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上05:00起来赶往机场,从银川河东机场起飞到贵阳龙洞堡机场落地,再等上同行的劳模聚集在一起,已经是中午11:40分左右。走出机场,坐车经过银百高速、渝筑高速的弯道时,风里便裹挟着不同的气息——不是城市里汽车尾气的闷,也不是厂房机器旁机油味的浓,是混着水汽与草木清香的润,像刚拧开的山泉水,凉丝丝地钻进车窗缝。抬眼望,远处的山披着层深绿,近旁的田埂上,几株柚子树挂着青黄的果,风一吹,叶子翻出浅白的背,晃得人眼生暖。司机师傅说:“到息烽温泉疗养院喽!”抬腕看表,正好下午一点。</p> <p class="ql-block"> 温泉疗养院的接待非常热情,引着我进了房间。房间的窗朝南开,推窗便见一大片二球悬铃木。这树在北方也常见,可在息烽的九月里,竟生得格外精神——树干粗得需双手合抱,树皮是深浅不一的灰褐色,像老人手背褶皱却有力的皮肤,一道道裂纹里还嵌着些青苔,透着湿润的劲儿。枝桠向四下伸开,像撑开一把大伞,叶子是掌状的,边缘带些浅浅的锯齿,绿得发亮,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风一吹,光影就跟着晃,像撒了把碎金子。房间环境很好,在正屋和户外之间还隔着一个小阳台,适合在夜间舒适地躺在软椅上乘凉,顺便看书或者写下自己喜欢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午餐在劳模楼一层的尚雅餐厅享用,菜品非常丰盛,且极具贵州本地味道:清炒的象草嫩芽,脆生生的,带点清甜;蒸的息烽土猪肉,肥而不腻,肉香里裹着点柴火的暖;还有一盘酸汤鱼,汤是番茄和剁椒熬的,酸得开胃,鱼是本地河沟里的,嫩得能抿化。邻桌还有几位来此旅游的女客,她们各自操着我听不懂的方言,聊着我搞不清的闲话,不时咯咯的笑出声来,看样子对菜的品质和味道也如我这般的满意。</p> 饭后回房休息,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悬铃木的叶子沙沙响,混着远处隐约的水流声,竟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直到两点五十的闹钟响,才揉着眼睛起身——这温泉的午后,连觉都睡得格外沉。 <p class="ql-block"> 三点整,约上同行的邢姐出门。午后三点的阳光斜斜铺在息烽温泉疗养院门口的小溪上,溪水潺潺淌过青石板缝隙,泛着细碎的金光。溪岸两侧的花木各抱地势,把溪畔衬得满是生机——荷花玉兰倚着水边,硕大的白花沾着零星水汽,倒影在溪里随波轻晃;柳杉挺拔站成两列,针叶的影子投在溪面,像撒了把细碎的墨;溪上青石板亭桥的柱子爬着浅绿苔衣,亭旁的杜仲树干斑驳,叶片垂到溪面,风一吹就扫开圈圈水纹。</p> <p class="ql-block"> 溪边黄葛树的老根虬曲着扎进溪滩,部分露在水面,像极了卧在溪里的墨色虬龙,枝叶则撑开浓荫,遮得半条溪都凉丝丝的;鸡冠刺桐临溪丛生,艳红的花穗翘得像小鸡冠,偶尔有花瓣落进溪里,跟着流水打个转儿漂向远方;溪畔白千层紧挨着水边,淡褐色树皮层层剥落,树干常被溪水打湿,细窄的叶片映在水里,把溪水衬得更清了。</p> <p class="ql-block"> 溪岸陡坡处生着丛丛刺柏,墨绿枝叶细密如针,影子投在溪底,和圆润的石子相映成趣;亭台周边的木樨虽未到花期,浓绿的枝叶却绕着亭顶舒展,风里裹着淡淡叶香,混着溪水的潮气格外清爽;金合欢则在溪尾处站着,嫩黄的绒花缀在枝间,偶尔有绒絮飘下,落在溪面上,像撒了把细碎的金粉。流水声、风拂树叶的轻响裹着亭台的静,把这溪畔的午后衬得又静又暖。</p> <p class="ql-block"> 从劳模楼下来顺着柏油路向左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入”字形的溪水岔道,道上是两座花岗岩砌筑的拱桥,桥下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行而过,从酒店门口一直向西延伸而去,另外一条则依着山势向北静静流淌。两条溪流两侧都种植着密密匝匝的叶子花,花叶争先恐后把溪岸两侧妆点成紫色的花海,在明媚的阳光下十分的鲜艳。溪水清浅,几只家鸭浮游水上,”呀呀“的叫上几声,便陡然生出了江南水乡的味道,不由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顺着桥身下来,右拐北行,最先看见的是疗养院酒店,白墙灰瓦,藏在绿树里,门口还栽种着大片的叶子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叶子花在南方很常见,可在息烽生长的这一簇簇、一片片叶子花却开得格外艳:藤蔓顺着树干或是屋架盘旋上去,枝桠上满是花苞。有的刚绽开,露出里面细小的花蕊;有的已开得盛,花瓣是深紫色的,像染了胭脂;有些花儿的花瓣边缘还泛着点浅粉,风一吹,花瓣轻轻颤,像姑娘害羞时泛红的脸颊。但凑近去闻,却又没有浓烈的香,只有淡淡的甜,混着泥土的气息,让人心里瞬间就酥软下来。</p> <p class="ql-block"> 沐浴在紫色的花海里,沿着酒店旁的小路继续向北走,便是温泉康养中心。康养中心的风格更雅致些,门口的石阶旁,种着几丛象草。象草长得高,能到人的胸口,叶子是长条状的,边缘有些锋利,可颜色绿得喜人,是那种深绿,像被水洗过的绸缎,叶脉清晰可见,顺着叶子的纹路往上走,到了叶尖,便收得尖尖的。风过时,象草的叶子往一边倒,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像在跟人打招呼。康养中心的墙上爬着些藤蔓,藤蔓上挂着小小的黄花,与深绿的象草衬着,倒更增添了几分雅致。</p> <p class="ql-block"> 从康养中心出来,便是本地的街市。街面不宽,密布着各类酒肆,倒也符合当地旅游胜地的特点,勤劳的乡民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着温泉这条永不枯竭的天赐福脉,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奔忙。我和邢姐没有眷顾那些酒肆的喧闹,选择了一条清幽的山间小道继续向北穿行。</p> 山道越来越高,呈”之“形向上盘旋,山道两旁种着大片大片的柚子树,树干笔直,树皮是浅褐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挂着不少柚子,青黄色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有的单个挂着,有的两个挨在一起,风一吹,柚子轻轻晃,仿佛下一秒就要掉下来。叶子是椭圆形的,又大又厚,绿得发暗,阳光照在叶子上,能看见里面细细的绒毛。走在树下,偶尔有叶子落下来,轻飘飘地打着旋儿,落在肩头,带着点凉意——这九月的息烽,连落叶都透着温柔。 <p class="ql-block"> 在成片柚子树的狭小空域里,也常见乡民们种植的玉米。但此刻业已丰收,只留下枯黄的杆叶在微风的吹动下“哗啦啦”作响,像是向我等这类游客宣示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的“正主”。</p> <p class="ql-block"> 顺着山势继续向上,就接上了196县道。道旁的山更绿了,近处的坡上种植着大片的象草,远看像一片绿色的海,风一吹,“海”里翻着浪,绿得晃眼。道旁的沟里,水流潺潺,水是清的,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偶尔有成群的鲤鱼游过,尾巴一摆,便没了踪影。抬头望,天是湛蓝色的,云不多,像被撕成碎片的棉絮,慢悠悠地飘着。这天空的蓝,这风的爽,突然让我冒出了一句诗文来,“九月息烽天似洗,清风送爽入山来”,我觉得用这句诗来形容我当时的心境再恰当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 沿路掩映在草木之间有不少农舍,农舍门口都间或的种着几株悬铃木,比劳模楼前的那几株略小些,可叶子更密。还有一家农舍树下摆着一张石桌几只石凳,几位老人正坐着聊天,他们手里摇着扇,脸上带着笑。农庄的院子里,都分别种植着大片的叶子花,紫色的、粉色的、红色的,开得热热闹闹,像一片花的海洋。花架下,挂着些金黄色的玉米棒、鲜红的辣椒串,衬着五颜六色的叶子花,充斥着满满的生活气息。偶有乡民从我们身边路过,我们向他们打探前路的走向,他们对我俩非常的热情,眼里满是笑意。天天生活在这样的青山绿水间,是不是身上的幸福滋味都恨不得溢出来?想到这,我不由得莞尔一笑。</p> <p class="ql-block"> 现在回顾息烽集中营的黑暗历史,那些曾经关押在此的革命家如马寅初、罗世文、车耀先,以及抗日将领杨虎城等爱国人士,面对国民党的酷刑、诱降和精神折磨,他们宁死不悔、坚贞不屈,始终坚守信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反抗,心里就祈盼着新中国能够成立,祈盼着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而今,老乡们都住上了宽敞的房子,靠着旅游和种植过上了好日子,孩子们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老人们能在天然的温泉里悠闲地泡脚——这不就是先烈们当年祈盼的日子么?想到这里,不禁为身兼劳模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多一些,我和邢姐就结伴返回。此刻夕阳渐渐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道旁的象草、柚子树、叶子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黄昏的太阳把最后半捧暖光斜斜送进山谷时,溪边的银杏林已织成了密不透风的金帐。树干是浅灰褐色的,皮上爬着细碎的纵纹,像被岁月揉软的棉纸,轻轻裹着内里温润的木质,几棵老杏的枝干斜斜交叠,枝桠伸得又远又密,连山谷上方的天,都被遮得只剩几片碎蓝。悬铃木的叶子也在夕阳下像一片片金箔,风一吹,便簌簌地响,像是在为这美好的日子鼓掌。走在县道上,偶尔能看见村民骑着电动车回家,嘴里哼着小曲。还有孩子们在路边的空地上玩耍,笑声清脆,像山间的泉水。这平凡的烟火气,让我感觉是最珍贵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下午六点回到劳模楼,晚餐依旧是本地的家常菜,但多了些凉拌鱼腥草、柚子皮炒肉等地方特色菜。鱼腥草我是吃不惯的,但柚子皮炒肉倒是别有一番味道,柚子皮泡得软软的,吸满了肉香。</p> <p class="ql-block"> 傍晚七点整,约着邢姐去康养中心泡温泉。温泉池在院子里灯光柔和,映得花更艳,草更绿。温泉水是热的,泡在里面,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抬头望,天上的星星亮闪闪的,像先烈们的眼睛,在看着这美好的人间。风里,有叶子花的甜香,有象草的清香,还有温泉水的暖意——这暖意,从身体里一直传到心里。</p> <p class="ql-block"> 泡完温泉已是晚上九点多了,返回劳模楼休息,经过门前树丛,灯光透过叶子洒下来影影绰绰,看着十分的温柔。而此刻,夜已正酣,这座城市已彻底褪去喧嚣,只剩下窗外路灯还静静地亮着,它们注视着我,看我舒适地躺在软椅上写下这段让我窃喜的文字。窗外的花树叶片还在沙沙作响,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像在期盼着更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这息烽的夜,真静,真好!</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5日夜于贵州息烽疗养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