称,称为“干热河谷”。峡谷里的植物保留着几千万年前古地中海沿岸植物特性,大多耐旱、耐贫瘠、耐啃食,形成了类似于非洲稀树草原却折叠于山地的植被(稀疏的树、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草本)。此区域收集了云南干热河谷的典型植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热带雨林区(中心花园景观)</b></p><p class="ql-block"><br></p> 隐花植物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隐花植物泛指无雌雄蕊分化,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的植物,包括薸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甚至地衣和菌类。地衣是真菌与蓝细菌或藻类共生的复合体,苔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被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蕨类植物出现于4.3亿年前的志留纪,为最早的陆地植物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先祖,繁盛于石炭纪,与恐龙共存辉煌过。本馆保育鹿角蕨等130余种蕨类植物及泥炭藓等30余种苔藓地衣,以岩石、古木、小桥、溪流等手法,模拟隐花植物原始古老的生态环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鹿角蕨与苔藓在枯木上构建空中花园。</b></p> 兰花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兰花是兰科植物的统称,是最为兴盛复杂的植物类群之一,呈现出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兰花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研究价值,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享有君子美誉。传统名花“中国兰“仅指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兰属中的若干种。本馆以塑石、溪流、廊道等园艺元素,还原兰花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群落模式。馆内收藏的兰科植物600余种,其中石斛属植物400余种;此外,还迁地保护了暖地杓兰、麻栗坡兜兰等极小种群生植物。</b></p> 食虫植物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食虫植物是具有捕食小动物能力的奇特植物统称。它们正常叶片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多生长于贫瘠的环境,其生长所需的氮元素等营养物质极度缺乏,因此进化出精巧的食虫结构,产生具吸引力的蜜糖、气味或颜色,进而捕杀和消化小动物来补充营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猪笼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猪笼草的捕虫笼通常具有盖子,当雨滴落在盖子表面时,会触发振动效应。这种振动使盖状结构上下起伏,将昆虫弹入笼内。同时,笼内壁覆盖消化液,可分解并吸收猎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瓶子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捕蝇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捕虫堇</b></p> 种子博物馆与草木百兼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种子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种子为题材的博物馆,占地面积400平米,系统展示了种子的类型、结构和用途,介绍种子植物的类群、进化和生存策略,种子植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种质资源保藏的意义等科学知识。该馆不仅是公众了解种子相关知识的科普场馆,也是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学生系统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课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昆明植物园种子馆是世界上储存最完整的种子馆,里面蕴含着生命的奇迹与伟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字“白兼”,曾著有《百兼杂感随忆》一书,本馆取名“草木百兼”是为纪念吴征镒先生并体现植物的多样性之意。本栋建筑是研究所内重要的科普场馆,两层面积共包含了种子博物馆、生物多样性书吧、咖啡品鉴区及文创商店等。您可在此参观、休息、购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扶荔宫不仅展示了云南“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有些植物我们都是第一次听说和第一次见到,深感大自然真是神奇无比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诗一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访云南植物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扶荔宫中气象深,灵根妙态各传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油棕擎盖遮云影,苔草铺茵湿露痕。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异域芳菲争绚烂,幽兰空谷守清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乾坤风物堪珍重,天地融情自本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