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观音堂》被誉为“海内悬塑之冠”(2025-9-13)

杨泉海

<p class="ql-block">驱车两百余公里,我们慕名而来,只为探访这座藏于山西长治梁家庄的瑰宝——观音堂。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明代悬塑艺术闻名于世,现存彩塑约五百尊,融汇儒释道三教文化精髓,被誉为“海内悬塑之冠”,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始建于明万历九年至十一年(公元1581—1583年),距今已有四百四十余载春秋。岁月流转,风雨侵蚀,却未能掩去它艺术的光辉,反而为它披上了一层历史的厚重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整座观音堂坐东朝西,布局严谨,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献亭与观音殿,钟鼓楼与配殿分列两侧,整体占地约五千七百二十二平方米。虽规模不大,却结构精巧,古意盎然,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正殿观音殿面积不过六十余平方米,却容纳彩塑近五百尊,堪称艺术奇观。塑像大小不一,最大者高达两米,最小者仅两厘米,却皆精雕细琢,神态逼真。佛教三大士——观音、文殊、普贤端坐其上,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环绕四周,儒释道三教人物共处一堂,展现出一幅多元文化交融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音堂门前,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它没有名刹大寺的恢弘壮丽,却自有一份古朴与静谧。斑驳的木门、锈迹斑斑的门环,仿佛在低语着四百余年的风霜雨雪。一脚踏入门槛,仿佛一脚迈入了另一个世界,尘世的喧嚣被隔绝在外。</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的彩塑技艺堪称登峰造极,采用了圆塑、悬塑、浮塑等多种技法,巧妙利用梁架空间,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中佛国”。塑像以矿物颜料精心施色,历经四百余年仍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一尊尊彩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观音菩萨低眉顺眼,慈目含笑,仿佛在倾听世人的祈愿;金刚力士怒目圆睁,手持法器,威风凛凛,似随时准备降妖伏魔。每一尊塑像都仿佛被赋予了灵魂,静静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凑近细看,每一尊塑像的细节都令人惊叹。菩萨衣袂飘飘,褶皱自然流畅,仿佛微风轻拂;金刚肌肉紧绷,线条刚劲有力,充满力量之美。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面部表情的细腻刻画,眉眼之间,或慈悲,或威严,或沉静,皆恰到好处,仿佛在与人对话。</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音殿中,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的梵音与诵经声在耳畔回荡。我缓步穿行其间,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神灵的宁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令我心神沉静,仿佛与天地、与信仰、与历史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佛、菩萨、罗汉、弟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连房梁之上也都悬挂着悬塑像,仿佛整个佛国世界被浓缩于这方寸之间。这种艺术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堪称中国古代雕塑界的“魔幻现实主义”,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在观音堂中,我仿佛与尘世隔绝,心灵被彻底洗涤。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纯粹,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那一刻,我忘记了外界的纷扰与喧嚣,只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此次探访长治观音堂,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与匠心,也让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与艺术的永恒。我相信,无论未来我走到哪里,这座小小的观音堂,都会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永远闪耀。</p> <p class="ql-block">美篇共赏,愿与诸君共勉。感谢您的分享与阅读,愿这份艺术与信仰的光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