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火车站

英姿JSP

<p class="ql-block"><b>昵 称: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美 篇 号:73362027</b></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12年建成通车,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南京市“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浦站背影”。</p><p class="ql-block"> 火车站的候车大楼、月台、雨廊、售票房、贵宾楼、高级职工宿舍等主体建筑及其配套建筑,都被系统地保存下来,是中国唯一完整保留民国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也是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之一。秋高气爽的周末,我兴致勃勃的来到中山码头,随着乘游轮的人们渡江到达浦口码头,再次参观浦口火车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  来到浦口火车站旧址广场,这里的主楼正前面的广场上,建有一座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灵柩停放处所建的“中山停灵台”。远处的石碑上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浦口火车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为老式英式建筑。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米黄色外墙的主楼,红色的屋顶上写着“南京北站”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年(1914年),浦口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是连接平津冀鲁豫皖等11省的重要枢纽;1968年10月,随着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浦口火车站停办客运;1985年,恢复部分客运,并更名为“南京北站”,站场货运业务不断扩大,站场规模不断扩建;2004年10月,停办客运。</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连接轮渡码头的拱形雨廊,仿佛感受到民国六年(1917年),即浦口火车站正式“开张”后的第三年,那一年冬天,有一位名人把浦口火车站作为自己“北漂”的起始站,这就是著名的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那一年他20岁要到北京去上学,站在人来人往又如此有感觉的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的朱自清内心情感“上头”,便写下那篇日后需要“背诵全文”的名家经典《背影》。</p> <p class="ql-block">  1919年春,26岁的毛泽东送湖南留法学生去上海,在浦口火车站丢失了一双布鞋,陷入困顿,幸遇老乡,解了燃眉之急(斯诺《西游漫记》)。</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5日,邓小平和陈毅由合肥到达浦口火车站,当夜过江,驱车进驻总统府,迎来南京解放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故事发源地。1917年,朱自清参加完祖母葬礼后,在浦口火车站乘车返回北京,临行之际,朱父艰难地翻过月台给朱自清买橘子,那传递着深沉父爱的爬上攀下的背影,不仅在当时让朱自清难抑泪流,更久久印刻在他的心里。在这样的心境下,朱自清以朴素凝练的笔触,写出了这篇脉脉温情的回忆散文——《背影》。</p> <p class="ql-block">  津浦铁路,又称津浦线,是一条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津浦铁路在徐州与陇海铁路交会,在南京浦口轮渡过江与京沪线(今称沪宁线)连乘,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铁路交通的南北主要干线。北起天津北站,途经沧州、德州、济南、泰安、兖州、滕州、徐州、宿州、蚌埠、滁州等地,南至南京浦口站。正线全长1013.83公里,设站85个。1908年:津浦铁路开始建;1914年:浦口火车站及其附属建筑峻工交付使用;2004年:浦口火车站正式停运。</p> <p class="ql-block">  这组栩栩如生的朱自清与《背影》雕塑,生动再现了1917年冬,朱自清在南京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继续前往北京大学读书,多年后写下了一篇经典文章——《背影》。</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街区经整修开放,恢复还原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吸引着人们纷纷来到这里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这里铁门紧锁,只能隔门远望浦口火车站的月站台、旧式红皮火车厢及铁轨。</p> <p class="ql-block">  这座老式建筑房子及围墙上贴满了各种门牌及标记,记载着浦口火车站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来到浦口火车站街区的民国时期建筑前, 我仿佛看到络绎不绝的人们,仿佛听见商贩们的叫卖声等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  此处派出所、警务室橱窗里的“警察背影”图片,与正在拍照的母女俩背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静静停靠的绿皮火车,车身斑驳的锈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和沧桑。同时,这里也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来此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周末,沿途所有各种购物小店铺均开张,迎接着过往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宽敞、整洁的浦口火车站街区,一路顺着指示路牌前行,所到之处都仿佛在诉说着同一个的历史故事——《背影》。</p> <p class="ql-block">  走出浦口火车站街区,回望这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正如《背影》中所言“每个转身,都是对过往的一次告别。”</p> <p class="ql-block">  经近两个小时的参观游览,使我对南京这座城市和浦口火车站的历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浦口码头,登上返回中山码头的游轮。</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轨一车,皆已成为过往,渐渐尘封。</p><p class="ql-block"> 百年变迁,浦口火车站,这座一百年前曾经连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如今静静地矗立于时光和岁月中,带着无限的记忆向来往的人们展示那份古朴的气质和沉静的精神,同时也以自己于时代变迁中画下的“休止符”,告诉世界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壤有着深厚沉郁的过去,更有无限辉煌灿烂的未来,那里万千道路四通八达,在缅怀过去的同时,更充满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和美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b>图片资料: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文字撰写: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音 乐:《秋日心情》</b></p><p class="ql-block"><b>编 辑:英姿JS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