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巜 贝特曼公园里的春华园》</p><p class="ql-block"> 山 涧</p><p class="ql-block"> 漫步法兰克福,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间,贝特曼公园像一块温润的翡翠,静静镶嵌在城市脉络里。这里有修剪齐整的草坪,阳光下泛着柔软的绿;有高大的欧洲椴树,枝叶交织成浓密的穹顶,风过时落下细碎的光影;偶有白鸽掠过,翅膀划开空气的声音,与远处街道的喧嚣隔着一层温柔的屏障。游人或躺卧草坪读一本书,或推着婴儿车慢慢踱步,寻常的惬意里,藏着法兰克福的松弛日常。</p><p class="ql-block"> 午后,循着法兰克福老歌剧院大道,穿过圣伊丽莎白教堂,徒步来到贝特曼公园。谁也不会想到,在这片充满欧式风情的绿意中,会藏着一处浓缩的东方天地——春华园。若不是循着指示牌穿过一片灌木丛,很容易错过那道低调的牌楼石门。门楣上“春华园”三个汉字古朴雅致,刚迈过门槛,仿佛瞬间穿越了山海。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小径,缝隙里生着几株青苔,带着江南湿润的气息;眼前一道小木桥横跨池塘,桥身雕着简单的云纹,栏杆被往来游人摩挲得光滑,倒映在水里,随波轻轻晃动,像极了苏州园林里的寻常景致。</p><p class="ql-block"> 池塘不大,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几尾红色锦鲤慢悠悠地游着,偶尔甩动尾巴,搅碎满池天光。池边立着一座小亭,飞檐翘角,亭柱上挂着一副对联,字迹苍劲,虽隔着语言的差异,却能读出其中的清雅意境。有老人坐在亭内的石凳上,闭目听着水流声,或许也在这异国的东方景致里,想起了远方的故土。不远处的水榭临池而建,木质的廊柱带着淡淡的木香,榭内摆着几张石桌石椅,若是雨天来此,听着雨打荷叶的声响,该是何等惬意。</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惊喜的是园角的小瀑布,水流从叠石上缓缓落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带着沁凉的水汽。叠石的造型颇有讲究,不是刻意的规整,而是模仿自然山石的错落,旁边种着几株翠竹,竹叶青翠欲滴,风一吹,竹叶沙沙作响,与瀑布的水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园子里最动听的乐章。园内的植物也多是东方品种,除了翠竹,还有山茶、杜鹃,花开时节,一抹抹亮色点缀在绿意间,让这座小园更添生机。</p><p class="ql-block"> 站在春华园的角落里,看着不远处草坪上奔跑的孩子,欧洲老人在巨大的国际象棋地盘上来回走动的身影,不远树下打着太极拳的华人朋友,感受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在空气中交融,法兰克福的繁华与江南的婉约,本是隔着万水千山的存在,却在这座公园里达成了奇妙的和谐。或许,这就是园林的魔力——它不只是一处景致,更是一种文化的对话。春华园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把东方的诗意种在了西方的土地上,让每一个偶然闯入的人,都能在异国他乡,触摸到一份熟悉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再回头看那道牌门,夕阳正斜斜地照在门楣上,给“春华园”三个字镀上一层暖光。贝特曼公园的喧嚣渐渐漫过来,而那片小小的东方天地里的宁静,却像一粒种子,落在了心里。原来,真正的美好从无国界,一座园林,便能架起跨越山海的桥梁,让不同的文化在此相遇、相融,绽放出更动人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春华园里石板路上发现这个小精灵,一个鹅蛋大小的刺猬,贪婪地吃着树上落下的杨梅似的果子,游人稍𣎴留意,就可能伤害了它。为保护它,用一树枝轻轻地拨它到路边的草丛里,它紧张地缩成一团,真的可爱。</p>