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鉴“晋”--《古寺》篇

快乐山爷

<p class="ql-block">山西文物众多,文化悠远,不仅有“古迹”,还有许多“奇迹”。悬空寺奇妙、五台山奇异、晋祠奇巧、炎帝陵奇怪。</p> <p class="ql-block">《古寺悬空寺》</p><p class="ql-block">山西的古寺,尤为悬空寺最为瞩目,走进悬空寺的景门,目及之处便是连绵群山,悬空寺在北岳恒山山腰,自古以来,便是奇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古: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而屹立不倒,为北岳恒山第一胜景。</p><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奇:位于山西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利用插入山体三分之二的横梁作为受力核心,采用桐油浸泡的铁杉木横梁,结合榫卯结构形成稳定框架,年均日照仅2小时,有效减缓木材老化。‌‌整个建筑群贴于峭壁,悬于空中,是世界级建筑奇迹,其选址与建造展现了北魏时期人工巧匠的非凡智慧。‌‌明朝走遍全中国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惊呼:“天下巨观〞。</p><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妙:原名“玄空阁”,取道家“玄”与佛家“空”的融合之意,与奇巧的建筑形态“悬空”非常契合;悬空寺儒道释三教合一、和禅佛同体共生,相安修行,寺庙主体建筑远离世俗中洪水频发的浑河河道,嵌入崖壁凹槽躲避泥石流冲击,天然凹槽形成“防雨罩”与“避风港”,无论是物理状态还是目标取向均演绎了三教共通的“超世脱俗”的精神内核,在中国乃至世界没有第二家。见多识广的唐代大诗仙李白言不由衷赞叹曰:壮观。</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古寺庙群》</p><p class="ql-block">到了山西,自然会打卡佛教名山~五台山。五台山的古寺众多,名称各异,有顶、有庙、有院、有阁,有过皇帝的下榻或垂临无疑会增添不少神秘,菩萨顶便是其一。菩萨顶矗立于五台山台怀镇灵鹫峰顶,导游很是用心,带领我们绕道后山登临,地势平缓,避免前门拾级上山之累。</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原名大文殊院,已有1500余年历史,历经唐代重建改称真容院,明永乐年间成为黄庙之首,清顺治年间改为喇嘛庙,康熙、乾隆时期敕命改建为皇家行宫,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p><p class="ql-block">该寺是藏佛和汉佛合一的寺院,照例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及经楼等,不同的是,最后一进佛堂也是最高的佛堂~文殊殿,这里供奉着文殊菩萨,可谓金碧辉煌,康熙、乾隆皇帝曾在此入住念佛。据导游介绍,菩萨顶所有佛堂的屋面均覆盖三彩琉璃瓦,只有皇帝礼佛过的寺庙才能使用。原来佛教净地也脱不了世俗皇帝的礼制。</p><p class="ql-block">殿前有两棵硕大银杏树‌,一棵象征智慧一棵象征永恒,历久近两千年,根系虬劲,枝叶昂然,视为灵木神树。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之间有108级石阶,喻表山西旧属108县。出了天王殿便是山门木牌楼,上端有御题“灵峰胜境”,为乾隆皇帝赐书。站在山门的平台上,远眺群山,寺庙点缀其中,蓝天白云,绿植环抱,清晨云烟袅袅,静谧安祥,抛却人间烦恼,不由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顺阶而下,便到了塔院寺、显通寺、万佛阁(五爷庙)和殊像寺。塔院寺内因白塔修茸,未向游人开放。</p><p class="ql-block">显通寺最为古老,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几易其名,北魏时称大孚灵鹫寺;唐代称大华严寺;明初赐额大显通寺;万历中改永明寺;清康熙复名大显通寺。占地面积4.37万㎡,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院。也是中国仅次于洛阳白马寺的最古老寺庙。位居五台山十大青庙和五大禅寺之首。寺内最珍贵的铜殿铸于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三座铜殿中仅存的一座(四川峨眉山、南京宝华山的铜殿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万佛阁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一座寺庙,寺内供有五龙王,人们称之为广济龙王庙,俗称五爷庙。五爷庙殿前过厅两旁,置放着半副銮驾,銮驾是古时皇帝出行使用的器械,因何五龙王会有半副呢?这里面有一段奇异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传说清康熙玄烨皇帝又一次来到五台山,目睹台顶风光,奇花异草芳香扑鼻,观演教寺香火旺盛,心里甚是高兴。返回途中,忽然一阵狂风,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眼前一片迷芒,恍惚中,眼前站立一人,黑脸全身,体魄健壮,大声问到:“我主何事惊慌?”玄烨忙答:“朕去中台寺庙朝礼已毕,正要返回,却遇狂风骤起,使我迷失途径。”黑脸人道:“我主莫急,佛臣即刻引驾回宫。”待玄烨皇帝睁开双眼,眼前却出现一道亮光,仿佛有人在黑暗中点燃一盏明灯,顺利抵达行宫。次日醒来,康熙皇帝想起那位救驾回宫的黑脸僧人?便问五台山僧会会长,僧会长也全然不知。康熙皇帝信步走出行宫,来到万佛阁,登上五龙王殿,抬头一看,正中供奉的那尊黑脸金身塑像与他昨天见到的救驾人一般无二,当下就说:“原来救驾脱险就是你啊!朕封你为广济龙王菩萨。”说毕,还随赐半副銮驾,以示威严,消息不胫而走。</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是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的专属寺庙,如果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那么殊像寺则是文殊菩萨的祖庭。殊像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处的核心寺庙之一,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在五台山唯一一座题名的寺庙。殊像寺最早可追溯到东晋初年,有着1600余年光辉,唐、元予以重建,后毁于大火,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再予重建。寺中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阁(大殿),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11.6m,传说是按乾隆容貌塑造,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殊像寺是皇帝和太后经常临幸之所,建筑布局高低错落,内部摆设考究,环境幽雅,园林气息浓厚,犹其叠石更为驰名。</p><p class="ql-block">神奇的是,在殊像寺外牌楼前,有一清澈见底、四季不断的流泉,泉水冬热夏凉,美味甘甜,沁人心脾,名为“般若泉”。明代高僧觉玄曾赞道:“般若池边止渴时,山瓢一吸乐何支。尘尘烦恼俱消歇,无限清凉说向谁!”我们此行来拜文殊菩萨前也在外牌楼拍照打卡,竟拍得牌楼“佛光高照、光芒四射”,缘分不由分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西寺庙虽古,但人气颇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