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陕西、西安乒乓发展史上,一些丰碑式的人物,胡耘昌,张孚玮,李子俊,李光地,梅荣春,蒋光远,姚龙光,时作宾,李工…他们相继离世。但是历史应该记录。但是苦于早年对资料的保存欠缺,以至于很难查阅到他们的事迹,甚至也无法从强悍的网络这种媒体查到有关资料。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p><p class="ql-block">秦工乒乓俱乐部,历时三年编辑整理出陕西、西安乒乓的发展史。在这套三册180万字的鸿篇巨著中,抢救搜集到一些鲜为人知的一些资料。对已故的胡耘昌,张孚玮,蒋光远,任振林,李子俊,毛华强,时作宾,陈元国,高献……都有简历介绍。并对目前还健在的陕西乒乓元老级别的人物:董树英,金家骅,王立仁,付建华,党笠丽,吴甲林,杨永镇,郭西京,张新党,常江,王永进,朱财宝,申增爱……也都有资料保存。基本上涵盖了陕西、西安的乒乓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正因为如此,此书被国际乒联,中国乒乓球协会博物馆收到馆藏书目之一。有兴趣的朋友,可阅读此书,您一定也会被书中的内容吸引,感动。</p><p class="ql-block">本文是在金家骅老师,赠我一本由李子俊撰写的自转性小册《我一位业余体育爱好者李子俊 八五老人子俊自述》为蓝本,多用截图的形式编辑而成。</p><p class="ql-block">此册共有38页,由:我的路,我的友,我的话,附一,附二而成。</p><p class="ql-block">1995年,时年,李子俊老师已是84岁的耄耋之年,而他把他自转性的小册子,再次修改,出版。展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乒乓球的挚爱。从中我们了解到1957一一1995年这段陕西、西安的乒乓球发展史。期间西安乒协的成立,李子俊,姚龙光先后任西安市乒协主席。后因“文化大革命”陕西体育专业队被迫解散,各个协会也相继解散。之后“四人帮”被打倒。陕西、西安的体育事业又得以恢复。我们从《国球岁月情 三秦儿女乒乓回忆录》一书中,可以看到陕西乒乓前辈 :董树英,李工,王立仁,付建华,王永进,党笠丽,吴甲林,杨永镇,任杰的撰文中了解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本小册子中,李子俊的朋友张志华撰文《国家级荣誉裁判李子俊》文中详细介绍了李子俊老师的事迹。</p><p class="ql-block">诸位请看:</p><p class="ql-block">李子俊是西北军杨虎城部下的爱将之一李百川的爱子。原名_李雄,生于1911年。</p><p class="ql-block">出于天性,从学生时代起,李子俊就热爱体育,尤其是乒乓球。几十年过去,他依然活跃在赛场上,不是为了胜负,而是为了那份纯粹的热爱。他见证了西安乒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也亲身参与其中。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是对他坚持的肯定。如今虽已年迈,但他仍愿为这项事业贡献余热,因为他始终相信:体育,是生命的火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p> <p class="ql-block">附:李子俊父亲李百川简介</p> <p class="ql-block">李子俊老师的开篇之言——《我的路》从1911年开始,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命运似乎早已注定要与时代同行。小时候的我,曾在乡村的小学里翻阅着有限的书籍,一页页文字,是我通往世界的窗口。后来,走进中学,知识的海洋愈发广阔,思想也逐渐成熟。1937年,战火燃起,我投身革命,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并肩而战。那段岁月,是我人生中最艰难也最光辉的一页。而如今回望,那些经历,那些人,那些事,都成了我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从银行到体育场,我的职业生涯似乎总在“跨界”。在银行工作的那些年,我学会了严谨与责任;而在体育场上,我则找回了青春与激情。作为裁判,我执裁过无数次比赛,每一次鸣哨、每一次判罚,都是对公平的守护。我热爱这项事业,也因它获得了许多荣誉。这些奖章背后,是汗水,是坚持,更是对体育精神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陕西、西安乒乓球比赛珍贵的记录。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一场的乒乓球比赛,也记录着我作为裁判的点点滴滴。从初出茅庐到经验老到,每一次执裁都是一次成长。时间、地点、项目,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却是一段段鲜活的记忆。我见证了西安乒乓的发展,也亲历了无数年轻选手的崛起。每一次站在赛场边,我都感到无比自豪。</p> <p class="ql-block">这是李子俊老师第二篇——《我的友》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年陕西、西安体育界的重要人物,也有后来居上的大咖,还有热爱体育乒乓的平民百姓。</p><p class="ql-block">我的友是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体育界,我结识了许多前辈与同僚,他们或指导我、或陪伴我、或激励我,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王耀东、程嘉炎,王治安、李庆和,吴华……这些名字,至今仍在我心中熠熠生辉。他们不仅是我事业上的引路人,更是我人生中的灯塔。感谢他们,让我在乒乓的世界里,始终不孤单。</p> <p class="ql-block">李子俊老师的第三篇——《我的话》在重大重要的赛事活动中,李子俊老师不是慷慨激昂的讲话,就是亲切勉励的讲话,总结每次赛事的得与失。他的讲话有九次之多。本文只是截了几张图,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致二届老年人乒乓球友谊赛,是我心中一段特别的记忆。那场比赛,不仅是一次竞技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聚会。教练、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体育的魅力。比赛结束后,我写下了一段总结,表达对所有人的感谢。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关于友谊与热爱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后语:掩卷而思,李老的人生平凡而伟大,他所追求的体育境界,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民健身已成为一种时尚和理念。陕西的乒乓事业后继有人,蒸蒸日上!足可以慰藉您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撰此文,也是对已故的乒乓前辈一种<span>纪</span>念,对前行者一种激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