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舞动青春</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5300435</p><p class="ql-block"> 人生这一路走来,总有人在困境中帮你一把,成为照亮前路的引路人。于我而言,老乡家属王从玉与巨海焦化厂总经理张俊青,便是我在职场与生活中最该要感念的人,是他们的热心与信任,让我们家走出经济困境的泥沼,更稳定地托起了孩子们的求学梦。 </p><p class="ql-block"> 王从玉是我们镇矿七七兵改工的老乡家属,当我在最困难、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时,是她的热心帮助推荐介绍:我和丈夫才有了那份稳定收入的烧锅炉工作。</p><p class="ql-block"> 那是1997年秋天,女儿还在上中学。当时我和丈夫冬天在矿上水电队烧锅炉,夏天就被分配去看门。闲暇时,我们去砖厂打临时工,可一整个夏天下来,每人也只能挣三千多块钱。再加上丈夫游手好闲,总爱喝酒、打牌赌博,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儿子和女儿的学习成绩很普通,为了孩子的未来,能考上好学校,我们让他俩去美术班学习美术。</p><p class="ql-block"> 老乡们看着我家的情况,时常在我耳边提起孩子考学的事,甚至替我担忧地说:“听说考艺术类学校,得花好几万块钱才能上。看你们家这经济状况,两个孩子都学美术,到时候真考上了,要花很多钱啊?肯定供不起的……”老乡的话,像一块巨石砸在我心上。对我来说,绝不能让孩子们像我一样,再吃没文化的苦,无论如何,我都要想办法让孩子学文化、长知识、有书念,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想到老乡那些带着担忧的话,我就急得一筹莫展,我去哪儿筹备那么多钱,供孩子上艺术学校呢?我必须要找到一份能多挣钱的工作。就在我又急又愁的时候,这位七七年兵改工的老乡家属王从玉主动找上门,问我说:“二婶,梭峪派出所有台锅炉要找人烧,你们要是愿意,就去承包下来,一个月能挣好几百块呢!”</p><p class="ql-block"> 我和丈夫一听这话,我激动地说:“太感谢从玉姐姐帮忙了!明年姑娘就要考学了,上学得花钱,我们正想找份稳定的活干,多挣点钱补贴孩子读书。没想到姐姐就给我们找到这份烧锅炉的活了!”当时王从玉正是派出所食堂的厨师,说着就带我们去派出所了解情况。之后,我们又找到歌舞厅老板商议,最终承包下了那台两吨的热水锅炉,月工资800块,还得负责锅炉维修。</p><p class="ql-block"> 刚到派出所烧锅炉时,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丈夫在矿上上班时,锅炉运行中出点小问题,我还能自己处理;可要是遇到大问题,比如循环泵和电机突然烧坏,我就得半夜三更骑着自行车去工人村锅炉房,找维修工来帮忙处理……还有一次,丈夫去预支生活费,歌舞厅的经理竟然要吃回扣,丈夫不给钱,还把丈夫打伤了。好在闫老板明事理,把这个黑心经理开除了。在丈夫的坚持下,无论遇到多少难处,我们终究坚持了下来,也得到了歌舞厅闫老板的认可,保持长久烧锅炉的合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眼1998年秋天。巨海焦化厂的总经理张俊青听说了我们烧锅炉的踏实,暖气特别热,特意开着小轿车到水电队锅炉房,亲自邀请丈夫去焦化厂烧锅炉。水电队的史队长见此情景,还跟职工们打趣:“好多人找不着工作,你看王道顶,表面上看着不起眼,竟有人开小轿车请他去烧锅炉,你们谁有这本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又惊又喜,丈夫跟着张俊青总经理去焦化厂了解情况,最后以每月1300块的工资,承包下了焦化厂那台破旧的锅炉。当时焦化厂因为资金不足,正处于停工放假的状态,锅炉又旧又难烧,炉膛堵了用手掏,管道漏水了,我们就到修车部请来电焊工连夜补修,我和丈夫没日没夜地忙活,总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撑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也得到了焦化厂领导的好评,烧锅炉的工作得以继续。</p><p class="ql-block"> 后来,儿女们中学毕业,考到外地读书,每年两人的学杂费就要两万块。女儿毕业后,儿子又考上了大学,每年同样要花两万块钱费用。孩子们上学这八年期间,我前前后后花出去十八万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都能买下一套普通楼房了。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派出所连续烧了三年锅炉,在巨海焦化厂不仅烧了五年锅炉,发电厂建成后,分配我打扫办公宿舍楼卫生、并兼职抽水,干了三年,直到焦化厂破产搬迁。之后又去了“巨海洗煤厂”干了两年,我在巨海焦化厂、洗煤厂打临时工的时间,加起来整整十年。2008年,我辗转到了古交“嘉远洗煤厂”,一直干到2014年“嘉运洗煤厂”破产迁移。这些年来,虽然在工作中曾遇到过许多的困境,但也得到过众多工友们的热心帮助,这份苦与乐的交织往事,记忆犹新,令人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开路人”。要是没有王从玉当初的热心引荐,我们就没有派出所那份能解燃眉之急的活;要是没有张俊青总经理的信任与邀请,我们也得不到更长久的工作机会。是他们的帮助,让我们有了固定的收入,孩子们才能心无旁骛地读书,最后顺利毕业、成家立业,拥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如今很多往事都成了泛黄的回忆,但这份恩情我会记一辈子。感谢我的职场引路人,王从玉、张俊青总经理,是你们在我家最难的时候拉了一把,让我们的日子有了奔头,让孩子们的未来有了光亮。这份敬意,永远藏在我心里。谢谢你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手机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